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谍战故事2
32223900000012

第12章 间谍钻入了前线指挥部

文◎彭霖山 插图◎小宇

一、困兽犹斗

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城郊外。枪炮声响了整整三个多月。猛烈的炮火将所有建筑物和树木都摧毁了。斯大林格勒城郊变成了一片废墟。但尽管如此,德国军队依然前进不了半步。因为同仇敌忾的苏联军民,在城郊外早已筑起了一道道使德国人无法逾越的坚固工事。德寇每发起一次冲锋,都会遭到猛烈炮火的阻击。阵地前沿留下了德军一具具尸体。双方在此对峙了三个月后,苏联红军开始发起反攻,对德军构成“钳形攻势”,反而包围了德军33万人……

希特勒闻讯,气得暴跳如雷。这个法西斯恶魔、战争狂人,去年这个时候,曾狂妄地以75个师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莫斯科,宣称要一举拿下这城市。谁知苦战两个余月后,不但没有攻下莫斯科,反倒损兵折将50多万人,灰溜溜地败下阵来。这是德国人开战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败。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被打破了!为此,希特勒不惜血本,这次又以精锐部队50个师的兵力疯狂进攻斯大林格勒,想挽回失去的面子。但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气急败坏的希特勒电令被苏联红军包围的那33万人马,一定要千方百计突围,以保存实力。

苏联红军早已扎紧网口,步步进逼,决心要全歼德寇这33万人马!各种歼敌计划,各种措施,在苏军前线指挥部里紧张地酝酿着……

陷于绝境之中的德寇早已丧失斗志,军无士气。他们像一头被猎人围困的野兽,左冲右突就是冲不破一个口子,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灭亡。就连德军前线的指挥官上校汉斯和他的参谋长洛奴也感到末日来临,十分悲观失望,成天神情沮丧。几个月前,他俩还在温暖如春的海林别墅中尽情地享受着无限乐趣,突然在一天深夜被一阵急骤的军乐打破了宁静,接着大家紧急集合,登上了一列开往苏联的列车,随着直接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以致死亡的威胁。经过多场战斗的摧残,汉斯和他所指挥的这支部队被残酷的战火所吞没,数千人马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残兵败将惶惶不可终日。尤为可怕的是随着秋季的到来,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威胁。他们日夜龟缩在冰天雪地间,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早已丧失了战斗力。也就是说如果不向苏军投诚,除了被炮火埋葬外,就只有活活冻死在战场上。死亡的魔影随时在他们身边出现,士兵们暗中在窃窃私议,为争取活路只有哗变。

作为前线指挥官的汉斯和洛奴在这种困境中,犹如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会被哗变的士兵除掉。即使侥幸逃生,也将会被自己人送上军事法庭,受到军法的严厉惩罚。就在他俩感到山穷水尽,焦头烂额之际,前线总指挥派人紧急召见他俩。不知命运之神会如何安排他们的生死?

二、不速之客

这天黄昏,防守在东线的苏军某指挥部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上级派来的工作组。他们一行五人,领队的是一个上校,叫奥斯尼古拉斯基。紧随在他身边的助手是一位叫莫卡的中尉。也许是年轻的缘故,他显得非常好动,与他的上级及那三位同伴性格截然不同。接待这个工作组指挥部的一位参谋长,叫杰柯连夫。他身材高大魁梧,性格豪爽;还有一位参谋,叫希里亚,他沉默寡言,显得城府挺深。因为类似这样的检查作战计划的工作组,曾经光临数次。所以,杰柯连夫按照以往的规定,象征性地检查了一下工作组成员的身份证和介绍信后,便热情接待了他们。根据奥斯尼古拉斯基的要求,杰柯连夫首先详细汇报了自己这支部队防守地段的工事设备、军火配备,以及有关进攻措施等军事计划。奥斯尼古拉斯基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还打断汇报插话发问。杰柯连夫的汇报使对方不住地发出微笑,连连点头表示赞许。而莫卡而他的三位同伴则只管埋着头,刷刷地作着笔记……

汇报足足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说的详细,听的满意。精明的工作组长似乎连一些细枝末节都不放过,稍有疑问之处,就要打断发问。有时,还要借助桌上摊开的那幅军事地图,仔细推敲,提出种种假设,以求得正确答案,直至他感到满意为止。

希里亚在旁边一直不吭声,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问题,又像在凝神细听这场汇报,神色十分严峻。

夜幕逐渐降临了。德军也许是为了替自己壮胆,又开始朝苏军的阵地开炮射击了。随着“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指挥部防空洞里的泥土也在扑籁扑籁地往下掉,泥土溅得人满头满脸。杰柯连夫急忙抱歉地立起身子:“上校同志,我们暂时转移地方吧,这里不太安全。”

“不!”奥斯尼古拉斯基也站起了身子,握住杰柯连夫的手摇了摇,大声道,“参谋长,您的汇报使我们很满意,你们的作战计划很不错。这段防线我们放心了!我们也不再耽搁时间了,战情急如火,我们还得连夜赶到西线指挥部去!”

