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口才学
32284500000012

第12章 修辞艺术

修辞就是修饰言辞。修辞艺术指的是发送者运用各种修饰言辞的方式,使表达显得形象、鲜明、生动、活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修辞的种类较多,这里只讲口语表达中常常用到的几种。

一、比喻

(一)含义及认识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而以具体的形象作比方来表现。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辅助词叫喻词。

比喻是形象思维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在表达中,发送者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来描述抽象、生疏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来证明深奥、艰涩的道理。这样,接受者就易于理解、认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后,世人多有不解。一次,一群小伙子问他相对论究竟是什么东西。他说:“夏天,让你坐在一只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哪怕只有5分钟,你却觉得似乎坐了一个小时;倒过来,让你同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坐在一起,尽管过去了一个小时,你却觉得似乎还不到5分钟。这就是相对论。”经他这一比喻,相对论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们就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

(二)比喻的方法

1.明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像、似、如、仿佛、例如、好像……似的、像……一样等喻词。如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2.暗喻

本体和喻体也同时出现,但喻词为是、成为、变成等。如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又如1949年12月22日,周恩来对参加全国农业、钢铁、航务会议人员的讲话:“旧社会中的某些事物一旦到了人民的手中,便立刻变成了积极的力量。”

3.借喻

只说喻体,不说本体,也没有喻词。如1945年2月1日,陈云在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工作检讨会上说:“我们是掌柜态度呢,还是出纳态度?每一个同志,局长、科长、科员,都要有掌柜态度,当家的态度。”

(三)恰当运用比喻

1.相似又相异

比喻要有可比的因素,即要取两种事物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才可能比。但是,必须是以甲喻乙,也就是说,同类或近似事物不能比喻。比如说“花狗的叫声像黑狗一样响亮”或“这只狗长得如同狼一般”,这些就不是修辞艺术中的比喻了。

2.熟悉喻生疏

只有以接受者熟悉的事物来做喻体,才会产生比喻效果。如果接受者对你的喻体十分生疏,那还不如不比喻。如你对一个根本就不知道秦陵兵马俑的接受者说“他捏的泥人就像秦陵兵马俑一样”,他就会莫名其妙。

二、借代

(一)含义及认识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而是借用另一种说法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本体的叫借体。

借代与比喻在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比喻是两个事物相比,而借代说的只是一个事物,是一个事物的换一种说法。借代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接受者的联想,使其获得鲜明印象,从而更好地收到表达的效果。如1927年10月25日,鲁迅在上海劳动大学作“关于知识阶级”的讲演时说:“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下自然要比别处平安。”其“象牙之塔”,代替了那些远离平民的安乐窝,给人以鲜明印象。

(二)借代的方法

1.旁借

旁借就是借事物本身所呈现的某一形象来表现。这些形象,可以是这个事物的某一部分、某种标志,也可以是这个事物的所属、产地。例如:“一个白胡子走进来向红袖箍诉说他被抢了。”“白胡子”是报警老汉身上的一部分,用以代替老汉,“红袖箍”是社会治安员的标志,用以代替治安员。

2.对代

对代就是借与事物本身有对应关系的事物来表达。如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任何一件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你不去提高他,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阳春白雪”指高级艺术作品,‘下里巴人’指低级艺术作品,它们与毛泽东所要说的文艺作品,正是相对应的。

(三)恰当运用借代

1.借体要突出

之所以要“借”,是由于借体比本体更富形象性、生动性,如果借来的还不如本来的,还不如不借。比如“旁借”例中,要是改为“一个老头走进来向一个汉子诉说”,就毫无借的味道,既不形象,也不生动。

2.所借要区分对象与场合

如对方是麻脸,你在借代时就不能说:“来,麻子,我俩下盘棋。”“麻子”对麻脸者来说,是一种生理缺陷,用以代替本人,含有侮辱的成分,对方一般都会产生反感。清朝统治者因太平军束头发,故借其头发之长,称之为“长毛”,现在我们于正式场合就不能用此借代太平军了。

