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炎帝与民族复兴
32299200000028

第28章 炎帝的重德尚和精神

张文立田静

炎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对古代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重德尚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部分,也是炎帝留给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振兴中华、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炎帝是尚农的,故称神农氏。他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情况说明炎帝时期已经是中国古代人类由采集食物发展到了种植农作物以为生的时期,从社会发展来说也已是父系氏族的时期。炎帝作为首领如何管理氏族并与其他氏族共处,炎帝的思想是重德尚和。这种思想便是炎帝处理族内与族外关系的基本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炎帝精神。

关于炎帝的资料本来就少,而炎帝的重德尚和精神的资料更少。下面依据古籍摭拾一些。

《帝王世纪》曰:“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于鲁,重八卦之教,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此即所谓《易》。而《易·系辞下》云:“疱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之《噬嗑》。”依《周易·益卦》辞:“震下巽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象曰:益,损上益下,民阅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噬嗑》卦辞:“震下离上。象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彰。”噬是咬东西。此卦借用口中咬食物一张一合,按规律去活动便可亨通。益卦则告诉为上者一要损上益下,自上下下;二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便是炎帝神农氏的治民态度和治世取向,也是和同的意思。益是以上趋下,迁善改过;噬嗑是按自然规律解决矛盾,消化口中物,则可顺利。《礼含文嘉》:“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其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越绝外传·枕中》范子告越王勾践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所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淮南子》曰:神农之治天下,“怀其仁诚之心,甘雨以时,五谷繁殖,春生夏养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谷祀于明堂之制,有善而无恶。风雨不能袭,燥湿不能伤,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纷争而财足,不劳形而成功,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措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教化如神。……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同书又载,太乙小子告诉炎帝“天有九门,中道最良。神农乃从其尝药,以救人命。”《管子·轻重》:“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知谷食而天下化之。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腥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痛,而天下化之。”《庄子·盗跖》中称炎帝之世“无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吕氏春秋·爱类》说到炎帝时,说他:“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列子》中称炎帝及伏羲、女娲“有大圣之德。”以上便是炎帝以后的学者对炎帝的个人修养及治世精神的理论概括。虽然他们距炎帝之世较远,很有些年份了,但是这是对炎帝当时的实践经过口口相传以后所留下来的事迹的片段记忆,应该是可凭信的。从这些片段的记忆中,可以看出炎帝所重在于“德”,所尚在于“和”。炎帝重德有两个方面:一是炎帝的个人修养,有“圣德”;二是处理政事能“修德”,所以能建成一个有“至德”的社会。炎帝尚和的精神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处理自然和人的关系,取其和,与自然和洽;二是处理与人的关系包括氏族间的关系,和谐共处。

炎帝治世的精神是重德尚和。那么德与和的具体所指,具体含义有必要作点简要的考察。德字的语义所表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都占有着重要地位的社会理念和个人修养。它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标准,是有德,还是缺德。中国古人造这个德字时,从心从直。直者正也。《说文解字》德字作上直下心,意为“外得于人,内得与己也。”“内得于己”便是自我反躬自省,端正心性,这样便可以“外得于人”,得到人们的信任与拥戴。桓谭《新论·王霸篇》云:“三皇以道治,五帝以德化”,即此意也。德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孝、友、悌、敬、惠、爱、忠、信等等。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有“德以施惠”才能使“民生厚而德正”,襄公十七年有“恤民为德”,文公元年有“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西周以后的《诗》、《礼》、金文中的德字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如《何尊》:“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2003年眉县杨家村出土的铜器鼎盘铭文中有“穆秉明德”多次出现。《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方既睦,平章百姓。”《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五子之歌》:“弗慎厥德,虽悔可追。”《汤诰》:“夏王灭德作威”,使百姓遭受苦难。《太甲》警告:“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周人作《太誓》说纣“秽德彰闻”,所以“兆亿夷人,离心离德。”《洪范》九种常道:“六曰义用三德”。三德者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诗经·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维天之命》:“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敬之》:“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从尧至周,尊德敬德,极重于德。有德则谨慎把持,失德则恐惧挽救。所以后来的《大学》中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明明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修养。周以后,德仍然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甚至近几年还有先生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而呼吁加强国民的德性教育,提高全民的道德操守,更是不少人的文章、言论中的热点。

