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32253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的观象台

秦代上天台遗址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可能就是秦朝观察天象的建筑基础。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

东汉灵台遗址

灵台是东汉的国家天文观测台。它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一直沿用到西晋,毁于西晋末年的战乱。

登封元代观星台

我国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的观星台。相传此处是周公以土圭测景(影)的地方。为纪念此事,唐玄宗开元年间,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在改革历法时,即在此地建立了象征性石表。石表连座高仅2.12米,正面刻行书“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在台后还有周公祠等建筑。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明代为观星台,清代为观象台。台上安放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台下有紫微殿和晷影堂等附属建筑物,在明代已大体形成现在的布局。

我国最早对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斑点。因其温度要比周围光球低1000℃~2000℃,从而与光球相比成为黯淡的黑斑,所以被称为“太阳黑子”。

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载于《汉书·五行志》:“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把黑子的位置和时间都叙述得很详尽。

事实上,在这以前,我国还有更早的黑子记载。在约成书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叙述。踆乌,也就是黑子的现象。而比这稍后的,还有:“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汉书·五行志》)。这表明太阳边侧有黑子成倾斜形状,大小和弹丸差不多。这个记载也比前面的记录早。

历代的记录已经表明:黑子出现最多的年月,也是极光出现频繁的时期。黑子和极光互有关系。1977年7月,云南天文台又利用我国古代太阳黑子和极光的记录,同时进行分析得出:极光和黑子都存在约11年的周期,并且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和极光的周期约11年,并不是近300年才有的暂时现象。这对于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系列问题,将是很有益的启示。同时也说明我国古代记录太阳黑子是相当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