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通论
32312500000008

第8章 实验心理学

一切科学都是以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为宗旨的。寻找规律的方法有很多,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事物间的规律。但实验与观察相比,在认识事物规律的问题上,可以走得更远。通过实验,可以创造条件,引出所需要的事件来观察它们的变化,并且可能重复,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因此,实验是寻找事物间的规律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心理学也正是由于引进了实验,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心理学实验对大多数人来讲,既陌生又新鲜,甚至有些人不理解心理学的实验。其实,心理学实验与其他学科(像物理、化学)的实验比较,有相同的地方,都要做到客观化,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也有很不同的地方,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人,所遇到的困难更大。在具体实验方法上,心理学实验既有实验室中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也有现场的调查和观察等。

第一节 心理实验方法与实验心理学

一、实验心理学

(一)定义

实验心理学,主要以客观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等活动的规律。实验心理学有两个含义:其一指近代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心理学,其奠基人为冯特,他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二指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心理学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的原理、原则、方法、技术、设备条件及资料处理等问题。

(二)实验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1.实验的作用

实验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许多重大科学事实都是通过科学实验获得的。心理学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就使得它能够收集和获得许多新材料和新成果,大大加快心理学的发展。从实验心理学建立至今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但心理学的发展超过了以往许多世纪,这与实验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分不开。

2.实验的地位

实验心理学主要采用严格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它本身的发展明显影响着心理学研究的不同领域和分支发展的水平。如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动机、情感和个性等以及工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都与实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分支都大量地采用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从这点而言,实验心理学是一切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基础。

二、心理实验方法

掌握实验方法或者理解一项心理学实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实验中的各种变量问题,另一方面是实验设计问题。

(一)实验变量

主试(Experimenter)和被试(Subject)是在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两个词。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他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1.自变量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组成的。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可以分为四种:

(1)刺激特点自变量

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例如灯光与声音引起的反应时不同,强度不同的声音引起的反应时也不同,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

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嗓音、白天或夜晚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3)被试特点自变量

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利手或右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对于被试特点自变量,主试只作选择而不能改变它,这和主试可以任意调节声音刺激的强度是不同的。

(4)暂时的被试差异

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便产生了。应该指出,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2.因变量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对因变量的测量与选择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结果)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或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例如在问题解决的实验中,你规定的因变量(反应变量)是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解决的问题的多少。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因变量。当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且是按困难程度来排列时,解决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是有效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非常容易,那么,解决问题的数目就不能说明或测量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不过测量了他的阅读速度罢了。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的因素造成的,那么,这种因变量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

(3)因变量的敏感性

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叫高限效应(或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另一类不敏感的因变量的例子是低限效应(或地板效应)(floor effect)。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实验中如果选择的因变量不可靠,无效或不敏感,那么从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就并不能证实假设,而只是反映了实验方法中的毛病而已。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可以说,控制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可见,了解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对理解一项心理学实验十分重要,而且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关系,以揭示某种规律。

(二)实验设计

三种变量是实验中的各种成分,相对说来是静态的;实验设计则是考虑如何在一项实验中构造、安排各成分的位置,怎样进行实验,相对说来是动态的。

具体而言,实验设计就是实验进程的计划,它包括四部分:确定实验对象;确定实验所研究的反应,即实验中对被试所做的测量;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的水平及其组合。

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就是被试。在实验设计时首先要解决如何选择被试及在实验中如何对被试进行分组,其最终目的在于能从尽可能少的被试身上得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

被试的选择方法主要有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等。

分组方式主要包括独立组(一组被试在一种实验条件下进行试验,另一组则在另一种条件下进行试验)、对手组(即按一定特点来分配被试,使两组被试在某些特点方面大致相等)、对偶分组(把被试按有关的特点两两配对,然后分别编为两组,使每个被试成为对手,而不是组与组之间的平均成为对手)和同一被试兼做两组成员(同一被试做两种或多种实验条件。使被试者自身的一切因素相等,被试变量保持恒定,而且使用人数可节省一半)。