“怎么,你们这就要动身?”杰柯连夫感到非常意外,急忙挽留,“总得吃点什么东西再走吧?”

上校挥了挥手,坚决地回答:“什么都不需要了,战场上的分分秒秒比什么都宝贵啊!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不能耽误时间!”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派人护送你们到西线去!”杰柯连夫说。

“不用!”上校的口吻依然那样坚决,仿佛天塌下来都能顶住。

说话间,那四名工作组成员也纷纷起身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尤其是那位莫卡上尉兴奋得竟然弯起手指在桌上“笃笃笃”有节奏地敲了起来……

一直陷在沉思中的希里亚像是被这“笃笃”声惊醒了,他迅疾地朝对方瞥了一眼。莫卡什么也没觉察,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希里亚的心随着为之一沉……

三、千钧一发

希里亚趁着双方握手告别的时候,独自沉着地走出了门外,不一会儿,指挥部门口迅速出现了几个持枪的苏军士兵。奥斯尼古拉斯基似乎预感到不妙,带着手下就想离去。希里亚疾步走到参谋长身边低语一阵,杰柯连夫点点头,沉思稍倾,急忙上前将手一拦,语气平缓地说:“上校同志,请原谅。这里是前沿阵地,我们不能不保持应有的警惕,在我们没有与上级取得联系与指示之前,请你们暂时不要离开这里!”

“放肆!”上校勃然大怒,厉声道,“军情急如火,耽误了军机大事,你们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希里亚上前一步主动答话:“误不了你们的大事,我们马上发报与上级联系,只是要暂时委屈几位稍候片刻。”说罢,转身朝报务室走去。

就在这时,只见上校猛地拔出身上的手枪,就要朝希里亚的背后射击。说时迟,那时快,正在外面监视着的士兵立即向他开了枪。只听“砰”的一声,上校握枪的手垂落了下来,另外几名随行人员见此情形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希里亚不慌不忙地扭转身子,面带讥讽的神色道:“‘上校同志’,这会儿不用我们发报,你们就自己露出了原形!”随着将手一挥,士兵们立即拥了进来,将这五位“客人”迅速解除了武装。

四、原形毕露

在严厉的审讯下,这个工作组成员终于交代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不出希里亚所料,这五位不速之客全是德军的间谍。那位冒充苏军上校的正是德军的参谋长洛奴;而那个自称叫莫卡的中尉则是德军上校汉斯,也许正是他的有勇无谋,上司将他和洛奴的位置作了调换。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他的鲁莽导致了这场败局。

原来,被苏军围困的这33万德国人接到希特勒突围的密令后,千方百计想冲出苏军的包围圈。无奈苏军的包围圈犹如铁桶一般,德国人四处碰得头破血流。为了寻找苏军布防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走投无路的德国人便决定采取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办法,计划派出自己的间谍趁着前线双方交战的机会,冒充苏军总指挥部的检查团寻找机会混入各地指挥部,刺探军事情报,从中寻找突围的缺口。为此,前线总指挥部经过研究以后,决定将这一重大任务交给了损兵折将的上校汉斯和他的参谋长洛奴,让他们戴罪立功。因为他俩战前在苏联生活过,精通俄语。为了稳妥起见,同时,又给他们配备了三名间谍。汉斯和洛奴临危受命,对着元首的像宣了誓以后,趁着夜幕,在炮火的掩护下,化装潜入到苏军的阵地上,冒充苏军最高指挥部的工作组,以检查工作为名,深入到苏军前沿内部,窃取军事机密。就在他们自认为即将大功告成之际,由于一个偶然的疏忽,却被机警和善于细致观察的苏军参谋希里亚识破,在关键时刻使德国间谍功败垂成。

事后,当有人问及希里亚是如何识破这五个德国间谍时,希里亚笑了:“很简单。因为那位自称上尉的莫卡在即将离开之际,于得意忘形之中,用手指在桌上敲出了一连串‘笃笃’声,而我很快听出这有节奏的敲击声,正是德国人《胜利进行曲》的鼓点。正是这敲击声,成了他们失败的丧钟。”

由于希里亚的细心机警,及时粉碎了德军间谍的阴谋,才使苏军东线作战计划避免了落入德军之手。

一个月以后,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围困的33万德军一举歼灭,使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不可一世的德国人被迫转入了战略防御,进而最终走向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