书城保健养生0~5岁同步育儿大百科
32338900000017

第17章 宝宝早期教养方案

这个阶段的孩子活动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不要东西支撑坐很长时间了。有的甚至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手也更灵活了,能玩一些玩具了。这个时期的孩子也会模仿了,可以挥手表示再见了。语言发展上,能够发出像“爸”“妈”的声音了。

10个月的宝宝非常活泼,喜欢摆弄玩具,对感兴趣的事物会长时间地观察,知道常见物品的名称并会表示。并且能执行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有时有所指;会用面部表情、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在大人的提醒下会喊爸爸与妈妈。

在动作智能上,扶着栏杆可以站起来,并且很稳定;有时还会把一只脚提起,放下,并且扶着栏杆或墙可以走来走去。在精细动作上,能熟练地用拇指和示指捏小豆子,会把一件玩具放进另一件东西中,并且能在许多玩具中找到想要的东西。

这些行为与表现,说明了10个月的宝宝在各种智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宝宝站立及运动训练

宝宝成长的10个月,拉着栏杆能自己长立起来,扶住宝宝站立后松开手,宝宝能独站2秒以上。并且让宝宝扶着椅子、床沿或小推车,鼓励其迈步,能迈3步以上。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独自站立。

在一些精细的动作上,宝宝能将眼前的玩具放进一个较大的容器里,能将这件玩具放进容器内,并且能熟练用拇指示指捏起爆米花一类的小东西,且动作协调、迅速。

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应加强宝宝动作能力的训练,特点是站立训练,为不久后的迈步及走路打下基础。

宝宝真的站起来了

10个月的宝宝已从坐位发展到站位了,并且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从扶站、独站到扶走,甚至可以独自迈步摇摇晃晃向前走了,这是动作发展的一个飞跃阶段。

宝宝从前几个月的躺着发展到坐,最终能站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壮举,这意味着宝宝将要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去自由自在地探索外界世界,对爸爸妈妈来说将是一个莫大的欣喜。

宝宝能力特点

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是循序渐进的。宝宝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

宝宝腰部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发育是站立的基础。8个月时,宝宝才能较好地支持身体,搀扶时能站立片刻,背、腰、臀部也能伸直了。而在10个月左右时,宝宝就能独自站立了。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当宝宝站起来了,视野就更加广阔,看得多了,摸得多了,新奇的探索会使宝宝增加更多的尝试,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其实,宝宝独自站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练习。当宝宝能很自若地坐着玩时,他就开始不再满足于坐了,他会主动地想学站,他会向上站起,这时候学站的时机成熟了。爸爸妈妈应抓住宝宝运动发育的时机,在此阶段帮助和训练宝宝站立。

训练宝宝学站立

宝宝开始学站时,爸爸妈妈可以扶着宝宝的双手让他站,或者让他扶着凳子、床沿站,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宝宝就能很轻松地扶着东西站了,甚至可以手上拿着玩具,只需身体稍稍靠着一点就行了。到了这个水平,宝宝可以练习独站了。

训练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爸爸妈妈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在比较稳定后,可让宝宝扶着床栏站立。慢慢地宝宝就能很稳地扶栏而立,并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放手让宝宝独站片刻

在宝宝刚开始学站时,爸爸妈妈应注意给予保护,同时要注意检查床栏,防止发生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在大人的保护下,可以脱手让宝宝站上1~2秒钟,慢慢地可以站的时间久一些,几乎在宝宝学独站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学扶着东西走了。

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前方放一玩具逗引他,让他学会挪步,移动身体。当宝宝具备了独站、扶走的能力后,就离会走不远了。

宝宝站立、迈步小练习

对于宝宝的动作发育有个体的差异,不能说10个月会站是正常的,而11个月不会站就是异常了,只要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完成宝宝动作的发育都算正常。当然,平时锻炼多的宝宝动作发育就会早些。因此,为了宝宝早一天站立、迈步,爸爸妈妈还应加强动作练习与训练。

站起、坐下、翻滚训练

10个月宝宝可以坐得很稳,当能独站或扶站时,可有意识地从站到坐,并控制身体坐下时不跌倒。并还能够由坐位换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换成坐位。

把宝宝放在活动栏内,训练宝宝由坐位主动拉栏杆站起,接着练习让宝宝扶栏蹲下去拾玩具,拾了玩具再练习坐下,最后练习从坐位躺下成俯卧位,继而训练翻身打滚。

宝宝练习双脚站立

爸爸妈妈用双手扶在宝宝腋下,帮助宝宝站稳后,妈妈用双手慢慢收回并拍着手说:“宝宝乖,宝宝快站好”。反复训练,或让宝宝靠着栏杆或背靠墙站立片刻,渐渐地在无扶栏的条件下学会站立。

宝宝练习迈步前走

爸爸妈妈两手握住宝宝的手,然后,自己一步一步往后退,让宝宝慢慢迈步向前走,或让宝宝扶着推车,慢慢向前推,学会迈步。

宝宝蹒跚学步

让宝宝扶物或扶手站立,训练宝宝扶着椅子或推车迈步,可将若干椅子或凳子相距1/3米让宝宝学走,也可让宝宝在爸爸妈妈之间学走,并让他走的距离渐渐加大。

此外,爸爸妈妈可以扶宝宝学走时,先用双手,然后单手领着走。以后可用小棍子各握一头,待宝宝走得较稳时,爸爸妈妈再轻轻放手,宝宝以为有人领着棍子,放心地走,渐渐过渡到独自走稳。

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10个月的宝宝逐渐向身体的大动作发展,但此时手的精细动作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宝宝的五指已能分工、配合,并能够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较为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双手。

