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32216500000032

第32章 当个合格的教师

俗话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一个教师的最低标准应当是个有德性的君子。

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韩愈也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和思想品质。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没有生命的天然物质材料,而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智慧、有特点的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是对学生最大的教育。只有道德高尚的老师才会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师德。他一向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六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可见他将教师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看成教育成败的根源。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带动人以及提升人的活动。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家不怎么爱听父母话的学生,却常常时不时搬出来老师的话,并将这些话全部奉为“圣旨”。他们总是喜欢跟自己的父母说:“我们老师就是这么说,也是让我们这么做的。”就算教师的一些说法过于偏激,他们也都相信自己的老师是完全正确的。这种对教师绝对崇拜和服从的心理会伴随他们走过相当长的一段岁月,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比生命更重要。”人格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是一只鼎,而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分别是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达到和谐统一,一个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晚年曾这样回忆起幼年时期曾对自己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一位教师:“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他一出现,连空气中都会立即充满那种令人难忘的道德气息。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人感到心灵空洁、浑身舒爽。虽然学习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但只要跟他在一起,便总能感到自己真的是在学海徜徉,心灵就像在洗澡一样清爽。每当靠近他的时候,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学生更愿意接受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而一个让人鄙视的老师说出的话,即使是原本高尚的思想都会让学生们感觉肮脏,那完全就是对高尚品德的一种玷污,学生们是不会轻易接受这种老师所传授的教育思想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像其他的社会关系,学生一定要崇拜和欣赏自己的老师才愿意也才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而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也才能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到学生。所以,一个合格的教师总是习惯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会自觉遵守社会道德,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个有德行的老师,会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品行,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慎笃、自省和成长。以下是有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例子。一次他在操场上走着,忽然看到几个学生正在一起打架,于是他就走过去要求学生到校长室去。几个人来到校长室,陶校长突然拿出一颗糖对学生说:“我很感谢你能够尊重我,这颗糖就奖励给你吧。”然后,他接着拿出了第二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打架完全是为了帮弱小的同学,这是一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糖。”听了校长的话,学生不好意思说:“校长,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再怎么说也不应该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只见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给学生说:“难得你懂得自我反省,这颗糖也是你的。”最后,学生带着一脸微笑离开了办公室。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懂得:教育者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才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位男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道:老师,我很抱歉您要看到我写下的这些难看的字迹,但是我想把这字背后的故事告诉您,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倾听呢?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子,平常很喜欢说话,总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教语文的新老师。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跟周围的同学聊了起来,却不小心被老师逮了个正着。他非常生气地走到我的座位前,像拎小鸡似的把我拎到了讲台上,他大声地朝我呵斥:你不是喜欢说话吗?你不是离开嘴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吗?好,现在我给你个机会,让你一次用个够,你马上用嘴把黑板上的字擦掉。从那以后,我特别讨厌语文老师,以至于练字的时候故意不好好练,直到今天我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文科生,但我还是不喜欢写字,更不喜欢文科。

以前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则新闻:由于自己的一个学生上课太淘气了,老师为了惩罚他,竟然让其他同学拿小刀把他的手掌划破了,对该学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心理伤害。但也有不同的情况,有位学生也不喜欢认真听讲,但老师却是通过跟他讲道理让他明白了事理,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是人们之间的思想、情感、知识、技能的相互交流。因此,教育需要给予学生尊重、平等、关爱和鼓励。就像那个故事中所说的,橘子生于南方为橘,生于北方为枳。教育始终是以教育者个人人格为基础的,通过对学生施加良性的影响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