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356

第356章 治疗倒经的针灸方法有哪些

针疗法1

取穴:太冲、内庭、足十趾尖。

具体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3厘米毫针直刺,快速刺入皮下1.5厘米深,其中足十趾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3滴。捻转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行强刺激,用泻法。每日1次,中病即止。

针疗法2

取穴:行间。

具体方法:将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取5厘米毫针采用泻法,深寸许留针3~5分钟,左鼻出血,针刺右足行间,右鼻出血,针刺左足行间,两鼻出血,针刺两足行间。

针疗法3

取穴:昆仑、申脉、京骨、厉兑、足通谷、至阴、涌泉、太溪。

具体方法:局部常规消毒,每次取2~3个穴。用3厘米长毫针直刺,快速刺入皮下1.5厘米深,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行强刺激用泻法。每日1次。中病即止。

温馨提示:

针疗法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倒经主要由于血热气逆,经血不从冲脉下行反而上溢所致。而血之所以热,气之所以逆,又与肝经郁热、肺肾阴虚等因素有关。

而针灸疗法通过对不同的穴位进行刺激,可顺经络滋阴清火,引血下行,从而达到治疗倒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