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福是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说是最大,其实当时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她是妇女工兵营炊事班班长。由于她对年纪小的战士们特别爱护,日子久了,大家不知不觉中就把她的辈分抬上去了,都喊她“贾老婆”。
大家这样叫着,她也就真的把自己当婆婆辈啦。
做长征前的准备时,“贾老婆”简直想把伙房(就是部队的大厨房)都搬走。粮食、菜、油、盐统统装满后,还在自己的干粮袋子上缝了许多小口袋,里面装着姜、蒜、辣椒、胡椒等调味品。她一边使劲往里填,一边还惋惜地唠叨说:“装不完,咋个办哟。”
有人取笑她,这是行军打仗,不是搬伙房。她说:“妹子们哟,行军打仗也要吃饭嘛。”
“贾老婆”是背上几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铁锅,踏上漫漫长征路的。
渡过嘉陵江,走在剑阁古道,从石崖上凿出来的小路,上面是望不到顶的峭壁,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偏偏又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脚下路滑,稍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加上头顶上敌机不断地轰炸、扫射,这时“贾老婆”背着大锅真有点不堪重负了,一路上她总掉在队伍的最后。
为此,大家要抢她的锅背,她却打趣地说:“背这个锅好处可多着咧!像背了乌龟壳,又落不到雨,又落不到鸡(飞机)蛋!”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将紧张的气氛驱走了不少。
就这样,“贾老婆”的锅成了长征途中妇女工兵营的一面旗帜。大家看到她的锅时,感到的是安全和希望。
过草地时一些战友因饥饿病倒了,“贾老婆”暗下决心,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病号吃上一碗“病号饭”。可当营长林月琴病倒时,她捧上一碗放了一点盐的“病号饭”,林月琴却说什么也不吃。“贾老婆”哀求着,她的泪流出时,顺着因操劳过度而刻下的深深的鱼尾纹滑下,林月琴再也不忍心推让了。
春天的党岭山,时而大雪纷纷,时而飞沙走石。爬山前,“贾老婆”把火烧得旺旺的,在沸腾的锅里将珍藏的辣椒和生姜倒进去。她搅着锅里热辣辣的汤,边盛边大声吆喝道:“快爬雪山啦!大家多喝一点,驱赶驱赶风寒。”大家喝过辣椒汤,身上很快增添了热量和信心。
两翻雪山,三过草地,走在最后的永远是“贾老婆”。一次惨烈的战斗过后,大家像往常一样去找“贾老婆”的那口大锅,可是,当他们走上前去,在她的那口大锅下,殷红的血汩汩地流着,她的生命悲壮地定格在这口铁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