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
蒙恬(?—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崇,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但也遭到了不少奸臣的妒忌,由此拉开了人生的坎坷之路……
英勇善战,北定匈奴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当时,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从事游牧生产,强悍勇猛,以骑射著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战国后期,匈奴也出现了奴隶主国家机构,统治首领叫“单于”,匈奴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特点,经常侵袭中原,进行抢掠,严重威胁内地人民生命财产。战国末年,赵国与秦交战,匈奴乘机去占领了河套及河套以南地区,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我们一提到北击匈奴,就自然而然想到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但是实际上在他们之前,就有一位将领痛击过匈奴,而且可以说仗打得更漂亮更轻松,他就是秦国的大将蒙恬。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毅然接受了“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的一命令。
当时,秦始皇面对匈奴的挑衅,选择了蒙恬领兵出征。其中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青年时期的蒙恬曾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极其熟悉匈奴的战法,这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二是蒙恬是秦军中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当时秦国的其他将领打的多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而对于塞北草原上和匈奴的野战并无经验可谈。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战争的结果让所有军事爱好者吃惊,蒙恬似乎毫不费力就把称霸北方一千多年的匈奴骑兵赶出了河套地区,并且再不敢来犯。司马迁有记载,匈奴人撤退了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就是说蒙恬在那里,匈奴的战士连弯弓射箭的机会都没有,对于这样的游牧战士来讲,无法弯弓打仗多么郁闷。蒙恬没有辜负众望,一战定河套,匈奴被打得魂飞魄散。贾谊曾形容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河套战役功绩的称赞。以致后来中原再次大乱时,匈奴却不敢深入汉境,不得不说与此战有很大关系。
对于蒙恬收河套的战役,很多人认为蒙恬一定是采取了和汉朝反击匈奴不一样的战法。因为当时的秦朝没有像汉朝那样多的战马,骑兵的数量自然远远少于汉朝。这样就注定了秦国的攻击还是以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为主。《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以重装战车为主的战法。
秦的重装战车体型高大,上载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其效果是就像今天的坦克一样,对于单一兵种的匈奴又怎能不大溃?
为了反击匈奴,汉朝和匈奴打了二十年,后来通过倾国之力的漠北会战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秦国只经此一战,就重创了匈奴。当然,两者也不能同等而论,因为秦时的匈奴控制区域只有汉朝时三分之一大,实力比伊稚斜时代小得多。
从蒙恬个人角度来讲,他出生在将门,从小便受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再加上其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大将,自然为国效忠和带兵打仗便成了家常便饭。因此,蒙恬在思想上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危紧紧绑在一起了。他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战,这样的精神和力量便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他早年在驻守边防的时候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并特地针对匈奴研究出对付他们的战术方法。而这一切都为蒙恬一战定乾坤,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此战后,秦军当时再无敌手,蒙恬也一跃成为秦国当时最为出色的将领。然而,关于蒙恬,载入史册的他并不仅是一个将帅之才,他的很多才能都是当时别的将领难以比拟的。其实在整个秦国是首屈一指的,无人能赶得上他,甚至当时的丞相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
突发奇想,兔毛造笔
《史记》记载:秦始皇命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以御北方匈奴,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笔。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很激烈,战争拖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够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呈送秦王。当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书写速度很慢。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使他感到影响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就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念头就越来越强烈。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一天,蒙恬在荒原上猎获了几只野兔子回营,途中偶然看见有只兔子的尾巴拖在沙地上,留下了一道痕迹,顿时来了灵感:何不试试用兔毛来改造笔呢?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就立刻从兔尾上剪下一些毛,把它们插在竹管上,试着蘸取墨汁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将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呼吸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也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毛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历史上对于蒙恬造笔的说法也有一些记载。当年,秦将蒙恬率军伐楚,南下至中山地区,因见那里兔毛甚佳,就用来制笔,从此就诞生了毛笔。《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然而,随着考古者的发现,在蒙恬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毛笔了。譬如,在距今六七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器上,有很多颜色协调的图案,如人面纹、波折纹、鱼纹等,其笔触古朴典雅、清晰可见、线条流畅,很显然是用毛笔描绘出来的;在商代出土的甲骨、玉器以及陶器上,有些未经镌刻的朱、墨字迹,笔画具有方、圆、肥、瘦的变化,明晰可见,也是毛笔所写。甲骨文中“聿”字的字形,就像一手握笔的样子,“聿”就是笔字。
除此之外,1954年6月在湖南长沙古家公山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战国时期的木椁墓,陪葬品中有一支毛笔,是用优质的兔箭毛制成,用细小的丝线缠住笔头和笔杆;外面涂漆加以固定,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中,杆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这可以说是我国存世最古的毛笔,它诞生的年代,要比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早很多。