2.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已在上面的论述中涉及,不再赘述。

3.因素水平与处理

(1)因素水平

一个因素的强度背景就叫水平。通俗地说,就是指自变量的级别。取多少水平,根据实验的目的而定。但为了结果更明显,最好采用三个或多于三个水平,因为由三个点画成的线,就可确定该线的走向。

(2)处理

实验处理就是自变量的具体安排。具体而言,有组间设计、组内设计和混合设计。这些内容会在心理统计或类似课程中更加详细地介绍。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发展史

一、前科学的实验心理学

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问题多半是在哲学领域内讨论的,所用的是思辨和经验概括的方法。当时流传着一种信念,认为实验的方法对研究心理现象是不适用的。文艺复兴以后,在欧洲出现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着19世纪末叶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前者如由洛克(J。Locke)开创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哈特利(D。Hartley)的联想主义和拉美特利(J。Lamettrie)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等;后者如生理学上关于神经传导的研究、脑功能定位的争论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的建立,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化学中的原子论以及大学里各种实验室的设立等。

虽然1834年韦伯(E。H。Weber)作了关于两点阈和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1860年费希纳(G。T。Fechner)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提出了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1875年詹姆斯在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为演示用的心理学实验室,但由于冯特对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作了组织和提倡的工作,所以人们仍把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把冯特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二、冯特和他的研究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心理学要寻求如何把意识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心理实验就是在控制条件下用内省法,凭直接经验把意识内容分析成心理元素。

他们主张一个人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充当被试。被试所要描述的是由刺激引起的意识状态而不是刺激本身,否则就是犯了“刺激错误”。他们认为一切感觉都具有下列基本特性:品质、强度、广延性、持续性和清晰性。为了保证经验清晰和报告准确,必须进行实验,因为实验不仅是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是可以重复的。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经验就越清晰,对经验的描述也就越准确。

但在心理过程进行时,个体试图报告意识的变化会干扰当时的意识状态。为了克服内省法的这种困难,常常采用回忆的方法。只有养成了内省习惯的被试者,才能在观察时默记或做记录而不干扰他的意识。冯特还认为实验的方法只适宜于研究基本心理过程,如感觉、联想之类。对于高级心理历程,如记忆、思维、社会心理和人格等,则只能用观察法或通过研究人性史来探索,为此,他写了《民族心理学》。

三、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一)艾宾浩斯的研究

虽然实验心理学开始于德国,但德国的心理实验并不是都按冯特的方式进行的。在冯特指出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加以研究以后,艾宾浩斯(H。Ebbiughaus)首先用实验法研究了学习和记忆问题。他创造了无意义音节,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自己作被试,用节省法检查了识记以后间隔不同时间的保存量。这不仅扩大了实验心理的研究范围,还改变了冯特分析意识内容的传统心理实验方法。

(二)符兹堡学派

冯特的学生屈尔佩(O。Külpe)从艾宾浩斯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得到启发,因而相信思维过程也可以用实验方法加以研究。但他并没有摆脱内省的方法,不过他的内省法与冯特的不尽相同。他要求被试先完成一个任务,然后再对完成任务期间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内省。被试事先并不知道要观察什么,只知道要努力完成所指定的任务。例如让被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让他陈述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实验,他发现并不是一切经验都是由感觉意象组成的,思维可以在没有任何感觉或意象内容的条件下发生,从而建立了无意象思维的符兹堡学派。

(三)行为主义的研究

1.桑代克的迷箱实验

在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发表以后,虽然罗马尼斯和摩根都对动物心理进行过研究,但他们的观察绝大部分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到了桑代克(E。L。Thorndike)才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动物学习的研究。桑代克创立了联结主义的实验方法。