宝宝能力特点

这时期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已很协调,如果将一个小丸放在桌上,宝宝想要,会坚持伸手去抓,一两次即能抓到。这时,拇指和示指的动作能较好地协调。

如果将绳子放在桌面宝宝能抓到的地方,宝宝能用拇指和示指的侧面捏起绳,并且宝宝能用拇指和示指或中指端去把小丸捏起,手和前臂可以放在桌面上作辅助性支持。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手是大脑的老师。宝宝的做和想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做中想,边做边想,因此说,婴儿动作的发展,特别是手部动作的发展是婴儿智力发展的外部标志,他们的敲、丢、扔、捡、碰、推和拉都是在学习,在为将来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对训练宝宝的手部动作不可忽视。

训练拇指、示指对捏能力

宝宝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训练,手的动作灵活了,抓住关键年龄这个有利时机着重练习捏取细小物品的准确性,如小药片、小绿豆、大玉米,培养捏取的速度,扩大捏取物品的范围,提高捏取动作的熟练程度。每日可训练数次。

拇指、示指对捏动作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要力求做到精确完美。通过反复训练,促进拇指、示指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宝宝自己打开瓶盖

将一个带盖的塑料瓶放在宝宝的面前,爸爸妈妈先示范打开瓶盖,再合上盖子的动作。经宝宝注视后,再让他练习只用拇指和示指将瓶盖打开,而后再合上,如此反复练习数次,做对了应给宝宝赞扬。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让宝宝练习用塑料套杯,一个接一个套起来。通过训练,培养宝宝小手的灵活性、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玩具放进去和拿出来

在练习放下和投入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可将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一件地拿出来,让宝宝一一去模仿。

这时,还可以让宝宝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具,如让他将小彩球拿出来,可以连续练习几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准确性,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还可增强认知能力。

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

训练抓捏一些小豆子的类的东西,但爸爸妈妈要注意看护,不要让宝宝把东西放到口、鼻、耳中,再让宝宝把拿到的小豆子放在瓶子里。

在宝宝两手各拿一玩具玩耍时,让他有意识的放下手中的去拿正在递过来的玩具,也可以让宝宝把玩具送到指定的地方。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

智慧妈妈教子经

有心的爸爸妈妈要录有宝宝声音的磁带保存好,等宝宝长大了交给他一定是最美好的回忆。

可事先录一些简单的歌谣,在放给宝宝的同时与宝宝一起跟着唱,想办法把合唱录下来,好好保管,这可是宝宝最初的演唱会。

语言、视听及感官训练

10个月的宝宝,“牙牙学语”变得更加复杂了,他已经能够将不同的音节组合起来发音,虽然这些音节组合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已经可以表达一些意思了。并且,还能模仿大人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还能够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并且学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这说明宝宝的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宝宝语言能力培养

10个月的宝宝,在语言上会模仿爸爸妈妈发1~2个字音。如“爸爸”“妈妈”“拿”“走”等。

宝宝能力特点

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能力特点是,能有意识地并正确地发出相应的字音,以表示一个动作:如“拿”;一个人:如“姨”;或一件物:如,“狗狗”等。

此外,开始出现说一些难懂的话。能说一句由2~3个字组成的话,但说得含糊不清;还会表演两个幼儿游戏。当妈妈说“欢迎”“再见”或“躲猫猫”时,宝宝会以动作表演两个以上。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应根据这个阶段宝宝语言发育的特点,来激发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

听音乐、儿歌与故事

根据实际条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放一些儿童乐曲,提供一个优美、温柔和宁静的音乐环境,提高其对音乐歌曲语言的理解,念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宝宝的兴趣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发展,培养注意力和愉快情绪,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并逐渐为说句子做准备。

学习用品及动作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通过学习和训练宝宝懂得“给我”“拿来”“放下”“开开”和“关上”的含义,并要懂得什么是“苹果”“饼干”“香蕉”“杯子”“帽子”“衣服”等日常食品和用品的意思。要让宝宝将实物、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

通过在实际生活中配合动作学习语言,让宝宝能理解日用品语言。

练习再见

爸爸妈妈或其他人把宝宝抱在自己的膝盖上和另一个人说一会儿话之后,爸爸妈妈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再见”。这时要走的人不但要让宝宝摆手和爸爸妈妈说“再见”,而且自己也要说“再见”,让宝宝也模仿说“再见”。这类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中,要反复训练。

通过训练,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培养宝宝礼貌行为。

宝宝语言激发小儿歌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可以选用一些合适的儿歌,以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小耗子,偷油吃

小耗子,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叫妈妈,她不在,

叫爸爸,也不在,

叽里咕噜滚下来。

过马路

大马路,宽有宽,

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

绿灯亮了向前行。

小拳头

一个指头按电钮,

两个指头捡豆豆,

三个指头解扣扣,

四个指头提网兜,

五个指头握一起,

攥个拳头有劲头。

宝宝视觉能力培养

10个月的宝宝,视觉能力发育已有很大变化。

宝宝能力特点

这时期的宝宝,不但手眼协调发育进步很大,而且懂得常见人及物的名称,会用眼注视所说的人或物。能准确地观察爸爸妈妈及其他人的行为。对爸爸妈妈训斥或赞扬,有委曲或兴奋的不同表情。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爸爸妈妈应根据这个阶段宝宝视觉发育的特点,来激发宝宝的视觉发育。

