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19

第19章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中国古代史”的教学

孙 立 群本科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不可能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本科生,也将直接影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进入新世纪以来,本科生教学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其中之一是:随着科技进步,电脑网络深入千家万户,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便捷,获取知识的信息量空前增多,网络上那些图文并茂、五花八门的东西,使许多青年人流连忘返,而坐下来认真读书的热情减退。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是,以前上课常带一些参考书向学生介绍,建议学生阅读,下课后总有学生围拢上来,争相翻阅,问这问那,甚至借回去看。现在,学生对参考书显得很无所谓,看不出有多大兴趣。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现在书出得很多,铺天盖地,目不暇接,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很大,学生对书的热情和好奇心减弱。

2.网络普及,读网文,查资料,十分方便。

3.外语压力大。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过去就行,而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才是硬道理。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

怎样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呢?

2003年春天,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进行了教学计划调整,经过激烈辩论,决定对大一专业基础课做较大调整。为大一世界史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史通论”,每周4课时,一学期讲完;继续为大一历史学、博物馆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史”,每周6课时,一学年讲完(分为“前期史”和“后期史”),并决定由我承担“中国古代史通论”和“中国古代前期史”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这两门课都取得了成功。尤其“中国古代史通论”,因其课时较短,重点突出,受到学生欢迎。

照一般理解,“通论”应在通史课学完之后,即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再深入学习。而我们为什么要为世界史专业大一学生开设“中国古代史通论”呢?我认为依据目前学生的条件和世界史专业的课程设置,开设此课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从当今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看,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十分受欢迎,因此,通才教育十分必要。中国古代史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全面掌握。许多具体的知识,可以通过读书、自学逐步了解。然而,仅掌握知识点,而不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不具备综合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好专业。历史通识历来为史家重视,著名史学家吕思勉一再感慨“通人之难得”;钱穆先生也说:“现在人太注意专门学问,要做专家。事实上,通人之学尤为重要。”钱穆还对他的学生严耕望说:“学问贵会通。若只就画论画,就艺术而艺术,亦如就经论经,就文史论文史,凡所窥见,先自限在一隅,不能有通方之见。”(《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因此,开设“中国古代史通论”,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别历史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有一定作用。

其次,从学生的知识构成看,大一新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对基本线索、人物、事件有一定的了解,所缺乏的是对基本历史理论的掌握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开设此课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一位同学在谈到上课感受时说:“这门课是从总体上把握,不拘泥于细节,开的速度比较快,避免了将初中、高中知识再重讲一遍的尴尬局面,大学里的讲课就应该是这样的。”

再次,从南开历史学院的课程设置看,有较全面、系统的选修课,以中国古代史而言,从先秦到明清,各断代史皆有选修课,学生到大二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断代史深入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学起来会兴趣盎然,渐入佳境。

课程结束后,我征求学生对课程的意见,绝大多数学生予以肯定。一位同学说:“‘中国古代史通论’是我院进行的有益的课程改革尝试,它有利于世界史专业的同学在短期内对我国古代历史、古代文明进行初步了解,并为大二以后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更多空间。老师讲课省略繁琐的史实,侧重于论,为同学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治史思路。”

实践证明,讲好一门课程,如同建设一座楼房,既要有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又要以优质的材料精心搭建。通过讲授“中国古代史通论”,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课程要有针对性。大一新生正处于奠定专业基础知识阶段,牢固的基础知识,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极为重要。通论不等于宏观大论,通论必须建筑在实实在在的史实基础之上。针对大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认为通论课不宜专门讲授若干纵向问题。具体做法是,依据所使用的教材,仍以王朝断代为章节,将有关中国古代史重要问题融入各王朝断代之中,每个时期除了讲授基本线索、重要史实外,不面面俱到,重点讲授该时期重要的典型问题,有的问题可跨朝代论述,纵横结合,以点带面。这样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等许多问题,都可以结合某一时期历史予以侧重介绍,学生既对王朝断代的基本线索加深了解,也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要问题有所认识。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欢迎,一位同学说,学习了中国古代史通论,“最大的感触就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强化,我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只顾背琐碎的史事,而是更宏观地,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全局,探索规律,即有了从点到面的突破”。

