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吗?在小品中,陈佩斯的第一碗面吃得最好、最满足,效用最大。他在吃第二碗、第三碗的感觉是满足。当吃到八碗、十碗时,他没有了满足的感觉,反而是痛苦的感觉。
陈佩斯到后来为什么会有痛苦的感觉呢?用心理学术语来回答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效应。人们消费物品是为了得到效用。所谓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的心理感受,消费某种物品实际上就是为了使人有一种满足的感受。以上面的小品来说,陈佩斯吃面是为了满足食欲,因此面条能给陈佩斯带来一种满足的感觉。而边际效用则是增加的物品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在这个小品中的意思就是,陈佩斯不断吃面条的心理得到满足的程度。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一个人在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越来越少的,也就是满足度越来越低。以小品《吃面》为例,陈佩斯吃面越多,满足度越低,也就是边际递减效用。
有一个小故事用来理解边际递减效应很合适。
古时候,有一个河南的秀才要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家庭贫困,他带的盘缠不多,就在他快到京城时,因为饥饿而瘫倒在路边。平时,他需要5个馒头才能吃饱。而这时如果有一个馒头,便可以使他站立起来继续行走,因而这个时候的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是最大的。他继续吃馒头,其实这时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五个馒头时,他已八九分饱,对于他走完剩下那段路程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故第五个馒头边际效用最小。
再比如,一个人当他买了第一辆车时,他感到方便很多,同时有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当他买第二辆车时,由于他不能同时用两辆车,这第二辆车给他的效用就没有第一辆车大。当然第二辆车还能起到备用的作用,而且会增加他的炫耀资本,此时总的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他买第一辆车时增加的幅度大。如果他继续购车,买了车后,既要雇司机,又要准备停车的车库,同时要防范窃贼等,这些成本反而可能高于第三辆车,而给他带来的效用却是得不偿失的。
边际递减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背后也有其生理学基础:人如果反复接受某种刺激,那么神经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比如吃馒头的小故事,第一个馒头对于秀才来说肯定感到特别好吃,由于刺激反应弱化,第二个馒头就不如第一个那么可口了,后来的馒头的效用也就越来越低。如果吃的过多,还会产生负效用。
毋庸置疑,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正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效应的存在,才存在着如何使资源,实现合理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国家、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从小的方面,从个人的角度说,也要考虑资源怎样分配的问题,如同样的消费品可以少买,同样的食物可以分多次享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