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场上的智者身经百战,但也难免要遭遇几次失败,不过他不会纠缠于失败本身,而是探寻失败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错误。这也正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一个人如果只会为失败哀叹,那么他的失败就毫无价值,只有接受教训、积累经验才是聪明的做法。
明代绍兴名人徐渭有一副对联:“诗不如行,试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智,然屡蹶,讵云能智。”这副对联,科学地阐述了理论与实践、失误与经验的辩证关系。上联是说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行动。下联“蹶方长智”,通俗的解释即“吃一堑,长一智”。但如果有人因此而认为“吃一堑”与“长一智”之间存在必然性,那就错了。不是说吃一堑一定能长一智,而是吃一堑有可能长一智。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必然性,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从失误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长智。如果错后不思量,那么同样的错误还会不断重复出现。这就是“屡蹶,讵云能智”的精辟之处。
一个人遭受一次挫折或失败,就该接受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这就是成语“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之所在。
从前,有个农夫牵了一只山羊,骑着一头驴进城去赶集。
三个骗子知道了,想去骗他。
第一个骗子趁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瞌睡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把山羊牵走了。
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走过来,热心地问他找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骗子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心人”自然没了踪影。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他还伤心。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那人告诉农夫,他带着两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在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掉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农夫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可将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补回来还有富余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空着手从水里爬上来时,他的衣服、干粮也不见了,仅剩下的一点钱还在衣服口袋里装着呢!
没出事时麻痹大意,出现意外后惊惶失措,造成损失后急于弥补,三个骗子抓住人的这些性格弱点,轻而易举地全部得手。
应该说,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遭受类似这样的挫折和失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虽然“吃堑”终归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如果吃了堑,也不长智,就是愚蠢至极了。
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得没有价值。一个人虽然犯了点小错误,但如果他能总结失败的教训,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并不再犯更大的甚至是致命的错误,则错误对他来说比成功的经验还重要。
有人曾经根据能否有效利用错误的价值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人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是犯相同的错误,这样的人不可救药;第二类人虽然能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犯相同的错误,但由于不能从失败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所以总是犯不同的错误,这样的人也难以救药;第三类人能够总结自身错误的教训和规律,算得上是聪明人,但由于只能从自身的失败中进行总结,所以虽然不犯自身相同的错误,但总是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这类人比第二类人又高出一筹;第四类人既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又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凡是别人的经验,也成为他的经验,凡是别人的教训,也成为他的教训。只有第四类人才是最善于利用失败的价值的。
人在成功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高明的,而很少归结为运气,而出错时,却总是以运气不佳为借口,害怕承认错误、分析错误,以致以后故态复萌,再犯同类的错误。孰不知错误本身都有其可以借鉴的价值,而只有那些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怨天尤人的人,才能避免重复犯错。
你可以不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一套,但却不能不知道亏不白吃,当不能白上,不总结出点经验来,就是对不起自己。其实,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从自己“盾”的防守疏失中总结出教训和经验来,在此基础上铸造出更厚实和全面的“盾”,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光吃堑而不长智,导致破绽越裂越大,那就会走向一个不可挽回的可怕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