也有人认为,蒙恬虽然没有创制毛笔,但他对毛笔的制作工艺作了改良。如采用鹿毛和羊毛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笔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1972年甘肃武威磨咀子一座东汉中期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笔杆呈浅褐色,刻有隶书“白马作”三个字,笔头的芯及锋用黑紫色的硬毛,外层覆以较软的黄褐色的毛。其形制与秦笔相同,杆前端中空以纳笔头,杆外扎丝髹漆以加固。此笔可看作是经过蒙恬改良的毛笔的一个典型实例。
“恬笔伦纸”,毕竟是流传千百年的说法。蒙恬造笔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为什么要把毛笔的发明和蒙恬联系在一起?蒙恬在笔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世人去研究与探索。
不得善终,遭奸暗算
蒙恬不仅打仗能显示其英勇威武的大将气概与不同寻常的战略、战术指挥才能,并且在治理边塞和巩固国防等方面也是一个能手。然而,在英雄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小人,这些小人致使很多英雄经常不是战死在沙场之上,而是饮恨不能善终。蒙恬的死可以说是带着悲壮、无奈与叹惋。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巉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蒙恬的弟弟蒙毅,深受秦始皇宠信,位至上卿。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争锋。一次,佞宦赵高犯罪当诛,蒙毅依法将他判处死刑,可是后来秦始皇念及赵高平时办事尽心尽力,又赦免了他。从此,赵高与蒙氏兄弟结下了仇怨。
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嬴政外出巡游稽途,依傍着大海,向北直奔琅琊。中途患了重病,派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走到沙丘就病死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锁了,众文武百官都不知。中车府令赵高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而没有袒护他,于是便产生了杀害之心。
秦始皇死后,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和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还威逼利诱,迫使李斯与其合谋假造遗诏。在“遗诏”中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内心产生怀疑,便请求申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主管官吏处理,另外派人接替他的职务,并把蒙恬囚禁于阳周。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已经听说扶苏的死讯,当下就打算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自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于是就造谣说:秦始皇原来想立胡亥为太子,但蒙恬的弟弟蒙毅极力阻止,才打消立他为太子的念头。胡亥信以为真,于是下令囚禁并杀死了蒙毅,之后又派人前往阳周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您的罪过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累积大功,建立威信,已经三代了。如今我带着三十多万大军,即使是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势力足够叛乱。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节义,是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宠。”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沉重地叹息说:“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竟然没有过错就处死呢?”良久,才又缓缓地说:“我的罪过本来该当死罪啊。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这就是我的罪过了。”说完后,就服毒自杀了。
蒙恬,这个山东人,也许是有史以来死得最冤枉的人之一,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就被赐死了。
在这里还要讲述一件事,也正是这段插曲使得赵高更坚定了要杀害蒙恬将军的决心。秦国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施行严酷的****。于是一场天下读书人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秦始皇大举焚书坑儒,其长子扶苏激烈反对,秦始皇不但不听,反把扶苏贬到边关,叫他监督蒙恬防守边疆。
从此以后,扶苏和蒙恬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初到边关,扶苏甚为苦闷,蒙恬劝告他说:“既来之则安之,守边也非常重要。”当时扶苏感到蒙恬待他诚恳热心,于是便安下心来协助蒙恬训练军队。二人极为投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为蒙恬后来的含冤而死埋下了伏笔。
三军将士得知将军死后,都感其贤达明良,怀愤含泪。他们用战袍撩土将其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川,遂形成现在的小山丘,与扶苏墓遥遥相望。朝霜墓尘,默默传神,犹似当年将帅精诚团结,共同御敌,宁死不屈之状。有诗赞云:“春草离离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笔干枝,难写孤臣一片心。”
蒙恬之死,直接导致了一个结局,就是三十万秦军彻底溃败,三十万秦军溃败了之后,事实上就注定了秦帝国的灭亡。所以这也是蒙恬作为一个将领,其不可或缺地位的体现,他死了之后,帝国就少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依靠,少了一根很大很大的支柱。
当年,赵高劝丞相李斯共谋宫廷政变时说:“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这几问把李斯问得十分尴尬,且还有点受不了地说:“我不如蒙恬,也不能这样地贬损人呀。”我们暂且不说他们之间的恩怨勾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蒙恬的形象、地位:
大将蒙恬,“大”前缀先是来自于他的大谋大略。那时的蒙恬,可以令狂放不羁的匈奴闻风丧胆,乃至于只要有蒙恬在,“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可见,蒙恬是多么的神气和威风。
其次,大将蒙恬,“大”字是来自于他的大武大勇。《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蒙恬在临终前曾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虽囚击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在这段不难懂的古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蒙恬甘愿一死,既不是因为他无能怯懦,也不是因为他浑浑噩噩、不分忠奸善恶,而是来自于他的侠肝义胆、坦荡胸襟,这多么让人肃然起敬。
大将蒙恬的“大”字还来自于他的非凡的品质。大将蒙恬,“大”字是一种大气、豪气、勇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品质。
然而,就这样一个神勇、侠肝义胆之人,司马迁则评价说:“蒙恬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初立,人民才刚脱离战乱之苦,须要休养生息,他不但不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这么做其实是有罪的。如此说来,他们兄弟遭杀身之祸,不也顺理成章吗?”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者司马迁在他的巨著中的大多数评语应该还是得当的。也的确如此,居上位者的一举一动,对百姓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岂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