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该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在《解放日报》采访他时说了一段感人而又富有哲理的话:“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那些学术大师们治学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复旦大学的领导很有见地,唯有一大批甘坐冷板凳的学者的努力,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早日实现。在当今,有一种功利倾向在学术界蔓延。追求职称之类的冠冕,似乎已成为一些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获奖和虚名,似乎已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于是,学术造假者有之,剽窃抄袭者有之,炒作钓名者有之,自甘堕落、依附于金钱、资本者有之……然而,在这红尘滚滚的喧嚣世界里,也有不少真正的学者只是与学术共同着生命,而无暇顾及那些身外之物。我的老师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校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宁夏经济学会副会长杨进明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学者,他著述等身却不追逐虚名,坐拥书城却仅有容膝之地,绩近大师却默默无闻……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一如既往坐着那冷板凳,以忧国忧民之心,研究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大学问。
记得他那时穿一身很旧的灰色中山装,戴一顶灰色鸭舌帽。他给我们讲党建课,那时给我留下的是老学究的“寒士”印象。然而,他的课却讲得很精彩,兴致所致,口若悬河,把枯燥的理论融入到有趣的现实故事和现象之中,入情入理,生动自然。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因工作调动与他同为一校,师生相处,自然多了一份交往与亲近。我知道先生作为办公室主任,冗繁公务,忙里忙外,但最令我感佩的是他竟然能在闹中取静,凭借他早年当教员时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积学储宝,为他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我还记得他的作为原则:“请客不到,送礼不要。”也记得他与采访他的记者说过的话:“我没有超人的智慧,我只不过是把别人用来喝茶的工夫全用在工作和研究上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皓首穷经,潜心于学术研究,造诣日深,成果颇丰。1999年是他学术研究的丰收之年,他的哲学专著《过程论》5月出版,让我感动,不到半年,他的政治学专著《权力的起源、本质、发展和运行》随继问世,让我惊叹。时隔10年之后,当我捧着他历时十余载、精心打磨而成的皇皇48万字的经济学专著《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时,手里沉甸甸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是杨进明先生的最大特点,也是他学术研究走向更新境界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他的学生,我惭愧不完全懂得其学说的全部意蕴,然而,他勤于思考,不拘泥于伟人、前人学说思想的束缚,敢于在大量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构建了自己独立的学术体系。虽然这个学术体系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学界的认同。但他这种继承前人但不唯前人学术思想马首是瞻的创新精神,不能不说是当代学术界同行应予推崇和学习的。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理学教授许靖华先生曾针对目前科学界存在的问题讲了一个“呆子找钥匙”的故事。大意是,在一个很晚的晚上,有一位警察看到广场上有一个人走来走去找东西,警察问他在找什么,那个人讲,他在找钥匙。警察就帮他细致地在地上找了一遍,结果一无所获。警察便问他:你的钥匙在哪儿丢的?这个人指着广场边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说,在那儿丢的。警察感到疑惑,就问那人:“那你怎么在这里找呢?”那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有亮光!”许教授感叹现在有许多人就像呆子找钥匙一样,在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从事研究,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只是去证明着,而不是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许是当代学术研究原创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与学术研究的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的导向错位有关,我以为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定力不够,浮躁的心态关系更大。
杨进明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不去凑热闹,不去挖空心思走学术研究的所谓“捷径”,他一头扎进属于自己的学术世界,一扎就是几十年。他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夜以继日,搜集整理资料,苦苦思索推敲,细致严密演绎,终有所获。以《过程论》为代表的哲学学说和以《权力的起源、本质、发展和运行》为代表的政治学说,以及以《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为代表的经济学说,在此三大领域均有所开拓,形成了他学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在“过程论”中,作者提出的“抽象具体辩证法”,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一种现实具体代表某种抽象,以使抽象实体化从而直观化,便利于人们利用或更加深入地研究这种抽象。人们用纸质钞票代表抽象的价值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作者力图用这种方法揭示时间、信息的本质,使数千年关于时间是什么的争论在这里有一个结果。作者运用它论述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而时间是过程快慢的抽象,钟表是代表这种抽象的实际具体,人们目前所采用的计时方法是把地球自转运动一周的过程抽象化并均等化后用于衡量不同事物不同过程的快慢。信息是事物过程总体显示时释放出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抽象,它可以像时间一样用某种实际具体来代表,这就为解决信息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哲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在权力学说中,作者运用《过程论》中提出的“抽象具体辩证法”研究权力,对以前人们习惯认为的“权力意志说”提出大胆质疑,从经济学角度和物理力学角度研究政治权力,从经济关系导出政治权力。作者通过对个人所拥有的天然能量在生产中的应用而成为个人物质生产力,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结合使人口的生产扩张形成社会,从而使个人生产力发展为社会权力的分析,揭示出权力是包括生产力各要素在内的以生产力为代表的人们共同活动的客观物质力量,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把权力看成是人的意志的错误认识,指出了社会权力发展的轨迹是建立还财于民和还权于民的社会。为理性地运用权力,使权力按其固有的必然性运行,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可能。这无疑找出了新的权力研究的方向,在关于“权力问题”的研究领域,应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有位哲学家说过:权力是人类智慧之树上结出的一枚怪果。杨进明先生对这枚“怪果”进行了剖根究底的研究和探索,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这枚怪果的真实面目,为关心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人们研究社会运行方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他的权力研究成果被某些学者所认同并在论著中引用。
