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32249500000020

第20章 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

刚下课,就有学生嚷道,老师,老师,你今天在课堂上怎么笑得如此灿烂?接着其余学生也跟着嚷起来。

老师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们表现得特别好。

老师,老师,是不是因为有别的老师来听课,你才笑的?正准备迈出教室的老师,一下子愣了,半天没有缓过劲来。

这是一节公开课的尾声。作为老师都知道的潜规则:公开课和平常课就是不一样。因为有人听课,自己会准备更充分些,课堂上对待学生的态度跟平时有些不一样。当然学生的表现也会和平时不一样,这时候的老师和学生都会以最积极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一节课下来,气氛融洽,教室里总是充满着欢乐与祥和。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只是把这节课上下去,把最好的展示出来。

是啊,老师,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

应该说,这是一节变味的常态课,是一节充满虚伪与表演的公开课。也许,我们老师的表演,给听课的老师获得美的享受,听课老师还会把无数赞美的语言送给这位老师。可惜,我们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啊,关注的是学生的受教育,而不是听课老师,也不是执教者本人埃这不是本末倒置,这是思想出发点的错误。

再看我们的孩子,今天的表现与以往不同。原本求真求知的自然状态没了,换上了孩子们卖力地炫耀。知识是用来炫耀的吗?这样下去,只会教会孩子向消极的方面发展。我多次关注过公开课,假是最大的败笔。有的老师为了出彩,安排好的学生参加,把成绩差、发言不积极的孩子调到别的班级;有的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提前告诉几个学生,让他们在大家都哑口无言的时候再抛出答案;还有的老师为了一节公开课,竟然在学校同级的班上了无数次,还请了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背后指导、修改教案,一节课下来,已经没有多少成分是他自己的了,教师只是一个播音员,一个舞台上的麦克风……

老师,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可知道,你那灿烂的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少虚假?许多孩子都会在这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学会虚伪,学会学习原来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

我曾经在孩子的作文里看到一个孩子这样写道,今天是公开课,我们的班主任比以往温柔,微笑地对待我们的发言,不像以往回答错了或者调皮,准会遭来一顿暴风骤雨……我好想天天都是公开课……

老师,愿你把每一天都当作公开课,愿你在孩子的面前,永远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