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32216500000014

第14章 对学生要仁爱

相比起做一个名师来说,要做一个称职优秀的老师似乎并不像做名师那么难。只要你记得: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你的人格内涵,而你的人格则会影响你的学生一生!用你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吧,并让他们懂得“仁者爱人”!

如果我们向全世界的校长和教师提问,问一问在他们心目中,最伟大的教育家是谁,他们肯定能够罗列出一堆名单来,特别是那些对世界教育史比较精通的学者们,他们罗列的名单将会更长。

在西方学者的头脑中,世界上的大教育家恐怕除了苏格拉底,就只有中国的圣人——孔子!

我们伟大的圣人孔子,的确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学家,至今仍无人能企及其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事实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孔子一贯坚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这八个字(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的。

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而且孔子比苏格拉底早出生八十二年,所以孔夫子才是我们真正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的创始鼻祖。

不过,无论“启发式”教学方法到底是谁首创的,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伟大的人原本思想就是相通的。

对于孔夫子而言,他最为重要的理想,也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便是实现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的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而他需要在他的仁爱思想和广大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

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相传,孔夫子门下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贤弟子七十二。这些人就是孔子为了推行仁爱思想,实现大同世界所培养的传道的志士。

古语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究竟人的本性是善亦或是恶,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不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环境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善良和邪恶的一面时常会各占上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即便是孔子的弟子这些能够堪称贤人、圣人的一级人物,但是孔子作为老师还会时常用仁爱的思想提醒他们、叮嘱他们。

在每一次的教导中,我们不仅要赞叹孔子高超的教育方法和巧妙的指导手段,更会被先贤圣人心中的仁慈和博爱所感动,为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而震撼。

教师如果从人格魅力的角度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教师学识渊博,卓有成就,人格也高尚,堪称名师。名师原本就很少,那些对教学实践很擅长的名师则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能够投身在名师的门下,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第二种教师有学问,但师德一般,缺乏人格魅力。学生从他们那儿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倘若是环境很好的话,也是能成为一个合格人才的;但是,在不良环境影响下,学生也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的害群之马,甚至高智商的罪犯。

第三种教师的学术水平很一般,但是他们身上会有能够影响学生的人格力量,在这些教师的引导和熏陶之下,学生们虽说不会变坏,但是在学业上的长进也不是很快,也存在着耽误青春之忧。

第四种教师既无突出的专业水平,又无让人敬仰的人格,是四种类型教师中的最低一级,学生一般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师的。

教师们看了上面的分类之后,是否觉得自己算得上一个名师呢?

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矗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是名师,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用行动教导学生如何去爱人。

中国古代很多赫赫有名的教育家诸如孔孟等,也是因为他们的人品高尚而被后人尊称为圣贤。

在现代,李大钊、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等也都当过教师,他们之所以受到青年学生的敬仰,显然不单单是由于其思想进步或学问高深,而是与他们的人格魅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当然,孔子、孟子只能让后人望其项背,李大钊和鲁迅先生也同样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就是要成为闻一多、朱自清这样的名师也非易事。

可是,时代在呼唤着我们优秀的教师,我们的教育也迫切地需要着优秀教师的出现。教书育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其实,每一个当过学生的人,都曾遇到一个或几个难忘的“仰之弥高”的老师,都曾为这些老师的人格所感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

细细回想一下,或许现在你也会想起一个或者是几个让你很怀念并且充满感恩的优秀教师。

所以说,虽然做一个名师是很不容易的,可是要想做一个优秀而且称职的老师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

用你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吧,并让他们懂得“仁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