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必备工具书-学校权益法律保护与权益纠纷处理指南
32212100000051

第51章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2)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小外伤有擦伤、裂伤、刺伤、切伤、扭伤及挫伤。前四种属开放性损伤,处理原则是:止血、保护伤口、抗感染,一般的出血可自行凝止;如出血略多,可用干净的纱布、棉花、手帕等用力压迫几分钟。伤口处可涂抹红药水或紫药水;如有轻度污染,伤口周围还可涂抹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粘用创可贴,在使用药水时应注意:(1)红药水不能与碘酒合用于同一部位,否则药水将失效,并产生毒物碘化汞;红药水也不能用于口腔内伤口。(2)紫药水因收敛作用强,结痂快,不宜用于活动多的关节部位;脸部亦不宜使用紫药水。(3)碘酒和酒精都有较强的刺激性,不能直接涂于伤口之上;酒精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70%~75%为宜。对于小的裂伤和切伤,贴创可贴时,先贴牢伤口一侧皮肤,然后向另一侧稍用力牵拉,使伤口密合好之后再贴牢另一侧。

凡伤口面积大,出血量大,污染重(特别是面部皮肤嵌入脏东西时),一定要到医院去处理,否则将来即使不感染,愈合后的疤痕也较大,或有较重的色素沉着、“刺花”等。刺、切伤只要是比较深的,一定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2.止血

人体出血过多,就会危急生命,当损伤较重,出血较大时,应先止血,尔后处理伤口,急救的常用的止血法有以下几种。

(1)抬高伤肢法:即抬高伤肢的位置,对小动脉、小静脉出血有良好效果,对大动脉只起辅助作用。此法只适用于四肢出血。

(2)指压法: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以手指用力将动脉压在骨骼上止住出血。常用的指压止血点有:①颞浅动脉指压法,在耳屏前上方约一指宽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指腹将血管压在颞骨上。用于同侧前额和颞部出血止血;②颌外动脉指压法,在下颌角前约1.5厘米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指腹将血管压在下颌骨上,用于同侧面部出血止血;③颈总动脉指压法,伤者头转腱侧,在胸锁乳突肌的内缘中点,摸到搏动后用拇指置于颈后,其余四指指腹把颈总动脉压在颈椎横突上,用于同侧头、面部、口腔、咽部出血止血;④锁骨下动脉指压法,伤者头转向健侧,在锁骨上窝内1/3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指将血管压在第一肋骨上。用于同侧肩部、上臂出血止血;⑤肱动脉指压法,伤臂外旋、外展、在肱二头肌内缘,上臂上1/3处摸到搏动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将血管压在肱骨上,用于前臂、手部出血出血;⑥股动脉指压法,伤者仰卧,伤肢伸直,大腿稍外旋、外展。在腹股沟中点摸到搏动后,用双手拇指重叠将血管压在股骨上支上,用于大、小腿出血止血;⑦胫前(后)动脉指压法,在胫骨前面远端(踝关节背侧)摸到搏动后,或在内踝后摸到搏动后,将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压在胫骨上,用于足部出血止血。

3.包扎

包扎具有固定敷料、压迫止血、保护伤口、支持和固定伤肢等作用。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也可用毛巾、手帕、布条、围巾等代用品代替。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四种。

(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手腕、小腿下部、额部及所有绷带包扎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先将绷带打开,斜置于被包扎部位,一手拇指压住绷带斜端,另一手将绷带绕伤处一圈,再将带头斜角折回,然后一圈压一圈反复进行。结束时用别针将末端固定,或将绷带剪成两条,作结固定。

(2)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端、手指等处。包扎时先行环形包扎,然后将绷带斜形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的1/2或1/3。结束同环形包扎。

(3)反折式包扎法:适用于粗细不均匀的肢体,如前臂、大腿、小腿等处,包扎时先行环形包扎,然后按螺旋形包扎法进行,但每一圈要将绷带上缘向下折成人字形,再向后绕绷带,并拉紧。每反折一次后一圈压前一圈的1/2或1/3。结束同环形包扎。反折时注意反折线不要在伤口处。

(4)“8”形包扎法:适用于关节部位,如肘、膝、腕、踝、肩等处。包扎时先从关节下方的环形包扎开始,将绷带斜形由下向上、由上向下绕过关节成“8”字形,如此反复缠绕。结束时在关节下方,同环形包扎。

