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244

第244章 哪些按摩可治疗骨质疏松症

腹部按摩法

取穴:内关、太渊、合谷等。

反应点:心点、肺点、肾点、肝点、脾点、大肠点、小肠点、命门点、腰脊点等。

具体方法:按揉上述选穴各50~100次。要坚持手部按摩每天1次,不要间断。注意饮食起居,适当锻炼,以避免骨折发生。多喝牛奶可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体部按摩法

取穴:脾俞、肺俞、肝俞、足三里、涌泉穴、三阴交、太溪、上巨虚、下巨虚。

具体方法:(1)按揉脾俞50~100次。按压肺俞、肝俞各30~50次。

(2)按压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各30~50次。

(3)捏上巨虚、下巨虚、太溪等穴位,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4)按揉涌泉穴,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温馨提示: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其原因有肾虚精亏、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或外邪侵袭等。多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脉,以致寒湿凝滞、痰淤阻络为标。

中医按摩时可通过手法调节肝肾等脏腑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亦可达到舒筋通络、祛风散寒、除湿、滑利关节、强筋健骨生髓的作用。所以中医按摩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既可治标又可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