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曾向她的朋友诉说自己的苦恼。她对金钱和物质享受并无强烈的欲望,所以平淡清贫的生活并没有使她烦恼。可是她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原来是周围的人让她不快乐。她非常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是为了让丈夫满意;她小心翼翼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能够获得老板的赞赏,同事们的褒扬。甚至她每天的衣着打扮都让她浪费掉早上的许多时间,因为她怕穿得不得体,会使同事们私下嘲笑自己……“没办法!谁让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呢?”她幽幽地说,“我关注别人对我的每一个眼神和表情,生怕我会使他们不愉快,生怕他们会对我不满意。他们让我每天都紧张着,很累的,我怎么能快乐起来呀!”
显然,这位女士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把自己的完美愿望延伸到了周围的人群,让别人对她的评价成为完美与否的最终参照与界定。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评价体系不尽相同,整齐划一的完美愿望注定只能是泡影,所以烦恼丛生,快乐当然无从说起。
人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时晴,时阴,时风,时雨,常常变化。因为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复杂,不管我们怎样快乐,也总有时候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
一位先生在办公室里刚完成了一件愉快的任务,神采飞扬地回到家里,满心想和自己心爱的妻子分享一下这份光荣和快乐,却不料一进大门,就看见太太蓬松着头发,衣服纽扣也没扣,拿着鸡毛掸子在打孩子。这位丈夫的满腔高兴,马上化为冰冷,在失望和不耐烦之下,也许就此和太太吵上一架,换来几天烦恼的日子。
太太们也常常免不了有这种情况。当她手脚不停地忙了一天,在丈夫下班以前,赶着整理好了房间,打扮好了自己,收拾干净孩子,满心希望丈夫回来之后,和她分享这份难得的宁静。却没想到,丈夫在办公室受了一肚子气回来,一进门连鞋都不脱,把公事包一扔,就躺在床上看报去了。太太一面痛惜刚擦干净的地板,一面伤心丈夫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劳动,情绪马上变坏了。
我们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在学校里,都免不了在情绪上受到别人的干扰,而使原来晴朗的情绪突然布上一层乌云。问题只在我们能不能在黑云密布的时候,保持一点冷静。我们没有多少力量去左右环境。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总难免遭到拒绝或受到打击而失望。既然如此,我们是否能试一试,在自己心里好好地留出一片小小的、安静平和的地方,来保住一些快乐的种子呢?
当环境中的人或事令我们受到伤害或打击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抛开那些无益的气恼,而在自己内心这片快乐的园地里找到希望、安慰和鼓励呢?
一天早晨,钟小姐一进办公室门,便闷气地对同事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早晨,那个印刷厂的柳先生好像不大高兴似的。”
“怎么个不高兴法呢?”
“平常他都是非常客气,笑容满面。今天早晨,他笑是笑,可是笑得很勉强。”
“这是什么缘故呢?”同事抬起头来,仔细注视着钟小姐的脸。他明白了这天早晨,钟小姐有点伤风,又好像没睡好觉,两眼红红,不大睁得开,两颊的肌肉下坠着,嘴唇显得特别突出地翘起来,好像非常恼怒的样子,跟她平时活泼愉快健康的情绪相差很远。谁要是看到钟小姐这天早晨的样子,谁也不能轻易地就笑起来的。
有些时候,我们感到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大好,不热烈,不亲切,或不友善。为什么呢?我们闷了,气了,越想越不开心。可是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正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如果这时候,有人突然拿一面镜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定会吃惊地往后跳的。“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的样子这么难看。这真是糟糕!是的,真是糟糕。”是我们自己的这种神气,再加上我们当时说话的声调,把别人的笑容和愉快都赶跑了,把别人对我们的亲切与温暖都冻结了。
是我们先向别人注射了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不愉快的情绪,又反过来影响了自己。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若要自己快乐,先使别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