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李治安

在《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付梓之际,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鼓舞,情不自禁地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言与看法,以共襄这件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近年,国内重点大学都在竞相建设研究型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多数接近或超过了本科。多招收、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似乎成了提高大学的办学层次和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标志。这实在是一种偏向和误导。殊不知国内外一流大学(包括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都是永恒的基础。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高水准的科学研究,都依赖于本科教育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哪里谈得上优良的研究生教育,哪里谈得上高水准的科学研究。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看,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源远比硕士生和博士生好,一味追求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规模,势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既影响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影响本科教育的人力财力的投入,研究型大学的进展步伐反而会放慢。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应该缩小博士生的规模,各类硕士生的规模可维持或适当扩大,应花更大的力量抓好本科教学。这样,才能形成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科学体系,形成一层比一层优秀的良性培养机制。在培养层次良性化的过程中,本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编辑这部教学论文集的宗旨和出发点。

南开历史学科向来有重视本科教育的优良传统。80多年来,郑天挺、雷海宗等名家名师常年给本科生授课,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授课精彩的老师往往能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这就是良师的魅力所在。即使在网络多媒体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良师的魅力也是无法替代的。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郑天挺在主楼327教室为77级、78级本科生授课时的情景。类似的美好记忆,每一届学生都会有的。认真授课,认真抓好本科生教育,对培养学生实在太重要了。前几年,曾经发生优秀教师脱离本科教学而专门从事科研的偏向。对此,我们已经坚决予以纠正,目前本科生的两门通史教学已经被确定为教授岗位,若干名资深教授重新出现在通史讲坛上。

深入开展本科教学的研究与探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南开历史系曾经专门编过一本《浇灌集》,汇聚了十几篇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探讨的文章,在教师中发挥了很好的交流示范作用。这次我们编辑的教学论文集,就是要在《浇灌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研讨本科教学的相关问题,以取得交流经验,促进教学的积极成效。共收入文章40篇,分列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教材与教法”、“大众历史教育调查研究”四个栏目下。既有魏宏运教授、王连生教授、傅玫教授等老教授的经验之谈,也有刚走上讲坛的青年教师的心得体会。课程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博物馆等专业,又有基础课和选修课教学、课堂作业、论文写作、文献功底、教材编纂、多媒体运用等具体问题的讨论。还有学生课题组有关“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研究”的七篇报告。30名左右教师参与了这项工作,主管院长王利华教授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我相信这部教学论文集的面世,一定会有力推动我们的本科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添新鲜活力和驱动力。培养国内外一流的历史学本科生,是我们宏伟而艰巨的目标,我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006年11月于天津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