指图特点

爸爸妈妈将宝宝带到动物园或给一本动物画书,从观察中说出各种动物的特点。如大象的鼻子长,小白兔的耳朵长,洋娃娃的眼睛大等等。

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告知宝宝图中的动物名称外,还要让宝宝注意观察各种动物的特点,反复学习数次后,可以问“大象有什么”宝宝会指鼻子作答。但训练的内容每次不宜过多,从一个开始练习,时间1~2分钟,不宜太长而且必须是宝宝感兴趣的东西,不能强迫指认。

通过观察、对比,提高宝宝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学做体操

爸爸或妈妈同宝宝站在镜前,宝宝用背靠着妈妈。开始妈妈拉着宝宝的手做上下与前后的摆动,让宝宝听明白了,以后妈妈不必拉着宝宝,让他自己听口令做体操,看他听口令后会做哪几个动作,方位是否正确。

通过训练,测定宝宝感知体位的能力。

指图回答

爸爸妈妈平时要用图画故事书多为宝宝讲故事,当妈妈问“谁在吃萝卜”时,让宝宝指着兔子回答。又问“小花猫要到哪儿去”,就让宝宝会指着河边作答。并要重述地为宝宝讲的故事。以后,当爸爸妈妈在看书看报时,宝宝也会很像样地拿起故事书,咿咿呀呀地自己讲故事。

图卡游戏

爸爸妈妈可将颜色鲜艳,图案简洁的儿童画,如动物、食物、玩具等贴在方盒的每个面上,让宝宝辨认。

此外,也可以先将一个图案的状况讲给宝宝听,如小鸟有翅膀,会喳喳叫,等宝宝记住后,把这个图转变方向,问喳喳叫在哪里,这时宝宝会在箱子周围爬来爬去找小鸟的图案面。

宝宝的听觉能力培养

10个月大的宝宝,懂得常见的人及物的名称,会用眼注视所说的人或物。能准确地观察爸爸妈妈们的行为。听到“爸爸在哪儿”或“妈妈在哪儿”,能正确转头找。

宝宝能力特点

这个时期,宝宝的听觉特点是能叫“妈妈”的音,是有所指的叫声;听到“爸爸或妈妈在哪儿”能正确转头找。

在活动中,如果爸爸妈妈说“不行”后,宝宝能把活动停下来,这表明他能懂字义,而不仅是音;会表演一个动作,当爸爸妈妈说“欢迎”时,他会拍手,说“再见”时,他会挥手。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爸爸妈妈要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和愉快情绪,以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平时可以定时用录放机或VCD放一些儿童非常喜欢的乐曲,为宝宝提供一个优美、温柔的音乐环境,可以提高宝宝对音乐歌曲的理解及听觉能力。

听音乐认图

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爸爸妈妈可以找出3幅图,第1幅是宝宝们跳舞,播放时让宝宝看宝宝们在跳舞或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图,也可是爸爸妈妈抱着宝宝跳舞的照片;

第2幅是妈妈哄宝宝睡觉,看图时播放摇篮曲;

第3幅是阅兵的图,播放进行曲。经常在播放同时看图片或者录像,会形成条件反射,使宝宝从音乐和节奏结合图的场面对音乐有深刻的印象,也使宝宝逐渐理解音乐的内涵与听力训练。

唱手指歌

小咪咪

大拇哥

二拇弟

中轱辘

四兄弟

小咪咪

训练宝宝的听觉与认知能力。

敲节拍

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根小棍,这时宝宝就会开心的到处敲。爸爸妈妈再放音乐,并按节拍拍手,看宝宝是否拿小棍跟着敲击。经过多次鼓励逐渐跟上节拍。

培养宝宝的听觉与音乐节奏感。

宝宝触觉能力培养

宝宝成长的10个月以后,能熟练地用拇指和示指的指端捏住类似小丸的小物品,这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它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还要多加培养与训练,力求做到精确完美。

宝宝能力特点

这个时期,宝宝的拇、示指捏小丸的动作已较熟练和协调,如果将绳子放在桌面宝宝能抓到的地方,宝宝能用拇指和示指的侧面捏起绳子。这说明宝宝的感触能力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这时,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触觉特点,继续训练他的触觉能力。

识别味道和温度

培养宝宝的触觉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在开饭时,比如粥或面条往往会很烫,就告诉宝宝“烫”,如果宝宝不懂还要伸手,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拿着宝宝的手,让他伸出示指轻轻地摸一下马上拿开说:“烫”,这下宝宝就知道什么是“烫”了,以后听说“烫”就不敢摸了。

此外,宝宝爱把玩具塞入口中,爸爸妈妈可以把一件宝宝喜欢的玩具洗净涂上大蒜,当宝宝拿到鼻前爸爸妈妈说“臭”,宝宝闻到不好的味道但仍不甘心,还要放入口中,爸爸妈妈再说“辣”,当宝宝尝道辣味后,就不会再把那件玩具放入口中了。以后爸爸妈妈说臭和辣,宝宝都不会再把物品放入口中了。

智慧妈妈教子经

宝宝最喜欢鲜明的色彩,并依次为:红、黄、绿、橙、蓝。游戏可以帮宝宝认清不同的颜色,可以对宝宝说:“先把所有红颜色的玩具找出来”。然后与宝宝一起寻找。

大腕和大勺

爸爸妈妈可以用两个大腕和一个大勺子,让宝宝练习把珠子、枣子、玻璃球等从一个碗舀到另一个碗里。

妈妈如果示范就要用另一个勺子,首先让宝宝认识勺子的两面。一面是凸面,用凸面不可能舀到东西,另一面是凹面,用凹陷处才可舀到东西。这样,宝宝经过多次自己试,知道用凹面才能把东西舀起来。

