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第一站就是跨过于都河。
红军的工兵仔细侦察了这条河,共有8个渡口。侦察员发现每个渡口的宽度有600多米,水很深,流得也很急,于是红军决定花6天时间,在其中的5个渡口架上临时浮桥,而且浮桥要能够让骡马和炮车通过。
在此之前,红军作战局就已经把架桥用的木板、绳索等必要材料准备好了。然而,在实际架桥的过程中,他们才发现,所需桥板和绳索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数量,用这些材料要想架好5座浮桥根本不可能。
听说红军架桥缺少木料,有的老百姓就把自家的瓜棚拆了,有的老人把百年归老的棺木也捐出来了,更多的群众则义无反顾地把自家的床铺、门板拆卸下来,送到架桥现场。于都百姓宁愿睡觉打地铺,也要为红军送架桥材料,他们都知道,红军是自己军队,是亲人。那时的于都县城,真的成了“夜不闭户”。
年轻力壮的青年小伙子都主动地去帮红军架桥。为了不被敌人的侦察机发现目标,军民们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大家每天都从傍晚开始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桥就架好了。红军就趁天黑,连夜过桥。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再把浮桥拆除掉,不留任何痕迹。
架桥开始后,由于河面太宽,指挥很困难,加上是夜间作业,指挥员的口令听不清、旗语也看不见,架桥进度也非常缓慢。紧急之中,经验丰富的船民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每条船中间挂一盏马灯,这样,根据马灯是否偏离,一眼就能看出来船有没有到位。这个办法大大降低了指挥难度,加快了架桥的速度。
有了新办法后,战士和百姓们仅仅用了不到4天的时间,就突击架起了5座临时浮桥。
就这样,浮桥架了又拆、拆了又架。在敌人不知不觉中,红军战士们踏着咯吱作响的浮桥,通宵达旦地夜渡于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