第二,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高考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不少学校注意了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成效明显,许多学生爱提问题,喜欢讨论。我因势利导,上课时除了介绍史学界对一些历史问题的不同观点,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讨论的问题涉及到史学理论和人物、事件的评价等,大多数学生都勇于发表看法,为了使讨论深入,我还列出若干问题,学生写成文章,我从中挑选内容充实、有独立见解的,在课堂上做重点发言,由同学点评。不少同学非常认真,不仅文章写得好,发言也很有条理性,一位同学写的题目是“江南六朝文明的生存环境与总体特征”,近8000字,对六朝文明的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史论结合,文通理顺,显示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开展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受到锻炼。一位学生说:“教学安排较丰富多彩,既有老师悉心的讲授,又不乏同学之间的论辩式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和历史学习兴趣。”

第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近年来,我们制作了一套多媒体“中国古代史”教学课件,该课件的使用,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观看到与中国古代史教学有关的人物、器物、地图、遗址、表格、文献资料、思考题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学手段的一大突破,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同时也增大了教学内容含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四,课程要有时代特点,注入新内容和新信息。近年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有不少新成果,选择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比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秦始皇陵的新发现、民族英雄评价的不同观点、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以及教师参加的学术会议等,青年人求知欲强,兴趣点多,讲课中介绍新信息和新成果,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位同学说:“我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拿着有关‘人类起源’报道的报纸,使我对人类起源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特别新奇。”

由于“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获得了成功。一位同学这样评价该课程:“‘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加强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主线的认识,从宏观上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更线索性、逻辑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对事物的宏观把握。”还有一位同学说:“学习‘中国古代史通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纵贯古今,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世界史专业的同学很容易将中西方进行比较,学了通论课以后,很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今后学习断代史、国别史有很大的好处。”

作为新开课程,“中国古代史通论”仍有不少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应编写一本与该课相适应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分量偏重,对学生不太适应。

至于“中国古代前期史”,这是南开历史学院开设时间最长的课程之一。几十年来数代教师开设此课,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近年来该课程连续获得奖励,1998年获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2003年获南开大学优秀示范精品课,2004年获天津市精品课。虽然就课程而言,有一些积累和成绩,但在新形势下,必须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自2003年起课时量增加,如何安排增加的时间呢?我的做法是:增加史料阅读和课堂讨论。每次上课我都提前准备好与课程相对应的文献资料,或用课件演示,或当场领读,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如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节时,我基本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基本材料,边读边讨论,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讲战国百家争鸣,我就印发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让学生写文章,挑选其中一部分,请学生发言。由于学生接触了原始材料,打破了对文献的神秘感,提高了古文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位2003级同学在谈到学习“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感受时说:“‘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作为刚进入历史系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会了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评价历史现象,从中学历史学习中单纯地记忆一个个琐碎的事件,转向能够通过某一时代整体性特点的把握,达到对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有深刻的认识……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展示的丰富图片资料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孙老师为我们列出的与课程相关的书目,通过有选择的阅读,我在课本以外的世界更加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前期史’这门课程,我对历史专业的兴趣更浓了,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的同学说:“老师对课本内容讲解十分有条理,使大家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除了教材中的内容外,孙老师还加入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这门课的内容。例如不同的学者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知识还启发大家进行独立的深入思考,而不是盲目迷信书本上的结论。另外,孙老师还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看到学生对课程的肯定和赞扬,作为教师除了感到欣慰外,更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山外青山楼外楼”,一门课程可能在目前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其他优秀课程相比,差距依然很明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差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认为,无论“中国古代史通论”还是“中国古代前期史”,都要体现历史对于现实的启迪作用。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大学教育应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合格的人才,一门成功的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便是“教书育人”。在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中,我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在教学中大力弘扬唯物史观,坚持正确理论导向。如关于人类起源问题,近年有些所谓“新论”,说“人是外星人的试验品”,还说“人类一半来源于猿,一半来源于神”。对这些颇有影响的言论,我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考古资料进行分辨,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

2.在教学中,运用翔实史实、资料展示祖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春秋战国诸子思想的影响、汉唐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闻名世界的文化创造、科技发明等。当然,学习中国古代史,也要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种种弊端予以认识和清算,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政治和文化中的负面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清除,学习历史就要以史为镜,分清历史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更好地建设祖国。

总之,现代化建设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品德高尚、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