由于在游戏时练习比在吃饭时练习省事多了,因此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宝宝把东西洒了或者弄到身上,等宝宝用勺的技巧进步了,自己吃饭就方便多了。

宝宝认知教育与生活行为

宝宝成长的10个月以后,基本会叫爸爸和妈妈了,这时他的认知能力及肢体动作迅速发展,会指认身体部位及图片,并且开始练习行走。

在生活行为上,宝宝能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自己扶着奶瓶喝水,拿勺在水中搅一搅等。

宝宝认知能力培养

10个月的宝宝在认知能力上,能主动拿掉杯子取出藏在下面的方木玩;能明确地寻找盒内的木珠。

宝宝能力特点

能用示指表示1岁,当有人问宝宝“你几岁了”时,妈妈教他竖起示指表示自己1岁几次之后,宝宝会竖起示指表示1,如“你要几块饼干”,他会竖起示指,表示要1块;这是宝宝还能说出周围熟悉的物品或五官的名称,能听名称指出相应的物品或身体部位。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宝宝会认识这么多东西了,妈妈是不是很开心?不要忘记多鼓励他呀,让宝宝有足够的自信心来认识世界!

认识大自然

抱宝宝到户外,认识树木、花草、小鸟。如站在小树旁,指着树干告诉宝宝:“树干能发出许多树枝,树枝上能长出树叶”。

看图识物

让宝宝认识图片卡及各种物品。待宝宝认识4~5张图片后,让他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几张。一旦找出来,爸爸妈妈就要大加赞赏和鼓励。接着,再在图卡中加入1~2张字卡,训练宝宝找出来。

开始认图时,每次只能一张,不能一次看得太多,而且要经过多次复习,宝宝确实认识后,才能开始认新的。如,给一张“香蕉”的画片,每次观看时,就需一边指出是“香蕉”,时间长了,就自然地联系起来。

通过训练,扩大宝宝的认识范围,提高认知能力。

认身体部位

爸爸妈妈抱宝宝坐在自己的膝上,然后数弄宝宝的脚趾头。点一个说一个,而妈妈还要一面说一面出示手心或手背,让宝宝模仿着出示自己的手心或手背。

熟练后,就让宝宝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并面对面地学习,渐渐地宝宝就可以认识脸上器官:鼻子和眼睛等,还有手、脚、肚子等部位。

没了,有了

当宝宝会打开盒子和松开纸包时,爸爸妈妈可以同宝宝在桌上玩小球和盒子。

妈妈将小球放入盒内盖上说“没了”,看看宝宝能否打开盒子取出小球,看到小球时爸爸妈妈要高兴地拍手说“有了”。接着,再用白纸将小球轻轻包住说“没了”,如果宝宝能打开纸包将小球取出,妈妈还要高兴地鼓掌说“有了”。

通过训练,让宝宝理解“没了”和“有了”的意义,以学会寻找东西。

认手指

对于学过手指儿歌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边说儿歌边教宝宝数手指说名称,然后问宝宝“哪个是大拇指”,看看他能否将大拇指伸出;再问“哪个是小指”,看他能否把小指也伸出。然后,学习数1(伸拇指)、2(伸示指)。通过训练,让宝宝认识自己的手指,并学数1和2。

户外认物

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到户外观看花、草、树木、车辆、高楼大厦,随时认识一些苍蝇、蚊子、蝴蝶、蚂蚁等。

回到家中,在儿童图书或图卡上找到相对应的图再温习强化。这样,宝宝经常会记住一些他喜欢的事物,如蝴蝶、蚂蚁或车辆。要记住温习一个强化一个,渐渐扩大宝宝认识事物的范围。此时期理解的词汇越多将来语言能力发展越优秀。

通过训练,扩展宝宝的认知范围,理解语言,认识一些户外物名。

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培养10个月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训练一些简单的自理方式,比如捧杯喝水、穿脱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等。

宝宝能力特点

这个时期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鼓励宝宝自己捧杯喝水,由洒漏渐渐熟练到不洒漏,爸爸妈妈应放手让宝宝去做;在穿脱衣服时教宝宝怎么配合,如穿上衣时知道把胳膊伸入袖内。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这个时期应让宝宝逐步掌握生活自理力,增进交往中的独立性。培养宝宝定时睡眠,定时进食,大便坐盆,定时小便、使用小勺和用杯喝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能配合大人穿、脱衣服和自己捧杯喝水的良好习惯,爸爸妈妈应放手让宝宝自己去练习。

培养良好睡眠

睡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10个月左右的宝宝白天一般要睡2~3次,累计时间为2~4小时,夜间一般可睡10~12小时,一天共计需要睡眠14~15小时。

当宝宝的身体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需要睡觉。这时,只要让宝宝在床上安静地躺一会儿,他就会入睡。如果宝宝暂时没有睡意,可以让他睁着眼躺着,不要强迫他睡,也不要逗他、哄他,睡意上来,宝宝自然会进入梦乡。

让宝宝自己吃东西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由爸爸妈妈喂食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家长也应该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要随时注意宝宝送进嘴中的食物,以免食物过多,发生吞咽困难。

但是,爸爸妈妈还要注意,一定要将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宝宝的盘中,鼓励他自己将食物送到嘴中。

自己动手

爸爸妈妈在自己关灯开灯时,抱宝宝在开关前,让他自己学习操作。一旦操作使灯亮了,宝宝会十分高兴。以后可以让宝宝学习开关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音机的按钮较多,但宝宝会认出一个“放”和“停”的位置,在爸妈监督下也能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开关,使宝宝手指更灵敏准确。

