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曰:“人有八虚,各何以侯,曰:以侯五脏。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取类比相,中医的脾不应该是左肋下的脾,而应该是胰腺。
从西医的研究得知:胰腺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消化食物。
而肋下的脾只是淋巴器官,功能是参与免疫,抵抗外邪。
故《黄帝内经》的脾其实是胰。
是后世医家误将肋下的脏器认作脾。
因袭而下又把西医的肋下的脏器译为脾,流行至今。
《黄帝内经》没有胰脏之名,后世医家有称之为“膵脏”。
中医脾脏的经络图应该重画,脾经联系的不该还是肋下的脏器,而应该是胰腺。
后世医家的错认应该得到纠正。
在对胰腺功能的认识上,应该承认:西医的认识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
已知中医西医在经筋(西医称神经)、皮部(西医称皮肤神经阶段)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此处对于脾(西医称胰)的认识又基本一致,证明两种医学有共通的科学处。
错误不是《黄帝内经》,而是后世医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近现代的中医,是他们画脏腑经络图给标示错了。
对此西医也有责任:现代中医标志错了,你西医为什么也将错就错的语译呢,你西医为什么不根据《黄帝内经》纠正现代中医的错误标识呢。
胰腺改称脾,那脾又叫什么呢。
中西医是不是可以一起研究一下:把它们的名字兑换一下。
同在膈下,肝气是上升的,脾(胰)气是下降的——常说的“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我没见《黄帝内经》讲过。临床体会,所谓脾气主升、脾统血,其实是肝脏的功能;肋下的脾是免疫器官,消炎杀菌,从中医角度看也属清凉之气质,也是向下沉降收敛的,不可能主升和统血。
《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谓之使,胃谓之市。”——使者,使道能通,府气下行也。
《内经》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食气之升,于脾无关也。
《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上输于脾,是肾的上输;上归于肺也不是脾气主升,脾是散精,散者向外向下,不是升精,所以归肺,是因为肺与脾是同名经,经络气质相同,都是秋凉下行之气而且经络紧连也。
《素问·示从容论》曰:“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脾气虚浮是病态啊——脾气不升也。
应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成果纠正中医学发展中后世个别庸医的理论错误,恢复《黄帝内经》的本来面貌与科学实质,就是今天脾胰换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