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宝有秘密
32218700000007

第7章 图坦卡蒙墓之谜

年轻的法老图坦卡蒙之墓埋在埃及帝王谷地下,鲜为人知,经过33个世纪之后,终于重见天日,墓穴中挖掘出的大量黄金宝藏令全世界为之惊叹。该墓发现时几乎原封未动,发现该墓者因此举世驰名。

当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他的赞助人卡那封勋爵站在通向帝王谷地下深处的封闭墓道门前时,早已灰尘满身,四周漆黑一片。这个门果真通向年轻法老图坦卡蒙的宝藏吗?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靠近卢克索,是法老的墓地所在。卡特和卡那封勋爵在这片山谷艰辛勘探了八年,一心希望能够找到这座隐藏得很好的墓穴,但八年来一无所获。到了1922年夏天,卡那封打算放弃寻找,停止赞助,但卡特说服他再干一年。

除了靠近已发掘出的拉美西斯六世墓附近的一小块地方,卡特的考古队几乎踏遍谷中每寸土地。埃及文物部门要求他们不要接近这个地方,以免挖掘工作妨碍游客参观拉美西斯六世墓。然而卡特确信,那里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图坦卡蒙之墓所在。在卡特的指导下,工人开始挖掘。1922年11月4日,一个工人挖出一个浅浅的台阶。经过进一步挖掘,又发现了更多台阶,最后发现一个涂了灰泥的门楣,上刻古代守墓神的印记。这意味着墓中可能葬有高级官员,甚至法老。当整条十六级台阶被挖出后,人们发现门上刻着图坦卡蒙名字的印记。但是,门的底部曾被重修,说明可能已有盗墓者来过,墓里也许空空如也。

把碎砖和石块都清理出去,一条长长的、倾斜通道展现眼前。通道尽头是第二道带印记的门。当这两位考古学家站在此门前时,心中必定忐忑不安,因为接下去的发现,也许令他们寤寐以求的希望得以实现,但也许愿望成空。

三个星期以后,即11月26日,卡特开始研究。首先,他在门的左上角顶部小心翼翼地凿了一个洞,然后,往洞里捅入一根铁棍,试探里面是否有障碍物。接着,他把这个洞扩大,点燃一支蜡烛伸到里面,向内仔细观察。

起初,在一片昏黑中他什么也看不见。但当他的眼睛渐渐适应了暗淡的光线后,一些闪闪发光的宝物开始浮现眼前。他们面前的是墓的前厅,里面堆满法老的随葬品。盗墓者曾经闯入这里,卡特甚至看得见他们留在尘土中的脚印,但他们显然被守墓卫士发现了,只得顺手将赃物放下。厅内杂乱地堆放着一只包金镶珠宝的御座、一套包括三张睡椅的镀金家具、两架黄金战车、黄金塑像和条纹大理石雕像,以及彩陶花瓶。然而,这里却没有卡特最想找的东西——法老的木乃伊。

他们把前厅和厢房(前厅西南侧的小房间)中的无价之宝一一做记录拍照,并准备把这些文物运往开罗博物馆妥善收藏。这是一项艰巨费劲的工作,必须在不通风而又狭窄的墓室中进行,花了卡特很多时间。而且陆续拥来的游客和新闻记者,聚集在入口处不肯离去,又给卡特添了很多麻烦。

1923年2月,前厅清理完毕后,卡特将注意力转向北墙上的第三道密封门。卡特当着一位应邀前来的参观者的面,凿出一个洞,伸进一支蜡烛查看。在距门九十厘米处,是一堵金制墙壁,一直延伸到他看不见的地方。卡特迅速地拆掉密封门,这才发现那不是墙,而是一个巨大棺椁的边。

过了停尸室是第四个房间,卡特把它称为“宝库”,因为它几乎收藏了陵墓中大部分的贵重东西:贮藏珠宝的小箱、花瓶、小船、神龛、小雕像、一个壳仓的模型和一尊象征女神哈索尔的镀金牛头人身像。这座陵墓是帝王谷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陵墓。

棺椁里是一层镀金木框,盖以亚麻布,木框内有三层更重的镀金木椁,刻了大量浮雕。在最里面的那层中,安放着一口雕刻精美的黄色石英岩棺材,棺盖由粉红色花岗岩造成,以陪衬石棺。

开棺过程也请一位参观者见证。卡特这样记载:“石棺内的东西用亚麻布包得严严实实。揭开最后一层裹尸布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华丽璀璨的景象,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不禁发出惊叹之声。石棺内躺着少年法老王的包金躯体,制作工艺精湛绝伦。”

石棺中安放着三层棺木,一层套着一层,异常紧密,很难把它们分开。第二层棺木的盖子终于打开,露出纯金制成的第三层棺木,其中的发现可誉为宝中之宝,令人目眩。里面安放着少年法老的木乃伊,身上缠着亚麻布,上面撒着符咒,并饰以精美的珠宝,脸上罩着一个无价的金制面具。

现在,图坦卡蒙墓中的大部门珍宝都陈列在开罗博物馆,但陵墓里仍存放着躺着法老遗体的金棺。但遗体确属法老吗?令卡特始终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任何卷轴或铭刻能够证实这具尸体的身份,尽管后来进行的一些检验证明这个人是介乎十七到十九岁之间去世的。不过,摆放在他周围的珍稀宝物价值不菲,由此已确定了他生前的地位和财富。

卡特花了十年时间来挖掘图坦卡蒙的宝藏,取得大量有关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人生活的全新资料,令古埃及学家们获益良多。他的发现让全球叹为观止,亦令他与那位神秘的少年法老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