他的经济学专著《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则更是作者潜心十多年得来的成果,凝结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他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他认为,马克思通过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使他占领了政治经济学的高地,至今尚无人超越。杨进明先生依照马克思的思路,运用马克思的方法,从马克思“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价值用同一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原理入手,研究价值问题。运用他所创立的“抽象具体辩证法”对“时间是地球运动过程的抽象均等化”的认识,提出了任何可以用时间来计量其过程快慢的有用事物都有价值的观点,指出了前人为我们积累的价值就是人们在前人劳动的基础上生产或使用有用物时缩短了的时间总和。一语掷地,石破天惊。中外多少经济学大师只知道前人为后人积累了很多价值,但这些积累的价值实体是什么,以什么形式积累,则感到茫然,这就给资本、机器、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剩余价值的要素价值论留下了发展空间。先生的研究,宣判了要素价值论的死刑,也给剥削有功论以当头棒喝。先生还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研究使用价值,使之与价值论相统一。研究使用价值从何下手呢?作者认为,研究使用价值,必须从区分使用价值的效用和效用价值入手。他认为事物的效用就是事物在使用时产生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的特性。既然有效果,那么,效果与事物产生效果的持续时间就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熟知“效率=效果/时间”,效率表达的就是效用的大或小。任何价值都是用时间来表达的,显然这里的事物发挥作用的效用时间就是效用价值。例如,劳动力的效用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一定的劳动成果,其生产效率越高说明劳动力效用越大,劳动持续的时间就是劳动力的效用价值。劳动力的效用价值不是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同理,其他劳动工具的效用价值就是这种劳动工具发挥作用的时间。由于任何劳动工具都是人创造的,所以,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需要列入人的劳动之中。因此,企图从使用价值中再抽象出一个同一的“效用”的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辩护也是徒劳的。
作者认为,因为目前对某些微观事物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情况还不十分清楚,所以,对有些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还不易计量,但这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价值论的理由。虽然我们肯定了自然创造使用价值,自然使用价值有价值且产生效用价值,但我们应该始终明白,价值只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其他动物不会利用价值。所以,自然事物的价值通过人的使用而实现,在人未使用之前它只是一种潜在价值;自然事物的效用价值通过人的使用而显现,其他动物是不计算劳动生产率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事实,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社会主义中国的体制优势尽显,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呕心沥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学者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这是中国学者的幸运。中国学者有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被中国学者所发展顺理成章。杨进明先生的《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新的探讨,其精辟的论述使人们观念中五花八门的价值归于同一,为价值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开创性意义。
杰出的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说过:“只有把旧的观念打破,才能有新的东西,只有坚信自己经过客观检验的结论,才能坚持到最后的成功。”这也是杨进明先生做学问的信条,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不断的努力,他的学说才建构在一片新生的土壤之中,开出了茂盛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
志在林泉上,胸怀廊庙远。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永远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在杨进明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他关注时政,心忧天下,以其理论探索的卓越识见,报答对祖国的一片热爱。他的《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一书,作为向祖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表达了一位共和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真正的学术理论研究是应该给人以启迪的,服务于社会实践的。没有任何启迪和指导社会实践价值的学术,只能是一纸空文,纸上谈兵,无任何价值可言。由于工作性质使然,我一边工作,一边也读一些学术著作,尤其是近年来陆续读了先生的一些学术文章和专著,感受颇多。它犹如一泓清流直透肺腑,给我启迪,给我收获。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杨进明先生在任校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期间,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未能沾染官场陋习,而能沉心静气,沉潜数十年,并取得如此不菲的成就,令我敬佩不已。
由敬其人到爱其文,由爱其文到敬其人。我认为一个人要独立于社会之上,最主要的是要有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对于一个领导,对于搞学术的人尤其要具备这样的品格。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记得《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这里,定、静、安、虑四个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具备了定、静、安、虑这四个方面,才可“得”,才能有所修为,成就一番事业。杨进明先生可谓事业有成者,也就是“有所得”,这种“得”是在定、静、安、虑之后才显现出来的。这又是先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与众不同之处,人们才知道:这就是“以独特的学术个性,建立自己学术体系”的杨进明!
生活中的杨进明先生是沉静而谦逊的。他处事低调,为人谦和,“聪明不露,才华不逞”,但他那学者的认真和智者的聪敏给每一位接触过他的人以深刻印象,从他的身上,你会体会到一种人生的智慧,生命的境界。
在中国的学术界,杨进明先生的成果目前还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他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以及他独有的智慧和敏锐的学术感悟力使他的学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必将赢得学术界的肯定和重视。由于自己功力不逮,难以言及其中一二,不能很好地诠释先生的思想,写下以上零碎的文字,只是表达我对先生的尊敬。至于先生的学术,我是无力妄言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