当然,炎帝时的德,尚不可能包括后世对德赋予的内容。按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认识和理论水平,可以看到如下几点:其一是直而无私,勇于探索,自我牺牲的精神,表现在发明耒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其二是养民以公的精神,表现在惠人爱人,损上益下;其三是仁诚之心的精神,表现在身亲耕,妻亲织,以致民利;其四是自省修德,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表现在发现不足,退而修德。这些方面,将他铸造成被后世称作“至德”、“圣德”、“大圣之德”。德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内心省察过程,也是由省察后体现在行为方式上的过程。炎帝的德简单地说便是:公、勇、惠、诚、忠、爱心等。

下面谈和。《周易·乾卦》云:“保和大和,乃知贞。”《正义》解释说:“此句疏利贞也。纯阳刚暴,若无和顺,则物不得其利,又失其正。以能保安和会,大利之道,乃能利贞于万物。言万物得利而贞正也。”《礼记·中庸》释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更对和作了浅易的解释:“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礼记·三年问》谈到人世群臣,之所以能够生活得下去,“和一之礼尽矣”是其保证。如果不和同,则会发生事端。《管子·五辅》:“上下交引而不同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也。”《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范蠡向越王勾践谈到中和时说:“百里之神,千里之君,汤执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俊之士,练兵卒,率诸侯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是所谓执其中和者。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之圣王,欲执其中和行之。”从这些论述看,和就是和谐、中和、和洽、和合。和的一个方面是执其中,即所谓中正,即所谓的不偏不倚,但不一定是中间,而是求得各方平衡。以烹鱼来说,各种调料都要加一些,但不是各等份地加,而是有比例地加,鱼汤才好喝。这个比例就是适度。炎帝尝百草,合成中药,也是将各种药按照不同比例合和而治病去疾。中国古人对和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一个经典的词便是“和为贵”。农村城市不少家的门楹或中堂上都有这三个字,或“平为福”,意思相埒,因为只有和才能平。一幅经典的画便是《和合二仙图》,谁一看都高兴。社会的安定,人生的顺畅,无不是一个和字。炎帝的和,体现在一是与自然的和。《周易》所述便是人与自然的和,是天象与人事的和。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开篇便指出:“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雨施,效四时以兴万物。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故王者动必则天地之道,不使一物失其性;行必协阴阳之宜,不使一物受其害。”据云,伏牺创八卦,而文王作周易。周易是对八卦的完善,其旨则一。《史记·日者列传》说:“自伏牺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炎帝“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即所谓《易》。说明炎帝在《易》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他发展了伏羲八卦而开启了文王八卦。八卦,是用八种符号,代替着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和现象,而这八种符号是用阴、阳两种符号(——、--)搭配的。这八种物质和现象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们是古代人心目中的自然界。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有利于自然的发展,则更利于人类生存,即对自然的长期利用,而不是竭泽而渔。炎帝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精神的。炎帝与自然和的实践之一便是尝百草。他用尝百草的方法认识有毒的草和无毒的草,创立了中国的草药学。他的方法看起来是不科学的,但在五千年前这是以生命而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他通过尝百草而找到了有毒草和无毒草的平衡,而成为救治病人的药物。二是与友邻部落的和。当时的中华大地应该是部落林立,大小不等。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与友邻部落的关系便影响着本部落的安定,战争是少不了的。夙沙氏是与炎帝的友邻部落。他对炎帝“叛不用命”。炎帝并未用武力解决,而是“退而修德”。炎帝“退而修德”的具体修德内容,史未明言。我们推测应该是采取措施,使自己部落的制度更加完善,上下更加和谐团结,对民众更加优渥,以使生产更为发展,众人生活更富裕,部落更强大。用竞争的方式,增强对外的吸引力和诱导力,使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这是德的无形力量,是和的典范,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是与民和。这一点前面所引的事例已经说明了,如损上益下、自上下下,自己亲耕,妻子亲织,与民和一。和一之礼尽,则部落内部上下一志。正如《尚书·咸有一德》中伊尹所言:“其难其惟,惟和惟一。”和则能一。君臣和则政可唯一,官民和则国可唯一。一则民富国强,社会安定。这便是和的价值和作用。