捧杯喝水

在宝宝会捧奶瓶吃奶时,爸爸妈妈可教宝宝用双手捧碗喝水,要选用一些不易打碎的杯子放1/4水让宝宝模仿。初时,宝宝会将部分水洒漏出,但几次学习之后就能少漏或不漏。

通过训练,让宝宝学习自理,自己双手捧杯喝水。

训练排便

一些生活比较有规律的宝宝,到了这个时期,排便时间也变得相对固定。爸爸妈妈如果细心观察,常常能发现宝宝的排便规律,如果依照其排便规律,坐便盆排便有时候也能成功。

注意家居安全

安全,是这个年龄宝宝生活中最需要关注的内容。因此,在宝宝活动的范围内,爸爸妈妈一定要用布把家具的锐角包好;还有低矮的窗户和楼梯、台阶,装上栅栏,随时关闭;在宝宝伸手能及的地方,不要放热烫的或易碎的物品以及容易吞食的药品、别针、香烟和体温计等不安全的东西;家用电器的电线要绑好固定,电源插座要用胶布固定包住。

宝宝的智能教育与开发

这个时候,宝宝开始会对家人以外的人撒娇了,宝宝变得人见人爱了。叫他的名字,他会回过头来;问他爸爸在哪儿,他会看着爸爸指认。宝宝已经能根据你的语言意思来行动了。如果他想做什么,你说不行,他会缩回手去看你的脸色。

宝宝能力特点

这个时期,如果吩咐宝宝做3件事,比如“把爸爸的眼镜拿来”“坐下”“把鞋子给妈妈”等,不用做手势,宝宝就能懂得并服从大人的指令,做相应的事;在宝宝拿着一个玩具时,如果爸爸妈妈说“不要拿,不要动”,但不做手势,宝宝能立刻停止拿玩具的动作。这说明宝宝在智能方面已经能理解大人的意思。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教育宝宝,不要过分的指责。在这个时期,宝宝常常会违背大人的意愿,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不要过多指责和限制宝宝,爸爸妈妈应清理好家庭环境,消除居室里的各种危险因素、营造能让宝宝充分探索、满足好奇心的环境,以使宝宝能更健康地成长。

照料娃娃

当宝宝会拿勺子和手绢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条可当被子的手绢和小碗、小勺,告诉他“娃娃困了,要睡觉”,看看宝宝能否为娃娃盖被子、让它睡下。

过一会儿,再给宝宝小碗小勺说“娃娃该起床吃饭了”,让宝宝用小勺喂娃娃吃饭。

训练宝宝,模仿妈妈照料娃娃。照料娃娃学会关心别人,无论对男孩女孩都是有益的游戏。

拉绳取玩具

当宝宝用拇指和示指能抓住绳子时,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够不着处放上玩具,并用绳子系好,拉动绳子取到玩具。再将玩具和绳子放在桌上,看看宝宝能否模仿大人,拉动绳子取到玩具。

通过训练,让宝宝探究绳与玩具的关系,并学会利用绳子(工具)取到东西。

让宝宝模仿大人动作

这个月,宝宝已经懂得模仿了,他会观察你们的动作,然后自己模仿。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微笑着,让宝宝注意你的手势,然后轻轻拍一下手,但不要拍得太响、太突然。虽然宝宝的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但他会努力地模仿你的动作。

然后,在宝宝在注视大人动作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可以设计出一套包括拍手、摇头、身体扭动、挥手、踏脚等动作,并配上儿歌。开始时,爸爸妈妈可一样一样地做示范,边做动作,边配儿歌,边教宝宝学。

宝宝看熟和理解后,便会很快模仿和掌握这些动作,这时每当宝宝学会和做对一种,爸爸妈妈都要给予赞许和表扬。最后将这些动作串在一起,配上儿歌进行表演。

通过训练,让宝宝学会观察大人行动,引发宝宝模仿行为。从中培养了宝宝观察和模仿的能力。

培养独立能力

此时,爸爸妈妈应该开始训练宝宝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首先,要使宝宝养成独自玩耍的习惯,在确定宝宝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以后,鼓励宝宝一个人独自玩耍,但要时时查看宝宝的行动情况。

其次,鼓励宝宝自己独立去做一些事,在宝宝完成一个新的动作和新的技能时,要给予充分肯定。

培养宝宝记忆思维能力

10个月的宝宝,有了明显的记忆力,能认识自己的玩具、衣物,指出自己身体的器官如头、眼、鼻或口,还能找到成人说的东西,如问“电视在哪里”宝宝会用目光寻找和用手指,这就说明他有了记忆能力。

宝宝能力特点

10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力就发达起来。那些常见面的叔叔阿姨即使中间隔一周和几天不见,但一见了面就“啊啊啊”地又叫又笑,走的时候还会摇摇小手“再见”;这时的宝宝就能听得懂许多大人的话了。比如说句“你好”就会点点头,说声“鞋鞋”就会用手指指鞋了。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这时期,宝宝的记忆能力保持时间很短,只有几天,时间一长不强化的话就会忘记。因为这时宝宝的记忆还是不随意的,也就是无意识的,他们只对一些形象具体、鲜明,有兴趣的东西容易记住,记忆还很不准确。

但毕竟宝宝已经有了记忆,因此,爸爸妈妈就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去促进他们记忆能力的发展。

其实,记忆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就容易记住,没有兴趣的事物他会视而不见,因此在培养宝宝的记忆力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给他提供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语言、玩具、画册等形式让宝宝记住一些东西,再通过多次的重复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

宝宝思维开发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地和概括地反映,这种反映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思维和语言是有密切联系的,与语言的发展是相联系的,宝宝在这个时期语言的功能很低,所以还谈不上有真正的思维。