他早期的实验是用迷箱进行的,被试是猫。他把饥饿的猫放在用板条制作的迷箱里,食物放在迷箱外面猫可以看到、嗅到的地方。为了打开迷箱的门吃到食物,猫必须拉动适宜的门闩。开始时猫乱碰乱抓,直到碰巧做出正确的反应把门打开吃到食物为止。多次尝试之后,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开门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直到把猫一放进迷箱它就立刻做出正确的反应,学习就完成了。这种把反应和情景连接起来的学习过程就是桑代克的效果律,桑代克称之为“尝试与偶然成功学习”,在心理学书中有时也称之为“尝试错误”学习。

2.巴甫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I。Pavlov)的条件反射的实验方法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实验方法几乎是同时建立的。典型的条件反射实验是把与引起某种反应(如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如灯光)与能引起该反应的刺激(如食物)多次结合之后,如果动物一见灯光就分泌唾液,那么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发展的都是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方法,都是把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反应联系起来。其不同处在于巴甫洛夫的实验中与某种反应联系起来的情景是由主试呈现的,而桑代克实验中的情景是由被试偶然发现的。前者可以说是古典的条件反射法,而后者则为工具或操作条件反射法的先驱。过去认为,古典条件反射只限于研究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性反应,而工具条件反射则只研究与骨骼肌肉相联系的随意反应。但米勒(N。E。Miller)等人通过反馈,成功地训练被试能控制自己的心率、肠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脑电波的节律等等。

3.华生的研究

华生(J。B。Watson)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意识,而是人和动物的行为;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预测行为,找出行为产生的规律并控制行为。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的都是可以客观地加以观察的东西。他不要求人类被试观察自己的意识经验,而由主试设置实验条件,并在这种条件下观察被试的反应。他否认人类的本能,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因此,条件反射法就成为他进行心理实验的最重要的方法。

传统的观点认为发生在头脑中的思维过程是难以观察和进行实验的。而华生则将思维看作是内部的言语运动,并通过记录正常人的喉头和舌的运动以及聋哑人手和手指的运动来观察思维过程。他虽然反对内省,但并不摒弃言语报告,认为这也是一种客观的行为。总之,他的实验方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观察被试的反应,并企图把复杂的行为分解成“刺激-反应”单元,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摆脱构造派元素主义的窠臼。

(四)格式塔的整体看法

韦特海默(M。Wertheimer)等人根据对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知觉不是感觉元素的总和而是统一的整体的看法。这也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格式塔这个概念不仅应用于感觉经验,也可以应用于学习记忆、思维等过程。总之,整体不是由个别元素决定的,而部分则是由整体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例如,一个由六个乐音组成的曲调,在一定条件下,改换另外六个乐音,仍可认出是这支曲子。也就是说,认出那个曲调的根据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各乐音之间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不变,就可以认出原来的曲调。为此,格式塔学派的实验方法,就是企图在主试设置的情景下,发现知觉的结构原则。

(五)现代方法的应用

1.统计方法的应用

统计学方法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开始于高尔顿(F。Galton)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后来瑟斯顿(L。L。Thurstone)等人又发展了因素分析法。但统计法一直是与心理测验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测验基本上属于自然实验的范畴,与这里所讨论的狭义的实验方法不尽相同。把统计法应用于心理实验的设计是与费希尔(R。A。Fisher)的工作分不开的。费希尔发展了方差分析和使用小样本的方法,提出了虚无假设的概念和推论统计等。

他的方法首先应用于生物学和农业的实验设计,后来才推广到心理实验设计上来。从此,就把心理实验中控制其他因素只改变一个自变量的古典设计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开始应用同时改变几个自变量的多因素设计法,并可获得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

2.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随着电子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日益精密,从而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在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并逐渐摆脱了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实验方法的影响和束缚。通过与工程学的合作,将实验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系统,使设计的机器能较符合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将数学进一步应用于心理学,通过实验对人类行为做出量的假设以后,就可以制作数学模型,如根据概率论预测学习的数学模型,以及根据对落后儿童的实验研究所发展的注意的数学理论等等。

控制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心理实验的数据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而且对自动控制呈现刺激和记录反应提供了方便,为模拟复杂的心理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进而发展了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并赋予学习记忆等以新的解释。