伤肢的固定,悬吊一般采用三角巾。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在体育运动中较多见,此伤是指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滑囊等软组织的闭合性损伤。其特点是表面无伤口。常见的有:1.挫伤因外界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某部位而引起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叫挫伤。如体育运动时的相互碰撞、足踢、拳打、器械碰击、高处坠落等。常见于大、小腿前面,头部、胸腹部、睾丸、足跟等处。

挫伤后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变青紫。四肢、胸部挫伤时应注意有无肌纤维撕裂和合并骨折。胸、腹部挫伤应注意有无伤及内脏器官。睾丸或内脏器官损伤时,患者常出现休克,其表现是头晕眼眩,心慌气喘,身出虚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烦躁不安,脉细而快,神志模糊。

2.肌肉拉伤

因直接或间接外力的突然牵拉,使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而造成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叫肌肉拉伤。常见于大、小腿的后群肌肉、腰背肌肉、大腿根部肌肉、肩部肌肉。

(1)主动拉伤:肢体活动时,原动肌猛烈收缩而造成的伤。如弯腰抓举杠铃时,骶棘肌等腰背肌肉猛烈收缩而发生的拉伤。

(2)被动拉伤:肢体活动时,原动肌猛烈收缩,对抗肌未能放松而被拉伤。如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大腿前群肌肉猛烈收缩而使大腿后群肌肉被拉伤,或压腿练习所引起的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常发生于肌腹、肌腱和肌腱在骨上的附着部位。在体育运动中,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功能不适应运动状态,肌肉收缩力量和伸展性差,身体疲劳,肌肉功能下降;动作不协调,或气候寒冷、场地不良等,均能引起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后,患者疼痛,局部有压痛,肌肉挛缩。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会加重。肌肉发生断裂时,患者可能在受伤时听到断裂声,并在断裂处可摸有凹陷或一端膨大,肌肉功能发生障碍,肌肉发生断裂时必须进行手术缝合。

3.关节韧带扭伤

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而造成关节韧带的损伤叫扭伤。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腰背的损伤。因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可能造成单纯关节韧带扭伤,部分或完全撕断,有些合并有骨折和半月板损伤。

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力量薄弱,保护能力差,常因动作不正确,运动场地不平或其它原因引起韧带扭伤。

扭伤后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发青紫色,关节间隙增宽,压痛明显。

4.闭合性软组织的处理

凡属于闭合性急性软组织损伤,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止血、止痛、防肿:当发生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处理原则就是止血、止痛、防肿。具体措施是先冷敷而后加压包扎。损伤的当时将伤肢浸泡在冷水中20分钟,或用毛巾浸泡冷水或冰水中,稍拧干后敷在患部,每隔2分钟后更换一次,这样可利用低于体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损伤部位,能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充血。故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经冷敷揩干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进一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睡眠或卧床休息时,可将肢体垫高,以减少充血。

(2)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4小时~48小时以后,出血已停止,应拆去包扎,用理疗、热敷、按摩或药物治疗,主要作用是促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如每天1~2次电疗、按摩、热敷。每次25~30分钟。这样均有消肿、止痛、祛瘀、解痉、减少粘连的作用。用药物治疗,中药有跌打丸、七厘散、活络丸、云南白药等,均有止血化瘀、舒筋止痛、消除肿胀的作用。西药有抗失药(注射),如醋酸氢化可德松等药物。

5.踝关节扭伤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中,学生踝关节扭伤占关节韧带扭伤的首位,以球类、田径、体操等项目发生率最高。伤病虽小,但恢复慢(一般伤后痊愈需100天左右)。故在这里重点介绍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

在踝关节扭伤中,以内翻损伤为常见。根据解剖分析,足的屈肌力量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内踝长,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束韧带坚强,因此,内翻比外翻活动度大。此外,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部背屈时,踝关节很稳固;而当足趾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跑跳练习中,运动员离开地面的腾空阶段,足就处于跖屈的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侧倾斜或踩在他人脚上、球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带扭伤或完全断裂。

如果落地姿势不正确,身体重心向内侧偏移,使踝关节突然外翻,就会导致内踝三角韧带拉伤。

踝关节扭伤,严重者不仅发生韧带损伤和断裂,而且会使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和撕脱骨折,以致胫腓下关节分离,距骨外侧移位。

此外,踝关节多次反复扭伤可逐渐造成创伤性关节病(又称足球踝)。

进行按摩疗法:

