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怒海翻腾
32268500000028

第28章 美国实施声东击西计划

盟军要在1944年登陆欧洲,德军高级将领都认为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盟军具体在哪里登陆,却使这些将领们捉摸不定。但为了欧洲大陆的安全,希特勒做了周密的布置。

1944年春天,希特勒已调集近60个师的兵力严守大西洋壁垒。仅在法国海岸,隆美尔统帅第六十五集团军19个师扼守加莱地区,第七集团军9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驻在诺曼底。在整个西线,共有10个装甲师散布在比利时到波尔多之间,紧盯着英吉利海峡。

大西洋壁垒虽然名不符实,但在隆美尔的领导下,只几个月就大为改观,他发明的那些海滩障碍,就如丑陋的湿疹,一下子出现在西北欧的海岸线上。

盟军满打满算到登陆时才有34个师的兵力,第一波突击诺曼底的只有7个师。诺曼底虽是德军防守的薄弱环节,但兵力数也多于盟军突击兵力。

自在1944年3月20日对西线高级指挥官提出瑟堡半岛可能成为战略上的桥头堡,预测盟军入侵的重点不是诺曼底,就是布列塔尼后,3月23日,希特勒在接见罗马尼亚傀儡头目安东奈斯库时又蛮有把握地重复了他的预感。尽管从西方外籍军队处获得了大量与此相反的情报,希特勒还是固执地相信自己的预感。

4月6日,在伯格霍夫山庄的掩蔽室里,希特勒敲着地图上的诺曼底海岸说:

我赞成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调到这儿来,特别是那些不一定非派到其他地方不可的部队。

在龙德斯泰特和隆美尔就有关防御战略和防御战术发生激烈争论之时,5月1日,约德尔的作战局严正提醒两人,希特勒推测盟军入侵的地点在第十集团军的区域内,而不是第十五集团军。

5月6日,希特勒又让约德尔打电话告诉龙德斯泰特的参谋长说,他“把诺曼底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两位指挥官心里虽有不同的打算,但对元首的指令并不敢怠慢,又有一部分防卫士兵被送到诺曼底前线。诺曼底到D日之前的兵力虽然还不抵加莱,但比照以前是大大加强了。

盟军军事统帅部虽然对希特勒的动向不能完全把握,但对诺曼底的兵力和加莱的兵力还是基本有数。盟军统帅部考虑到第一波登陆时,迎击的敌人可能不会很多,盟军可以攻上滩头,盟军能否在滩头巩固住、占领住,那就看德军和盟军的增援速度了。

按常规,德方是守,部队分布在近旁,一旦确定诺曼底是主攻方向,德军马上可调集绝对优势兵力,把刚涌上滩头的盟军赶下海去。盟军增援部队速度再快,因隔着英吉利海峡,也快不过德军部队。

要把握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让德军迟迟不能确定诺曼底是主攻方向。只要这一点定不下来,德军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调到诺曼底,这就等于为盟军运送增援部队提供了时间。

为此,英、美双方经长期策划、精心准备,制订了庞大而周密、代号为“刚毅”的秘密行动计划,作为“霸王”行动的一部分。这一行动有三个部分:

一是全力进行对德国的情报工作,搞清希特勒防御西线的兵力部署、大西洋壁垒的结构详情,特别要把握诺曼底地区的潮汐、海滩、地形、地貌、德军的防御配置、火力点等各种情况。

二是严格保守秘密,诺曼底作为登陆地点决不能泄露出去,要制造种种假情报、假消息,让德军相信登陆地点在加莱。上述两条要在D日前实施。

三是“刚毅”计划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使德军相信,盟军对希特勒的欧洲大陆西北部的攻击,不是只搞一次,而是两次。

第一次攻击不太重要,其目标是诺曼底,此次攻击是牵制性的,主要目的是把第十五集团军的兵力和装甲师吸引到塞纳河以南。一旦希特勒把这些精锐部队南调扫清盟军的桥头堡,第二次攻击,即货真价实的重要攻击就将在加莱海峡进行。

如果德军真的相信这个“二次攻击”的“刚毅”计划,那么,德国最精锐的第十五军团就会对诺曼底进攻无动于衷,待在加莱,大炮无声,坦克待命,傻等着一次永远不会发动的进攻。

这是一个最大胆,也是最危险的游戏。对于盟军来说,“刚毅”计划可能使他们赢得反攻的胜利,但也可能使之失败。

声东击西就像下棋一样,很容易被识破。这是一种极其微妙、复杂的艺术,也是一项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为了取胜,必须步步设下圈套,引德军上钩,钻进盟军布好的蜘蛛网中,如若一个环节被识破,整个计划必将败露无疑。

如这样,那就等于把盟军的意图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德国人。他们只需反其道而行之,把其部队毫不迟疑派往诺曼底。

所以,此计划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而且要行动于D日之前,体现在D日登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