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不过实验心理学往往不包括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实验。近年来,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表明,它与专门研究某一方面的心理学,如学习心理学等略有不同,它更多的是研究心理学的一种方法学。

一、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百多年来,人们为了测量刺激对心理反应的作用,发展了各种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心理物理学方法。传统的心理物理学问题大体可分为两大类:感觉阈限的测量和阈上感觉的测量;以后又发展了信号检测论和心理量表法。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1.感觉阈限

我们测量感受性,即通常说的有没有感觉,一般是呈现一个刺激,然后要被试报告是否感受到刺激,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感觉阈限或称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是有感觉与无感觉的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另外,有时我们需要比较两个感觉之间是否有差别,这就需要两个感觉间的强度差别达到一定程度,这被称为差别阈限。

一般心理学中确定感觉阈限是经多次实验后的结果,又称操作性定义。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是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的刺激值;差别阈限则是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量。

2.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二)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心理学家田纳(Tanner)和斯威茨(Swets)1954年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信号检测论对心理物理学的贡献是把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分别用独立的数据来表示。

信号检测论一般用有无法和评价法来进行实验研究。

(三)心理量表法

心理量表与物理量表一样,也有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三类。顺序量表是将对象的某一属性排出顺序,如按成绩排名次等。它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测量表;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但没有绝对零;比例量表与上述量表相比,既有绝对零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它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还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比例量表是一种较理想的量表。

二、反应时

(一)概述

1.定义

实验心理学最早使用的反应变量之一就是反应时间。心理学家在研究各种心理活动时,经常把反应时间作为反应变量,以探讨完成不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通过对反应时间的测量来推测不能直接观察的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因此,从某个特定刺激出现,到对它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就为心理学家观察心理操作打开了一个窗口。

2.由来

心理学家对反应时的兴趣可追溯到19世纪。18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克林(Maskkelyne)发现他的助手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经常比自己观测时所得的数据迟0.8秒钟。台长认为这是他助手的过失而解雇了他。事后,德国的天文学家贝斯尔(Bessel)比较了他和其他天文学家观察同一星体通过时间,发现在天文学家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并称这种现象为“人差方程”。贝斯尔提出这个方程是用数学方法去校正天文学家的个别差异,以防止这种因素影响天文学的研究。后来,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用于调整两个被试之间在简单反应时上的差异。

3.分类

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受到“人差方程”的启发,认为可利用“人差方程”的原理去计算各种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他确定了三种反应时间,被称为唐德斯A、B和C反应时。

A反应时间又称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间是一个单一简单刺激(如:光、声音)与被试做出单一简单反应(按下电键或放开电键)之间的最小的延迟时间。这种情况如同汽车司机看到前面汽车刹车信号灯突然亮了的时候,马上踩下自己的刹车板一样。

B反应时间又称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间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刺激和两个(或多于两个)反应。每个刺激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如司机在看交通信号灯时的反应就属于选择反应。因此,选择反应时间包括了辨认刺激和选择反应这两种心理操作过程。为确定这两种心理操作所需的时间,要研究第三种反应时间。

C反应时间又称辨别反应时间。在辨别反应中,有两个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另一个刺激反应。当然也可像在选择反应中一样,可有两个以上或若干个刺激。而不同于选择反应的是,仅有一个刺激与反应相联系。任何其他刺激出现,都不需要反应。就好比司机在驾驶途中,忽然有人横穿马路,这时他需要迅速踩刹车,而发生其他情况则可不作反应。

唐得斯的反应时研究被称为减法反应时,在认知心理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二)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1.反应时间依赖于受刺激的感觉器官

不同感官的反应时间不同,说明反应时间与所刺激的感觉通道有关系。很早发现对光的简单反应时间比对声音和皮肤触觉的要长一些。

同一感觉道接受的刺激不相同,如味觉刺激可分甜、酸、苦、咸,对它们的反应时间也不同。对饱和盐水的咸味的反应时间最短,为308毫秒,对饱和蔗糖溶液的甜味反应时间是446毫秒,对饱和硫酸奎宁溶液的苦味反应是1082毫秒。这是由于舌尖对苦味不敏感,因此,苦味的反应时间最长。