但是,这时宝宝在抓握和摆弄物体动作中,能逐渐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如有些东西扔到地上会发出响声,用一块毛巾把皮球盖住,皮球不见了,拉开毛巾皮球就会出现。如果大声哭叫,成人就会来抱他等。这表示出他已能认识到事物之间最简单的联系。

因此,这个时期的这种思维为前言语的“思维”。这时候宝宝的思维活动是和他的动作分不开的,是和他手的抓握和摆弄物体动作的发展分不开的。所以家长要多多训练。

多听、多看、多触摸

开发宝宝的思维,增强记忆能力就要多听、多看、多触摸。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思维能力也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因此,要发展宝宝的思维,也就要从发展感知觉的基础上着手,让宝宝多听、多看、多触摸,在这些过程中让他逐渐感知外界的东西,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从而来促进他的思维的发展。

情绪与社交能力培养

宝宝在10个月时,在情绪与社交上已经能够意识到搂抱在感情交流上的重要性,为了得到爸爸妈妈或其他人的拥抱,宝宝甚至会主动拥抱你,这时的宝宝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感情接受者了。

宝宝社交能力培养

宝宝10个月以后见到生人不再惊恐不安了,能按照成人的吩咐熟练地拍手欢迎,再见了,有时还会主动与人逗笑。

宝宝能力特点

这时宝宝已经能与大人沟通,问他“爸爸在哪儿呢”,他会看着爸爸。并且会模仿一些幼儿游戏,如拍娃娃睡觉,欢迎时拍手,再见时挥手等;有时还会伸手把玩具给人,但不松手。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培养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宝宝幼儿时期的交往智能开发,信赖于妈妈温柔的眼神和脸色。母子之间密切的肌肤接触。母子互动,爱的传递使母子心心相印,建立依赖关系这才是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爸爸妈妈要更多地爱宝宝、拥抱宝宝,让他时刻知道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并且懂得回报、表达自己的爱。

智慧妈妈教子经

为宝宝剪指甲时,妈妈可以当着宝宝的面先剪自己的指甲,再把双手伸给宝宝看,待宝宝紧张心理消除后,自愿地伸出小手时,就可以好好地给他剪了。

模仿大人

训练宝宝模仿大人交往,如见到邻居和亲友,爸爸拍手给宝宝看,妈妈把着宝宝的双手拍,边拍边说“欢迎”。需要反复练习,然后逐渐放手,让宝宝自己鼓掌欢迎,可以训练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寻找小球

爸爸妈妈可以用一个边长30厘米左右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包装纸箱,上面开一个大约10×10厘米的洞。在右下角另剪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出口,让宝宝从大洞投入一个小球,叫宝宝摇动纸箱使小球从边角出口处漏出。

告诉宝宝从大洞里看看,哪一头亮就向哪边摇,让他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宝宝起初会乱摇,后来他学会不必摇,让箱子斜着放,小球自然会滚出来。

宝宝情绪智能调教

这个时期,宝宝的笑容从刚开始单纯的生理满足,逐渐演变为复杂的情绪因素,生活行为也变得丰富起来。

宝宝能力特点

在失望时,宝宝大多会哭泣,这是宝宝对自己的身体无法随心所欲活动而产生的失望情绪。但只要爸爸妈妈在旁给予安慰和鼓励,就可以让宝宝变开朗;相反的,如果大人给予过分的同情或帮助,则会让宝宝失去自信。

个性的成形

到这月龄,宝宝就往往会故意把玩具扔掉、把报纸撕破,或者把抽屉里的东西都扔出来,每干完一样就高兴一阵子。

这时,爸爸妈妈就要注意对宝宝的个性及情绪进行合理的调教。比如说宝宝喜欢将鞋柜门拉开,并将里面的鞋子一个个拿出来,直到全部拿出来才罢休,之后,也会高兴一下。但若是你不让他干或让他干自己不想干了,马上就哇哇乱叫、大哭大闹,甚至打起滚来,这就是个性的雏形。

情绪调教

这表明宝宝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意志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因宝宝一哭得凶、闹得厉害就照着他的意志去办,那么久而久之,宝宝不知不觉就会感到有求必应,慢慢会骄横、任性起来。

因此,爸爸妈妈在疼爱的同时还必须让宝宝学会自制、忍耐,不行就不行,不能干的就不给干,可以给一些其他的玩具,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此外,要防止宝宝发生意外。当宝宝想把手指往电气插座里伸,或乱动煤气开关等有危险的事情时,爸爸妈妈就要反复责骂,使宝宝明白这些是不能乱动的,慢慢地宝宝就不会乱来了,其个性与情绪也会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宝宝喜欢的游戏与玩具

10个月的宝宝,宝宝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做较长时间的观察,并会模仿观察到的某些动作和声音。会从杯中取放玩具,可以灵活地摆弄玩具;因此,玩游戏能力日益见长,这时游戏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宝宝注意力和观察力的范围上。

宝宝的游戏智能开发与训练

10个月的宝宝,会用拇指和示指协调地拿东西;拿一些小的东西准确而灵活,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在训练注意力、观察力时,就把游戏的重点放在提高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扩大对外部事物的观察的范围上来。

可以通过多种感知途径让宝宝来认识事物,可通过户外活动和游戏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

推圆筒

在一个圆筒里装一些小玩具或饼干。爸爸妈妈要当着宝宝的面把圆筒推倒,让宝宝看见倒出来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重新又放回到圆筒里。再把圆筒放在宝宝的面前,叫宝宝“推”,同时用手示意推的动作。当宝宝推倒圆筒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玩一会儿玩具或吃一块饼干,用来表示对宝宝的鼓励。

