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神秘的地域
32287400000038

第38章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莫高窟

小问号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这是余秋雨在《莫高窟》中的语句,耐人寻味而富有激情地表达了我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尊敬和守护的责任。它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等相比,一丝一毫也不逊色,堪称集文化与艺术之精华于一身,是一块享誉世界的“风水宝地”。因此,我们说神秘的地域不能没有敦煌莫高窟。尽管1000多年来,这里一直冷冷清清,被漫漫黄沙所淹没,尽管面世后仍经历了太多的屈辱、伤害和苦难,甚至不堪相象的蹂躏,许多文物流离异国他乡,但是它金光万丈、魅力无边,永远闪烁着诱人的魔力和无法破译的神秘。那么,敦煌莫高窟是一处什么样的圣地,有哪些神秘之处?

不论哪种肤色的人,面对莫高窟都肃然起敬,不敢张狂。

淹没在沙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伟大工程,它经历了漫长的“修炼”岁月,经历了千年风雨还“活”着。它以非凡的特质震惊世界,本身就神秘无比。一是规模大。它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远远望去,像一层层建筑山崖上的蜂房,也像一个个建筑有序的鸽舍,异常壮观,堪称一绝。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如果把壁画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这又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世界上至今还没有找到第二个这样规模的雕塑群和藏经丰富的洞窟。二是时间长。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云游僧人乐尊有一天来到了鸣沙山东麓脚下,举目观看,发现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忽然间山顶上呈现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景象感动了,认为这是佛祖显灵。于是他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想一想,千年风雨,天灾人祸,都没有逼停人们对它的开凿和膜拜,这是何等奇迹!没有坚强的信念、虔诚的信仰,怎么会代代相续这项宏大的千年工程!三是雕塑精美。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的都是木骨泥塑。可见制作工艺之精。莫高窟中的壁画本身就精美盖世。如果有幸亲临洞窟,环顾它的四周和窟顶,就可以欣赏到无处不在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无论是创作的构思,还是雕塑的技艺,都精美至极,令人叹为观止。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她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真是美极啦!四是内容丰富。除了洞窟壁画的内容丰富,既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又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藏经洞文物的丰富也是敦煌的骄傲。藏匿在石窟中的都是魏晋唐宋时期的经典文献,其中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文献;有儒学经典、官司私文书;还有藏文、突厥文、梵广文、粟特文、回鹘文、希伯莱文等现已成为“死文字”的多种文字文本,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的繁荣历史。

敦煌莫高窟的坎坷经历也为它增添了神秘色彩。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把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这是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徒步行走50里,找到了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两卷来自藏经洞的经文,希望能够引起这位县令的重视。可惜,严知县对这两卷发黄的经文不感兴趣,认为不过是两卷废纸而已。1902年,王道士又把藏经洞的事情向敦煌新来的知县汪宗翰汇报。虽然这位知县大人非常重视,但是他带着一批人马视察莫高窟并带走几卷经文后,从此就再也不管不问了。后来,王圆箓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终于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悲哀的是,这位道台大人竟然说出了“经卷上的字不如我的书法好”这样荒唐的话。几年后,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后,也没有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便不了了之。在万分无奈的情况下,王圆箓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可是大清王朝此时已风雨飘摇,哪会有心思管这些闲事呢?至此,王圆箓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所有的努力都如泥牛入海。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用宗教精神诱骗了王道士。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最终只用了200两银子,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子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又立即跑到了敦煌,用三个星期的时间以600两银两的代价,骗取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直至1910年清政府才做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又多次失窃。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使洞窟又遭一劫。1940年,画家张大千来到这里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也使壁画蒙受了一些损失。林林总总,曲曲折折,莫高窟大量经卷的散失和塑像的毁损,有着一言难尽的故事,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扛得起来的,它让所有“飞天的后人”既心痛又蒙羞。

莫高窟藏经洞也有许多不解之谜。藏经洞那么多经书,是什么时候被藏入洞中,又是什么原因被藏入洞中?说法有两种:有的人认为,这些文书不过是当时寺院集中堆放在洞中的废弃物,这就是所谓的“废弃说”。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藏经洞中的古籍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人们怎么会把它们弃置不用呢?有的人则认为,藏经洞是文化避难所。敦煌经卷是战乱时人们有意识地藏入洞中的,看法也有两种。一是以法国人伯希为代表认为,这些典籍是为躲避战乱而被藏起来的。这个战乱就是北宋时西夏对敦煌的进攻。因为洞中恰恰没有西夏的文书,而西夏人是不会焚毁自己文书的。二是中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敦煌文化被藏入洞中并不是为躲避西夏的战乱,而是躲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叫黑韩王国的攻击。敦煌是佛教的圣地之一,一旦黑韩人来了,就会毁灭这些佛教经典,因此才将书籍藏起来。而现在发现的经卷中也正好没有伊斯兰文的经卷。这些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致使经卷散落世界各地,人们无法集中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对上面种种说法也无法定论。因此,藏经洞藏经的原因至今无法揭开谜底。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此后,诞生了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面对敦煌莫高窟,虽然我们目前还找不到经书藏在洞里的原因,也不知道那么多洞窟壁画都出自什么人的手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带给每一位华夏子孙的自豪感,当然也有使命感:作为“飞天的后人”,研究它、传承它、保护它才是我们的天职!

另外,关于莫高窟的佛光也有困惑人类的神秘不解之处。有的说,莫高窟所处的三危山是沙浆岩层,海拔高度约1846米,岩石颜色赭黑相间,岩石内还含有石英等许多矿物质,山上不生草木。由于山岩成分和颜色较为特殊,因而在大雨刚过、黄昏将临,空气又格外清新的情况下,经落日余晖一照,山上的各色岩石便同岩面上未干的雨水及空气中的水分一齐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将万道金光的灿烂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有的说,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崖前有一条大泉河,河东侧的三危山与西侧的鸣沙山遥相对峙,形成一个夹角。傍晚,即将沉入戈壁瀚海的落日余晖,穿透空气,将五彩缤纷的万道霞光洒射在鸣沙山上,才反射出万道金光。当然,不论是哪种“金光”,都是特殊条件下的自然现象,究竟哪种解释更有说服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莫高窟,是一个集传奇、精彩和谜团于一身的神秘地域。

“小档案”

敦煌石窟位于浩瀚的戈壁沙漠边缘、中国西部荒凉的不毛之地,严寒、气温经常降到冰点以下,更有甚者狂风怒吼,黄沙吹积成一座座庞大沙丘。因此,莫高窟避开了战乱以及其他的天灾人祸,得以连续不断地修筑千年,完好地保存千年。到了清朝末年,莫高窟开始遭到一系列的厄运。20世纪初,罗振玉、王国维、刘半农等学者在北京、伦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录敦煌文献,大声疾呼保护莫高窟。1943年,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诸石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1950年~1966年,加固了约400个洞窟,抢修了5座唐宋木构窟檐,并把周边10余平方公里划定为保护范围。1984年,中国政府开展治沙工程,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加强对莫高窟的保护工作。由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壁画会产生潜在性的破坏,近年造访莫高窟人数增加,因此也对莫高窟的保护提出了新问题,须对日常参观人数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