刺激相同,感觉通道不同,反应时间也有差异。如,当光线刺激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其反应时间也不相同,离中央窝距离越远,反应时间越长。

2.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强度

强度通常指物理刺激的能量大小。但在这里所指的强度,除了它的物理强度之外,还指与物理刺激有关的心理强度。

一般说,刺激强度较弱时,反应时间较长,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会逐渐缩短。尽管刺激强度增加时,反应时间均有所减少,但在刺激强度低时,反应时间减少得快,在中等强度和较高强度时,反应时间减少均变慢。

3.反应时间依赖于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

当物理刺激强度本身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造成时间的累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如果物理刺激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一定,增加视觉刺激的面积时,由于感受器神经兴奋的空间积累作用,也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刺激的空间累积作用还表现在双眼视觉和双耳听觉上。例如,在一实验中,对同一个光刺激,双眼观察时,反应时间短;单眼观察时,反应时间长。在听觉上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当用同样强度的声音作用于单耳,其反应时间为147毫秒;作用于双耳,则为133毫秒。

4.反应时间依赖于机体的适应状态

[1]依赖于机体的适应状态。眼睛对明、暗适应的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因此,反应时间的长短也可作为机体适应的不同水平的指标。

[2]被试的准备状态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之一。例如,预备时间从预备信号发出到呈现刺激这段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使反应时间延长。因为预备时间过短,被试可能没时间准备反应;若预备时间过长,会使被试的准备状态衰退,所以对反应时间都有不利的作用。许多研究说明,最有利的预备时间大约是1.5秒。

[3]额外动机会加速反应。在反应时间实验中,被试一般都喜欢自己的反应又快又准确。根据这种心理状态,主试可及时对被试的反应给予“赏”与“罚”,借以提高反应成绩。

[4]年龄因素。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变快,从成人阶段一直到60岁反应时间都没有多大变化,60岁以后,反应时间逐渐变慢。

[5]练习因素。一般而言,练习越少,反应越慢;练习次数越多,反应越快,最终达到反应时间的不可减少的最小限度。但练习次数与反应时间的缩短,并不是一个直线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反应时间的缩短开始较快,而后逐渐变慢,最后趋于稳定状态。

[6]个别差异。个人在反应时间上的差异,不仅个人之间有差别,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反应时间也有变化。

三、其他心理学实验

(一)感知觉实验

1.视觉实验

(1)视敏度

视敏度是观察者能看见的最小测试物体的大小。平时视力检查就可看作是一种最简单的视敏度实验的例子。

(2)颜色知觉

通常说的颜色指彩色,具有三种特性:色调(光谱上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明度(与物体反射率成正比)及饱和度(某颜色的纯洁性)。颜色知觉主要涉及颜色的视觉现象,即颜色是如何被知觉的。

(3)形状知觉

主要研究对于视野中各种空间关系的知觉,如轮廓和背景的关系,视错觉现象和似动现象等问题。

(4)深度知觉

研究人眼如何在只有高和宽的二维空间视象的基础上看出三维的深度空间。这中间涉及深度线索和视知觉经验的问题。

2.听觉实验

听觉是人对周围振动物体产生的反应。其中言语听觉问题又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由此还发展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语言学。

(1)听觉再认

指通过听觉能够复制所感受到的无意义或言语内容的程度。

(2)双耳听觉

双耳听觉的研究与了解如何判断方位有关。同时,有些研究利用一项特殊的技术双耳分听,借以探查更深层次的注意或思维的问题。

3.其他感知觉实验

(1)感觉的适应

感觉适应指在刺激持续作用下,个体感受性发生变化的情况。除痛觉外,各种感觉都存在适应现象。如常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指的嗅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指某种感觉由于受到它相邻或相继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所以显得特别耀眼就是由于颜色的对比现象。