三、比拟

(一)含义及认识

比拟就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人来描述,或者把这种物当做那种物来描述。

比拟也是形象思维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发送者可借此给接受者造成鲜明、生动的印象,也可借此抒发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写王熙凤与贾母、薛姨妈、鸳鸯等人打牌,王熙凤输钱给贾母后,指着贾母放钱的箱子说:“这一吊钱顽不了半个时辰,那里头的钱就招手儿叫他了。”这时,平儿又给她递过一吊钱来,她又说:“不用放在我跟前,也放在老太太的那一处罢。一齐叫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叫箱子里的钱费事。”

贾母箱子里的钱,让王熙凤说得活灵活现,像人似的,会“招手”,会“叫”,会觉得“费事”。无怪贾母会笑得前仰后合,要撕她那张利嘴了。

(二)比拟的方法

1.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属性转移到物的身上或某一抽象概念上。如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过去我们讲过,这么臃肿的机构如果不消肿,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其“臃肿”、“消肿”是人的属性,移到了军队的机构这个事物上。又如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说:“难道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后来才得的新毛病,而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吗?”

2.拟物

拟物就是把物的属性转移到人的身上。如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为此目的,就要同志们提高嗅觉,就要同志们对于任何东西都用鼻子嗅一嗅,鉴别其好坏,然后才决定欢迎它,或者抵制它。”“嗅觉”是狗最为灵敏的感知,“对任何东西都用鼻子嗅一嗅”,也是狗特有的属性,将其移之于人,寓意深刻无比。

(三)恰当运用比拟

1.与比喻区别

比拟与比喻都有比的因素,有时容易混淆。如“多情的柳枝拂着我的衣裳”与“柳枝像多情的姑娘拂着我的衣裳”就很相似。但前者是比拟,后者是比喻。它们明显的区别是:比喻需要抓住两个事物相似的特征,而比拟则只取事物本身具备的特征;比喻的本体可以不出现,而比拟的本体则必须出现。

2.不滥用

比拟是有语境要求的,语境适于用才用,否则给人以不伦不类、矫揉造作之感。

四、夸张

(一)含义及认识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种感受,有意夸大或缩小,即所谓言过其实。

夸张的“言过其实”并不是失去真实或不要真实;它是以真实为基础,通过想象,艺术地扩大或缩小真实,使接受者对真实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国民党军阀阎锡山曾对他的部属说:“为了无条件存在,军事斗争不要命,政治斗争不要脸。”对此,贺龙讥讽他说:“阎锡山的脸皮比城墙还厚,用火车头撞上去,都撞不出一道白印。”贺龙所言,就是夸张。阎锡山所说的话确实显得厚颜无耻,贺龙则有意加以夸大,使接受者对阎锡山脸皮厚的事实,认识得愈加深刻。

(二)夸张的方法

1.扩大

扩大就是对事物的形象、性质、作用、程度等加以扩大。如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央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批评有的干部:“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官气如此厉害,直冲长天,且使人靠近不得。

2.缩小

缩小就是对事物的形象、性质、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而且有许多人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的有责任心呀!”“调查研究一番”本来是对大事、正事而言的,现缩小到一张小小的面孔和区区洗脸之上;“责任心”本是对事业、对工作而言的,现也缩小到很一般的日常琐事上。

3.借助其他修辞

借助其他修辞就是借助其他修辞方法共同造成夸张效果。如1945年2月1日,陈云在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工作检讨会上的讲话:“检查要严格。俗话说,‘豆腐里挑出骨头来’,要仔细核算。”“豆腐里挑出骨头来”,就是借助比喻来夸张的——检查的严格程度,就像从豆腐里挑出骨头来一样(比喻)。但是,豆腐里怎么会有骨头呢?可偏要去挑(夸张)。

