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225

第225章 适合颈椎病的针灸疗法有哪些

体针疗法

取穴:夹脊颈5~6.

备用穴:神经根型加肩井、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太阳、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

夹脊穴多取夹脊颈第五至第六脊椎的穴位备用穴据不同类型,每次取2~3穴。夹脊穴刺法;取28~30号5~6厘米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于旁开夹脊穴2厘米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捻转法尽量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用紧提慢插法,肢体麻凉明显者紧插慢提。备用穴,进针得气后也用提插捻转法。均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个疗程。

挑刺疗法

取穴:阿是穴。

阿是穴即反应点,多出现在颈、背部,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粒大,边缘整齐且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反光较弱。以大椎及颈椎增生部位更为多见。每次可选3~4个,常规消毒后用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以细三棱针先挑破表皮,再挑断浅表皮肤纤维丝,挑纤维丝时,针尖宜贴皮平刺,先平行向前滑动,再轻轻把针向上抬起,将纤维丝挑断,挑净。下一次挑时,将上一次挑过露在表皮外的纤维丝头剪去。每隔5天挑治1次,5次为一个疗程。注意,每次选挑刺点时,其中一定要有一个点在颈椎上。

温馨提示: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颈椎病多由于风寒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致。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主要作用是舒经活血。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常用绝骨、后溪穴。因为后颈部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所通过;侧颈部为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所通过。绝骨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三阳络,为髓之会穴;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过督脉。故针刺于绝骨、后溪穴对颈项部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舒筋止痛之效。因此,对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