从古人对炎帝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德与和是炎帝的基本精神。德与和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以为德与和是有联系的,亦有区别。德应该是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行为准则;和是处理事物的原则或方式方法。德决定着和,唯有德者始能和。

炎帝谈德与和的文字我们不可得与闻。据孔颖达《尚书·序》所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言九州所有。这些《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经孔子整理后,已废黜不用,所以炎帝之言之文,我们不可得见其面目。炎帝所倡的德与和见于《尚书·尧典》伊尹所言:“克明后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是德与和的较早的出处了,起于尧时。按《正义》对德与和的释义,与后世相当。而《易》乾卦文言中“君子通德修业”及“保合大和”之意,亦是较早的提法,与后世亦意相近。这说明炎帝的精神既接受了前世的思想,又开启了后世的治道。一以贯之,而至于今。古人说,天道无常,唯有德者始能居之。因为只有有德者才能协和万民,从而举国一志,团结向上,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国家昌盛,民富国强。五帝而下,三代嬗替,无不因为失德而使民怨沸腾,王室靡蔽而宗庙废,社稷崩,一朝倾覆。以后之秦汉隋唐,一衰一盛,亦在于执权柄者之失德或无德而使然。

历史是在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中前进的。其创造是人在其所处的时间与空间中的创造,其发展也是人在其所处的时间与空间中的发展。下一代人继承着上一代人的创造成果,并在继承中创造或完善上一代人的创造,并将其成果留给自己的下一代。如此往复而下,直至今天和以后。德与和的精神,也随着时空的延续和变化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在增添着新的内容和含义,使之不断地丰富和被赋予新的意蕴。在今天,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纪念炎帝,根本的意义在于弘扬炎帝精神,振兴国家,使国家更富强,民主精神不断扩大,民族更繁荣地以强者富者的文明姿态而傲然自豪地立于世界之林。欲如此,我们应该创造,也应该继承,让炎帝精神成为振兴华夏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便是孟子所谓:“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这就是先圣前哲精神的巨大历史影响和不竭的感染力量。

炎帝德与和的精神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不少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从政治体制和制度上说,应该是尊重人权、民主政治、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执政的官员来说,应该廉洁奉公,勤政敬民,无私奉献,富有科学的创造精神;从社会的每个公民来说,应该爱国好学,诚信友爱,遵纪守法,积极向上,以进取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地去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振兴中华。

怎样发扬炎帝精神呢?我们认为一要学,学习炎帝德与和的思想,追念其事迹;二要教,也就是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炎帝的事功,生崇敬之心,立向上之志,尤其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年中铭记炎帝之德与和精神;三要行,学与教是为了行,要见之于行动,成年人与领导干部应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行为影响青少年及一般干部和群众。

发扬炎帝精神不是孤立的活动。正如上文所云,传统精神是随着时空的演变而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我们学习炎帝精神,应该与当前的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这一学习和宣传活动更丰富、更具体、更生动、更活泼,更有说服力。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历史的教育作用和借鉴作用,提高民众的道德操守,鼓励民众的奋发精神,去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如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庶幸福,便可计日程功。我们以关学祖师张载的话作结:发扬炎帝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