这种类型的夸张方法,在现实交往中是很普遍的。像“你那双眼睛要吃人”,是将眼睛拟人后再夸张。再像:“我说半句假话,割下这脑袋给你当球踢!”这是将人拟物后再夸张。

(三)恰当运用夸张

1.以生活为基础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或出现的,不能拿来夸张;否则,接受者就会不理解、不认同,夸张即失去意义。如“这一块田里产出的全是珍珠米”。“珍珠米”是什么?没听说过。如果你的本意是要说它颗粒饱满、颜色白亮,那是比喻了。

2.掌握分寸

夸张不能过度,过度了,物极必反,反倒不好。鲁迅曾经说过,你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别人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但你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别人就会觉得可笑了。再如“大跃进”年代出现的“养猪大如山”、“花生壳撑船”、“亩产两吨半”之类,只能是吹牛皮,不能叫夸张。

五、对偶

(一)含义及认识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的两句话排列在一起表达出来。如果这两句话在平仄、词性、句法上相互对应,则形成对联(对子)。口语表达当然不必像对联那样要求严格。

对偶由于形式整齐、节奏匀称、对比鲜明,所以一经表达者发送出来,接受者就容易记住,印象十分深刻。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说:“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这副对子长期以来一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对偶的方法

1.正对

正对就是前后两句意思相近或相互补充。如1936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红军大学讲演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还有如他在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所说的“何等肤浅、何等贫乏”,“粗枝大叶、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等,都是这种方法。

1951年10月9日,周恩来在国庆观礼代表联欢会上,也用了这种表达方法:“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

2.反对

反对就是前后两句意思相反,彼此对比映衬。如毛泽东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还有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在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也用此法:“他们说我们对他们是‘使用多,帮助少’,或者是‘只使用,不帮助’。”

3.串对

串对就是前后两句意思紧相串联,形同流水;是以,又可称为流水对。这种对偶之间往往具有承接、因果、条件等关系。如1953年9月8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说:“过去我曾与盛丕华先生谈说过,将来是‘阶级消灭,个人愉快’。”二者具条件关系,“个人愉快”的条件是“阶级消灭”。1922年12月,梁启超应苏州学生之邀作《为学与做人》的讲演,则用了因果关系的串对:“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之所以“夜半敲门也不惊”,是因为“生平不作亏心事”。

(三)恰当运用对偶

实用口才着眼于意思的表达、信息的传递,它不是旧时的属对。因此,在实际的言辞表达中,对偶只需大体可对就行,即所谓宽对,而非工对。如果要求过严的话,那就失去言语交际的实用性,不成其为口语表达,而变成文学创作了。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言语交际者不必追求形式,为了求工而去苦心孤诣;应当自然浑成,达意即可。

六、排比

(一)含义及认识

排比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词组、句子排列在一起,表达相关的意思。

排比是对偶的发展,在加强语势、强调语意上比对偶更进一层。由于其排列整齐、节奏和谐,因此感染力也较强。

排比有对偶的成分,但与对偶不同的是:对偶的二者,在字数上必须完全相等;而排比的几者,在字数上则不一定相等。如毛泽东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的:“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其字数是7、7、11.接着他又说:“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其字数是9、9、11.

(二)排比的方法

1.词的排比

1949年9月21日,黄炎培在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说:“这座新的大厦,有五个大门,每个门上两个大字,让我读起来: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这是五个词的并列排比。

2.词组的排比

1952年,周恩来在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说:“当然有时候跟他们应酬是免不了的。但是这个应酬是要有要求的,有政策的,有思想的。毫无目的,毫无政策,毫无要求,简单地应酬一番,吃饭、跳舞,那是不对的。”这是前后两组各三个词组的排比。

3.句子的排比

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说:“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这是三个句子的排比。

(三)恰当运用排比

1.自然和谐

要根据交际的语境,符合发送目的的需要,自然地作出合适的表达,不能单纯为了追求排比效果而堆砌辞藻、迁就句式。

2.讲究顺序

构成排比的词、词组、句子,不能随意地排列。一般说来,都应讲究排列的先后顺序。如果排比的内容是平行的,应考虑分量的轻重、逻辑的先后;如果排比的内容不是平行的,则应按承接、递进关系排列。