(3)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指知觉对象的某种特性发生了变化,在个体知觉范畴对该种特性的知觉依然保持不变的现象。如黑夜中的白雪,其颜色从理论上说较之阳光下的煤更暗淡,但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色,这就是知觉恒常性的例证。

(二)记忆实验

主要研究人类记忆的特点。这类研究如艾宾浩斯的研究。目前的认知心理学及学习记忆领域大量应用各种记忆实验,并进而研究影响记忆的各种因素,对高级心理活动的了解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思维与语言实验

1.信息的理解

同样的信息,不同人得到不同结论,这既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关,还与信息本身有关。请看专栏:信息理解。

专栏:信息理解

读下面的材料,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可以记住它吗?为什么?由于每样东西离正对的那层楼太远,所以,如果气球突然爆开,声音就会不能传送。既然大多数建筑物的隔音是良好的,因此,关闭窗户也能防止声音的传播。既然全部操作依赖于电流,故而电线断了也会引起问题。当然,这个人可以喊叫,但人的声音不够响,不能传到那么远的地方。另外一个问题,仪器上的绳子可能会断。这样,就没有伴奏了。显然,最好的情况是距离短些,这样潜在的问题就较少。而面对面接触,事情极少会出毛病。

看本章最后的,再重复刚才的工作。

哪种情况下记忆的效果更好?为什么?

2.概念的形成——人工概念

概念形成方面的实验主要解决人类的如何学习的问题。最早心理学家们用人工概念的形成来进行实验,现在的研究既是实验,同时也包括了许多训练过程。

3.问题解决

人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心理学家有关此方面的实验力图寻找人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环境。

4.语言的获得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语言本身又是如此复杂,人的言语活动更是复杂无比,所以,关于人类语言的获得一直是心理学中争论较大的话题,许多心理学家做了许多实验及假设力图解释这个问题,但目前尚无令大家都接受的答案。

(四)动机与情感实验

相对于前面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内容而言,这部分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最大,但这部分的研究也是最能引起人们研究兴趣的方面。在西方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动机和情绪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考虑,认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未来展望

现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已远远超出了上述所罗列的范围。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由于在心理学中采用了实验法,才使人们找到了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研究的手段。从对心理现象的一般哲学推论进入到具体心理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的分析研究,大大丰富了心理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法的诞生和发展,才使心理学完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在,实验心理学已广泛应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就,如微电子技术、脑化学、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因而它所涉及的范围已扩展到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及其全部活动领域,使实验心理学真正成为心理科学中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而且从教育、医学、体育、商业、工业、司法、国防乃至宇宙航行,几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其所要解决的大量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实验心理学的要求将会越来越迫切。这种趋势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所争论的问题已不再是实验方法对心理学的研究是否适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更加完善,如何用实验室中发现的心理学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就是否定非实验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心理学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应该看到,实验研究和任何一种研究方法一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实验研究是在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活动不完全一样。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科学研究中并不奇怪,更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研究课题来自现实,研究结果又不断拿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同时不仅注意心理活动的单因素实验研究,还注意多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那么研究结果就会经受得住现实生活的检验。

复习思考题

1.指出下面每个问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1)一家汽车厂想要知道,为了要让后面的汽车司机尽快地知道前面的汽车已经停住,汽车的刹车灯应该多亮?设计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并指出各种变量。

(2)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子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间。指出各种变量。

(3)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实验,绘制一条你自己的保存曲线:让你的朋友或家人挑30个英文单词或中文单字给你学习,学到你能够一次就把这30个单字写出来才算学会。然后从学会算起间隔2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天,2天,4天,7天,分别再现一次(即把记住的单字写出来)。以间隔时间为横坐标,以再现百分比(写出来的单字数目/30)为纵坐标,画一条保存曲线,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各种变量。注意:在自我测验时,不要核对答案,第7天写出单字后才核对各次测验的答案(为什么?),然后算出再现的百分比,建议在星期日或假日开始这个实验。

2.什么叫感觉阈限?如何测量?

3.什么叫反应时?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4.谈谈你对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