(1)伤者仰卧,痛处用轻轻的推法、揉法,由上而下,理顺筋络,反复数次。

(2)在悬肿、太溪、昆仑等穴位进行按摩。

(3)左手食、拇两指夹持内外踝间隙,右手握足趾,在跖屈位作牵引,并在牵引下使足左右轻轻摇摆,内翻外翻数次。而后作背伸、跖屈。同时夹持踝关节的食、拇二指下推,上提两踝(背屈时下推,跖屈时上提)。如此反复数次。

(4)再推、揉、理顺筋络。

运动损伤处理是被动的消极的措施,目的是为了病者早日康复,而预防损伤是主动的积极的工作,其目的是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教学训练正常进行,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

(三)骨折与关节脱臼

1.骨折

因外力作用,使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叫骨折。骨折有开放性和闭合性、完全和不完全之分。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完全骨折易错位。体育运动中的骨折一般均属于闭合性的。医学上将无位移的完全和不完全骨折叫做稳定性骨折,而把有位移的骨折(单一骨折、多段骨折、单骨或双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叫做非稳定性骨折。前者无需复位,只用简单的短期外固定即可愈合,后者则需牵引复位或手术处理,短期不能愈合。

骨折可因直接外力、间接外力和肌肉强力收缩所致。如扭转力、冲击力、压力、牵拉力、打击力等。小腿被足踢、踩踏、重物打击后骨折;摔倒手掌撑地,易引起前臂、锁骨骨折;高处坠落易引起跟骨或脊椎骨骨折。此外,由于青少年时期骨骺未完全愈合,在外力作用于关节时,易发生骨骺分离。常见部位在肱骨下端,桡骨下端与上端、胫骨粗隆等。

(1)原因

在体育中常因动作技术不正确,不注意安全,未采取预防措施;无人保护或脱保;保护装置发生障碍;病后或疲劳时进行剧烈运动等,均会造成骨折。

(2)症状

①休克:较重的骨折,可因出血过多或剧痛引起患者出现休克。

②剧痛:由于骨折损伤骨膜,疼痛加剧,引起肌肉痉挛。

③局部出血引起血肿:由于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充血所致。

④功能障碍:由于四肢出现完全骨折,失去了长骨杠杆和支持作用,故失去正常功能。

⑤畸形:是骨折的主要症状,由于骨折部位的位移和肌肉的强力收缩,使伤肢变长、缩短或成角等。

⑥压痛或震痛:这是区别是否骨折的重要标法,骨折后伤处压痛明显。在远离骨折部位轻击伤肢时有震痛,若沿着伤骨的纵、横轴挤压时有挤压痛,并与压痛点一致。

(3)急救

骨折急救的主要措施是抗休克,临时固定和搬运。

①抗休克:保持现场安静,令患者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止痛、止血。凡有出血应先止血,一般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如遇昏迷可捏点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穴位或进行人工呼吸及输氧。

②遇到开放性骨折,切忌将刺出皮肤的断骨推回伤口,以防感染。此时应迅速止血,并将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覆盖敷料包扎。

③固定:若无把握复位,只作固定,根据骨折部位选用适宜的夹板及骨折肢体加以固定,尤其脊柱骨折易引起生命危险,切勿随意挪动,应速送医院处理。

2.关节脱臼

因外力作用,使关节的正常连续关系发生破坏叫脱臼。越是灵活的关节其稳定性越差。关节脱臼有开放性和闭合性、全脱和半脱之分,一般脱臼均为闭合性的,医学上把关节面完全离开原来的位置叫全脱臼,把关节面部分错位叫半脱臼。全脱常伴有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半脱,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较轻,常见的是肩关节和肘关节脱臼。

(1)原因

由于外力牵引、打击和碰撞均会引起关节脱臼。如上臂外展后伸时跌倒手掌撑地易引起肩关节脱臼。外力打击或牵拉易引起肘关节脱臼等。

(2)症状

关节一旦脱臼会出现疼痛、肿胀、功能失常、畸形(如肩关节的“方肩”、肘关节的“肘三角”异常)。严重时常伴有神经、血管、软组织和骨的损伤,故易引起休克。

(3)急救

遇关节脱臼,令患者静卧,注意保暖,如果出现休克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同骨折)。然后将脱臼关节保持原位或稍加牵引固定,并速送医院处理。

(4)关节脱臼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