七、仿拟

(一)含义及认识

仿拟就是仿照现成的格式,临时模拟出一种新的说法来。它是言辞表达中,发送者根据当时的语境,将前话中所提及的某一事物信手拈来,改变它的某些成分而构成的新词、新句、新调。如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说:“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其“小众化”,就是仿照前面提到的“大众化”而临时创造的新词。

仿拟具有临时性、偶发性的特点,它往往是发送者一时被触动而突然产生的。它一旦产生,就只适于当时那个特定的语境,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境,就不能成立。如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参加国民参政会,按照参政会条例的规定,是以‘文化团体’的资格。我们说,我们不是‘文化团体’,我们有军队,是‘武化团体’。”本是没有“武化团体”这个说法的,但在这一语境中,它却能够成立,并且很好地发挥了辛辣讽刺国民党的作用。

(二)仿拟的方法

1.仿词

仿词就是改变既有语词的某个成分而创造一个新词。如上例中毛泽东所说的“小众化”、“武化团体”,还有如从“公理”创出“婆理”,从“先烈”创出“后烈”,从“得天独厚”创出“得山独厚”,从“同病相怜”创出“同路相怜”,等等。

2.仿句

仿句就是模仿现成句子(尤其是名言名句)的结构,或改变现成句子的成分而创出新的句子。例如:“分不在高,六十则名;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这是那些不专心向学的学生在自我解嘲时,模仿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的。还有如:“真是千呼万唤难出来啊!”这是仿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

3.仿音

仿音就是模仿现成语句中某些字、词的发音,并改换字、词而构成新的意义。例如:“这个问题需要烟酒烟酒。”这是仿“研究研究”音。又如:“他呀,是见鸡行事,不是无鸡之谈!”这是仿“见机行事”、“无稽之谈”音。

(三)恰当运用仿拟

1.紧扣语境

用来仿拟的词、句、音,必须与被仿的词、句、音有某种逻辑上的联系。比如从“公理”仿出“婆理”,是因为“公”与“婆”是相对应的;俗话中就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说。如果仿拟为“妈理”、“女理”、“媳理”,就与语境不谐了。

2.所仿要大众化

仿拟出来的新词、新句,要让接受者一听就知道是用了仿拟的艺术,而不是用错了字、词,说错了语句。因此,所仿应是群众都熟知的。如此,才会使接受者产生感知、认同的效果。

八、回环

(一)含义及认识

回环就是前一句话的结尾是后一句话的开头,后一句的结尾又是前一句的开头。如黑格尔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存在的。”还有像“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也是这种艺术。这种修辞艺术用在文学作品中又叫回文,旧时文人学士写的回文诗就是这种形式。

回环与另一种修辞艺术——顶针,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有人将二者视为同一种修辞艺术。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前后两句首尾相连,但不同的是顶针光“连”不“回”。如“干不如说,说不如看,看不如捣乱”。

回环对表达中的某种成分起了强调的作用,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加上它朗朗上口,自己易说,别人易记,在交际中有较好的效果。

(二)回环的方法

1.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就是前后虽是各自独立的两句,但彼此存在一种依存关系,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互相补充映衬。如1978年3月30日,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所说:“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还有像毛泽东常说的“十六字方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相互对立

相互对立就是前后两句是一种相互排斥、对立的关系,有我无你,有你无我。如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所说:“工农分子,可以自己的光荣出身傲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可以自己有某些知识傲视工农分子。”“青年人可以因自己聪明能干而看不起老年人,老年人又可以因为自己富有经验而看不起青年人。”还有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和“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都是这种相互对立的回环方法。

(三)恰当运用回环

在实际交往的言辞表达中,不能够为回环而回环。如果事物前后本身并无逻辑联系——要么无依存,要么不对立,就不要勉强去回环,避免形成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