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32280900000092

第92章 以水为药巧治病

闻名于世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字东壁,自号濒湖山人。他自幼热爱医学,医道精熟卓具成就。其不朽名著《本草纲目》成为后世医学之经典。在这部书中,李时珍以其渊博的学识对利用各种各样的天然水治疗人体疾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对我们今天的养生保健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气水

1.在立春、清明时节,所采贮的山泉、井水、溪水,主治诸风、脾胃虚损。用此水浸造的膏丹丸散及药酒,久留不坏。采集之器皿以细瓷瓶、瓷碗或竹器、木器为佳。不用铜、铁之器,最好在青山秀水、森林绿茵之中,环境力求干净,无污染,无菌毒,以便生饮。

2.立秋日深夜时采贮的净水,无论老幼,健康与否,多饮一杯,可防治“疟疾、痢疾”。

3.寒露、冬至、小寒、大寒时节,以及腊月采贮的净水,饮后可滋补五脏,治疗痰火、积聚、虫毒、烫火伤诸症。

4.惟小满、芒种、白露三时节的水不能饮用。李时珍明确指出:“造药酿酒一应药物,皆易败坏,人饮之易生脾胃病。”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说明在一些节气之际采贮的净水,可用于防治许多疾病。

(二)生命之水

冰雪霜雨是水的变化形态,水在形成冰冻霜露时“挤”掉了很多杂质,从而赋予了不少新的、对生命大有益处的特性物质。如咸苦的北冰洋水中的冰山,其性味却是淡的。科学家们注意到,人和生物体内充满了水。过去人们常认为,构成生命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脂肪等,都是大分子聚合物,水不过是大分子之间的填充物。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正是大分子聚合物吸引着水分子,以严格的顺序排列在大分子的表面,形成结晶冰的水层,而细胞质的组织液体,则含有大量的“冰粒”,这就表明生物体内的水,非比寻常,而冰雪霜露所产的水,对生命有相当大的益处,它是“生命之水”。利用冰霜雪雨摄生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冰。味甘,大寒无毒。功用:退热消暑,解渴除烦,主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李时珍说:“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亦解烧酒毒。”凡天行热毒,伤寒阳毒,阳明燥热,以至神气昏迷者,置冰块于心胸间,即可清醒,内服含化,外用贴敷。但内服不可过量,冰过食反伤阳,命火以衰。脾胃不能化矣。

2.雪。气味苦冷无毒。功用: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痰疾、小儿热痛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黄疸,亦可用雪水洗目退赤,煎茶煮粥,解热止渴,抹痱亦良,用雪水和丹丸散药酒,疗效倍增。

3.霜。气味甘寒无毒。功用:解酒热,或伤寒、酒后发热、面赤。李时珍说:“丹收霜,以鸡羽扫之瓶中,密挂阴处,久亦不坏。”

4.雨。气味咸平无毒,因其时节取之可治疗一疾病。李时珍释曰:“立春节雨水,其性始是春升发之气,故可以治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古方妇女无子,是日夫妇各饮一杯,同房有孕,亦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如立冬后十日,到小雪进节期间,所取之雨叫做“液雨”或“药雨”,此雨可杀百虫,可用于煎杀虫消积之药,效果甚佳。

5.露。亦药用,此为阴气之液,气味甘,无毒。其性禀肃杀之气,宜用于煎润杀虫之药,及调疥癣虫癞诸散。如百草头上秋露未希时,用鸡羽扫取藏入瓷瓶中,饮后“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八月朔日收取的露,用以磨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肩穴,治劳瘵,此法神妙,故谓之“天灸”。秋露繁忙,以磁盘收取,煎饮之令人延年益寿,止饴渴。又如百花上露,取服令人美容好颜色。柏叶上露,菖蒲上露,能明目清心,可取之清晨洗目洗脸。

(三)老人要学会喝水

晨间、睡前、半夜各饮一杯水。很多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尿频的老人,害怕夜间起床过于频繁,养成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这是非常危险的。睡前过度控制水分的摄取,会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很容易产生血凝的现象,引起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医学专家在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时发现,一天当中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之内,脑梗塞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均为血液浓度太高,引起血栓,将血管堵住所致。

睡前饮水有益于:(1)冠心病:冠心病病人由于出汗、活动、夜尿增多、进水量过少等原因可致血液浓缩、循环阻力增高、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早晨由于生理性血压升高、动脉内的斑块易松动脱落、血小板活性增高等原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若能于每晚睡前及晨间各饮一杯(250ml)温开水,可使血黏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2)缺血性中风:缺血性脑梗塞所致的中风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尤以老年人为多,且常发生于夜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塞,不常饮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饮一杯开水,可降低血黏度,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睡前饮水应注意饮用易被人体吸收的清水,很多老年人习惯喝茶,其实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适合在睡前饮用。此外,老人最好是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而且不仅是睡觉前,在沐浴前最好也先喝一杯水,因沐浴容易流失水分,以免体内因长时间沐浴缺乏水分造成意外。

老年人每日足量饮水有利于健康,但必须以心、肝、肾功能正常及泌尿系统无排尿障碍为前提。若上述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则应按医嘱合理饮水。有人曾对京、沪、穗三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约两成的市民不知道合理饮水,认为口渴了才需喝水,其实口渴时表明人体已经缺水。一般来说,除了晨间、睡前、半夜三个重要的时间各饮一杯水外,每日应尽可能饮足2—2.5升水。有人把水比作是“最佳最廉的保健饮品”,这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