爸爸妈妈要注意,在做游戏时当宝宝要把推的动作和圆筒倒下联系在一起需要经过很多次的重复。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宝宝游戏的目的性就会极大增强。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宝宝的手的动作发展,让宝宝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得到提高。

玩过家家

准备一个玩具娃娃,玩具娃娃的头发可梳可扎,眼睛要会动,玩具娃娃的衣服可以脱下、穿上,玩具娃娃有袜子、鞋子等,可以在游戏时使用方便。此外,还要再准备一套玩具餐具。

游戏时,爸爸、妈妈一边说话一边玩过家家,让宝宝在旁边看着。爸爸妈妈很细、很缓慢地做每一个动作,比如说给娃娃穿衣服、系扣子、穿鞋子,给娃娃扎头发。然后,用玩具餐具给娃娃喂饭。

喂完饭,妈妈对宝宝说:“宝宝,爸爸妈妈给娃娃喂完了饭,现在娃娃要出去玩了,请宝宝给娃娃换衣服,我们带娃娃出去玩”。于是,把娃娃的衣服脱掉,拿出一身衣服给宝宝,宝宝根据自己的观察将爸爸妈妈的动作重复再做一遍。

玩该游戏时爸爸妈妈还要注意,每次进行时可只做一部分动作,具体内容的多少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玩过家家的内容还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给娃娃穿衣、梳头、哄娃娃睡觉等。

通过游戏,培养宝宝的视听觉能力;用趣味性、形象性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的注意时间;培养宝宝的兴趣以及对事物的观察。此外,还能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发展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拉布取小车

游戏时,在桌子上放一块布,布的一头靠近宝宝,另一头把小汽车放上去。宝宝看见小汽车,想玩,但不能马上拿到。

这时,妈妈要问宝宝:“小汽车呢”宝宝会指小汽车,并想爬过去拿,“看妈妈拿玩具”。妈妈慢慢拉动布将玩具拿到。

然后,照原样把布和小汽车放好。如此反复做几次以后,教宝宝模仿做。等宝宝自己拿到小汽车后再给宝宝玩。

游戏时,布成了工具,学会使用工具是宝宝思维的进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宝宝手的抓、握、拉动作,启发宝宝的思维能力。

玩方盒

在空纸盒的六面贴上彩色的图片,宝宝转到其中上一个画面时,妈妈就告诉他:“这是熊猫”“这是公鸡”。等宝宝比较熟悉画面后,让宝宝听指示指出“公鸡在哪”画面的内容可以是宝宝感兴趣任何东西,如动物、花草、交通工具等。

游戏时爸爸妈妈还要注意,为防止宝宝撕掉画片,应该把画粘牢一些。画片要及时更换,以使宝宝保持新鲜感。在玩的内容中,宝宝的双手必须不断协调地转动方盒,这对他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双手协调活动能力;训练宝宝的再认记忆和形象思维能力。

找鞋游戏

宝宝早晨起床,妈妈给宝宝穿好衣服后,给宝宝穿鞋子。然后,妈妈故意给宝宝穿错鞋子,让宝宝走路。宝宝很容易就发现这个错误。

那么这时,妈妈就可以多拿几双鞋子放在宝宝面前,比如有爸爸的、妈妈的,还有宝宝的,然后让宝宝找出自己的鞋。宝宝找对了,妈妈要给予宝宝表扬,提高宝宝的兴趣。宝宝找不出来,妈妈可提醒宝宝,让宝宝从大小上去思考。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观察力,让宝宝通过观察区分大与小;还能训练宝宝的思维能力,让宝宝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培养宝宝的日常生活能力。

敲小鼓子

爸爸妈妈将两只小棒和一面小鼓放在宝宝的面前。如果宝宝直接用手敲小鼓,爸爸妈妈可将棒子拿起来敲给宝宝看。然后,教他学会用小棒敲小鼓。等宝宝熟练后,可让宝宝用两只小棒来敲小鼓。游戏时,当爸爸妈妈给宝宝做演示时,最好敲出节奏来,从而一方面提高宝宝的兴趣,一方面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通过游戏,训练让宝宝通过手的探索活动来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宝宝玩玩具

10个月的宝宝会主动去拿自己感兴趣的玩具。这时的宝宝,若玩玩具或奶嘴掉了,宝宝能目视掉落的物品,并发出声音示意;当别人捡起后,宝宝却又刻意弄掉,并希望东西再度被拾起来。

宝宝能力特点

这个时期宝宝在玩玩具时,除了用以前的玩法:拍、丢、敲打等方式挑战不同玩法外,也试着以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合作抓握物品,或是单独伸出示指触摸玩具,偶尔还能用拇指、示指配合捏拿。这些突破,都是未来灵活操作工具的关键指标。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宝宝在这时还具备初步的物体恒存概念,当眼前的人或物突然不见,如被人用毛巾盖住或以手遮面时,宝宝会努力尝试翻弄寻找,不会置之不理。因此,教这时期的宝宝玩玩具,就要开发他的思维、想象力与探索欲、认知、记忆等各种潜在的智力。

宝宝的小魔方

爸爸妈妈先准备一个正方形的空纸盒,在盒子的六面分别贴上六张好看的、宝宝熟悉的彩色画片。然后,就把正方形盒子拿给宝宝,让宝宝随意地转动、欣赏。

每当宝宝转到一个画面时,爸爸或妈妈就要告诉宝宝:“这是大象”“这是苹果”“这是一棵树”等等。

在宝宝熟悉了画面后,爸爸妈妈又可以训练宝宝听指令找画面。比如爸爸说:“大象在哪儿”就要求宝宝把有大象的那一个面转过来,让爸爸看一看。如果宝宝能很快地把画面按照爸爸的要求翻转出来,就应对宝宝予以鼓励,并逐渐提高速度。

