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宝有秘密
32218700000004

第4章 盗墓案之谜

《埃及记述》图书的出版,引燃了异乎寻常的埃及热,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瑞士的著名旅行家,相继来到埃及,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其风靡程度。对埃及的狂热也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后遗症:盗窃文物。那么,盗墓行径在埃及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埃及人又是如何对盗墓贼进行审判的?

可以说,盗墓行径在古埃及历史中一直长盛不衰,它的历史与金字塔一样久远。盗墓活动的高峰出现在古王国第十二王朝时期。那时,独裁的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以后的西索斯一世、二世的有力统治已告结束,后来的九位国王的名字虽然都叫做拉美西斯,却都是有名无实的。他们治国无方,国家经常受到威胁,国内政治腐败,贿赂贪污之风盛行,这给盗墓者创造了良好的发财机会。当时,陵园警卫和教士勾结,墓地监督和当地州长勾结,就连保卫王陵机构的最高长官——西底比斯市市长都和盗墓犯私下来往,可见当时盗墓活动的猖獗。

难道当时没有人管一管吗?盗墓者真的可以逍遥法外吗?拉美西斯九世以后的文献中对此有所描述,它记述了三千年前审判盗墓案的情况,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离奇的。整个事件的经过和侦破非常像一件现代的犯罪案件。从保存至今的案卷上,我们还可以得知审判此案件的经过与细节。那里,底比斯市西岸发生了大规模盗墓活动。由底比斯政府任命的调查委员会,先彻查所有的王室陵墓,发现:“太阳神之子塞贝克姆萨夫的金字塔陵墓,被盗贼闯入。窃贼挖了一条隧道,从图特摩斯三世的谷仓视察员纳巴穆恩坟墓的外厅,直挖过来。国王的墓室里不见了遗体,王后努布卡斯的墓室也一样。”路易十四时代,为了丰富博物馆的收藏,西方各国纷纷加入对埃及文物的掠夺。这是当初一位寻宝者其后游记中的记叙:“……打开棺木后,我感到很失望,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奇特的东西,于是就把它原封不动留在那里了。”调查中指控了一批盗贼,包括一大群墓地管理处的工人和小职员。他们被逮捕并带上法庭,发誓说实话,否则就“被割掉鼻子和耳朵,或者处死”。其中一人招认:“我们打开了棺材,揭去了覆盖,看到这位国王那庄严的木乃伊……颈部戴着一串金制的护身符和许多饰物,头上戴着金面罩。这位国王庄严的木乃伊通身盖着黄金。覆盖物里外都是金银编制的,并且镶嵌着各种宝石。我们剥下这尊神圣庄严的木乃伊身上的金衣,取下他颈上的金护身符和饰物,揭走覆盖的金被。我们还找到了国王的妻子,并把她的木乃伊身上的东西照样剥光。我们还找到了殉葬的金瓶、银瓶和钢瓶,也统统偷走。我们把从这两位神圣木乃伊身上取到的护身符、饰物、覆盖等都分成了八份。”八个窃贼中有五个人的姓名存留至今,他们是石工阿比、技工伊拉门、农民阿门农海布、运水工卡姆维斯和黑奴坦内菲尔。可在这次审判以前盗墓者都没有姓名,这时他们忽然变成有名有姓的活人了,不能不让人惊诧。案件笔录的结论是:“他们的案子和判决都正式记录下来呈送法老。”因为只有法老能宣判死刑。记载这类案件的纸长达数公尺(1公尺=1米),但保存下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由此可见劫掠古墓的行为有多普遍,同时也说明了王室陵墓陪葬品之丰富。这一点,在1922年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陵墓被发现时,获得证实。埃及人代代口耳相传:神庙中藏有财宝,坟墓里有丰富的陪葬品。后来,科普特人却把神庙改成教会,修道士占领了石墓,损毁了浮雕和绘画。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