玩这个游戏时,画面的内容可以是宝宝感兴趣的任何东西,如花草、鸟兽、交通工具、家中亲人的照片。此外,爸爸妈妈还可将画面及时更换,让宝宝保持新鲜感。在游戏时,爸爸要让宝宝的右手必须不断协调地转动盒子,这对宝宝左右大脑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这个训练,发展宝宝对图片的观察力;锻炼宝宝的双手协调活动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宝宝的暂时记忆和永久性记忆能力。

玩具大世界

首先,准备一些宝宝喜爱的玩具,一般四五个即可,不宜太多。

游戏开始后,妈妈先拿出第一个玩具——发条青蛙,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发条青蛙,这怎么玩呢”爸爸在一旁接过发条青蛙,拧了几下青蛙腹部的发条,然后把发条青蛙放在地上,发条青蛙“呱——呱”地向前蹦去了。这时宝宝一定会很感兴趣。

接着,爸爸再拿出第二个玩具汽车,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玩具汽车,它怎么玩呢”这时妈妈在一旁接过玩具汽车,电池放进玩具汽车的电源处,把玩具汽车放在地上,玩具汽车“嘀嘀——嘀嘀”向前驶去。通过这种方法,让宝宝明白:电动汽车只要放入电池,就可以“嘀嘀——嘀嘀”跑来跑去了。

接着,再玩最后一个玩具——橡皮娃娃,妈妈说:“这是宝宝的橡皮娃娃,它怎么玩呢”爸爸接过橡皮娃娃,用手捏了几下,橡皮娃娃响了几声,玩具又沉静了,表示示范结束。

如果宝宝还有兴趣,可继续介绍一些玩具,随后,让宝宝自己去玩每样玩具。

在玩这些玩具时,爸爸妈妈还要注意:给宝演示的玩玩具的动作一定要慢,细节部分应让宝宝看清楚,便于宝宝观察和模拟。此外,在非游戏时间内,如果用到演示过的某样玩具,爸爸妈妈不必帮助宝宝,让宝宝自己去玩,自己去开动玩具。

通过训练,可以教会宝宝如何使用玩具同,并发展宝宝的注意力、认识能力和记忆力。

圆的与方的

爸爸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两块方形的积木与一个塑料球。然后,教宝宝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再试着把塑料球搭在第二块积木上,宝宝尝试几次,但塑料球总是掉下来,滚到一边去了。

这时,爸爸妈妈要再给宝宝一块方形积木,让宝宝搭上去,这次没有掉下,宝宝成功了。

接下来,爸爸妈妈要再给宝宝一根小棒和一只小皮球。看看宝宝是否知道用小棒推着皮球滚动。

然后,拿走皮球,给宝宝一个罐头盒,看宝宝是否会用小棒推着罐头盒。

在玩这个游戏时,爸爸妈妈不要急于教宝宝玩,而是要启发宝宝自己去做;在游戏结束,可由爸爸妈妈对游戏进行总结,以加深宝宝的理解能力。

通过游戏,训练宝宝小肌肉的运动,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活性;训练宝宝的观察力,让宝宝能够通过观察明白圆的东西可以滚动;让宝宝逐渐理解物体与物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练习宝宝左右转身抓取玩具。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小围床上,装上可转动的玩具,然后将宝宝放在围床上,鼓励他左右转身去抓取自己所喜欢的玩具。

为宝宝选择适宜的玩具

对宝宝来说,往往家里的任何物品都比玩具更有吸引力,因此,一些适宜他玩的物品,爸爸妈妈应该充分提供。

同时,适龄的玩具可以刺激和训练宝宝的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能力,也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开发。

宝宝能力特点

宝宝到了9~11个月时,他的听觉和色觉又有进一步的加强,这时要选择能够促进宝宝感觉器官发育的玩具给他玩。

同时,最好能使宝宝看到一些真实的动物如公鸡、花猫等。这样,当他玩橡皮的或是塑料的公鸡时,就会联想起公鸡啼叫的声音。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为宝宝选择玩具,要按照宝宝成长的方式去合理地选用:促进宝宝站立和行走玩具:比如小围栏、小推车、拖拉玩具,边走边拖,增加宝宝学步的兴趣。

促进宝宝语言和认识能力的玩具:小狗、小猫、小鸡、小鸭等动物玩具;人物玩具,除引导宝宝认识家里和周围的成人以外,还可利用玩具巩固认识,并利用这些玩具教宝宝学讲话,学招手、挥手等礼貌动作。

对图画书发生兴趣:到了这个月,有的宝宝开始对图画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线条鲜明、色彩丰富图画,如动物、水果、食物和车辆等,宝宝都能辨认,并且喜欢不已。他会一遍一遍要求你给他讲解、指认。

有利于动手能力的玩具:积木或光滑的木块、干净的纸盒子等等。

此外,在这个时期,还要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和会移动的玩具。

但是,在给宝宝选择玩具时,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宝宝的围栏和推车要经常检查,不牢固的或损坏的地方要及时修复,以免发生危险。

不要一下子给宝宝很多玩具,玩具太多了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在刚开始给宝宝看图画书时,只需选择某一本图画书,并要固定地和宝宝一起看,在一遍又一遍的熟悉中,让宝宝会慢慢理解图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