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我的手机会说话
32206700000023

第23章 <东方名利场>

无尽的黑夜,我跌跌撞撞走在一片荒野上,突然脚下一滑,身体不受控制的向前载到,手中握着的手机在倒地的一刹飞了出去,我顾不得浑身的疼痛,迅速的爬起来,摸索着寻找不知道掉到哪里的手机,大声招呼着,盘古、盘古……,四下里寂静无声,只有我的声音在空间里回荡着。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随着白光出现的是从天空中直坠而下的陨星,一声巨响过后,我又一次丧失了神智。

“啊!盘古,不要”我大叫着从床上坐了起来,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直透到屋子里,依稀能看到前边电脑桌上,手机静静的躺在那里,持续的通过红外线传输资料。

又是个噩梦,我将头垂到膝盖上,双手猛揪着头发。从美国回来已经三天了,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好多本已经遗忘了的人和事竟然接连不断的在梦境中出现。刚刚又梦到将盘古遗失,而末日浩劫丝毫未改变的出现了。我用力的摇了摇头,希望能把这些可怕的场景从脑海中赶出去。

看了看桌上的闹钟,才凌晨三点,我却睡意全无,只好起身下床坐到了办公桌前,打开了台灯,在灯光下再次翻开昨天程建交给我的《东方名利场》杂志版的开发计划。

看得出,程建的这个计划是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

首先是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时尚类杂志做了大致的调查,统计出的结果让我很是吃惊:《时尚COSMO》每期广告收入1000多万,《ELLE世界时装之苑》每期广告1000多万,《瑞丽伊人风尚》每期广告接近1000万——这些哪里是杂志,分明就是是印钞机。

而下边接着提到的却是另外一种事实,《视觉21》停刊,《生活资讯》停刊,《摩登》停刊,《明星时代》停刊,还有诸多杂志行将关闭。为什么在同一个市场上,各种时尚类杂志的境遇会是如此的窘异?

根据程建的分析,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定位上的单一,几乎所有的时尚类杂志都将读者定位在新富阶层或者中产阶级,加上操作者无细分市场的能力,一味跟风模仿,导致中国大量的时尚杂志内容雷同,风格相似,同质化严重。甚至有业内资深人士称,把这些杂志的封面和版权页撕掉,随便打乱顺序,然后装订在一起,没有人会认为那是几本杂志拼装而成。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所能认同的基本上就是做的最早最好的那几本了。反正其他的也基本上是类似,毫无新意而言。因此除了那几本一开始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的杂志还能卖的红火外,其他大多是艰难日。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从1987年起,国内就已经有出版社搭上了与国外品牌杂志版权合作的班车。开先河者是法国桦榭集团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ELLE世界时装之苑》正式创刊,由此拉开了中国杂志与国外杂志版权合作的序幕。紧接着《时尚》与美国赫斯特集团合作,《瑞丽》与日本《主妇之友》合作。 占得先机就占得了市场。在此基础上,三家刊社不断衍生新刊,规模化经营,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高端时尚杂志之鼎立三国。 事实上,后晋的新刊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已经没有能力对这三大巨头形成威胁了。可以说,目前的时尚类杂志市场上是一种三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而我的《东方名利场》所要做的就是打破他们的垄断,然后再建立一个新王朝。

其实隐藏三巨头背后的缺陷是很明显的。限量版皮包、手工皮鞋、豪华游艇、私家别墅、顶级跑车、私人飞机、环球旅行、超五星酒店……翻开时尚类杂志,这类的标题比比皆是。而这些东西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及。“做给富人看的杂志”几乎是所有时尚类办刊的原则,而对于那些本土富豪来讲,也许他们更愿意一晚上在天上人间散尽千金,而不愿意花20块钱买一本杂志。更别说你的杂志去指导或者影响他的生活了。

高档杂志其实仅仅是在满足从业人员和广告客户的虚荣感,因为那上面有很多大牌子的广告,因为纸张和印刷比较好,因为定价比较高拿出去会有面子,但它永远解决不了读者实实在在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LUCKY》杂志是个异类,《Lucky》是美国康德纳斯特集团的2000年创办的一本杂志,现在发行量已经超过300万,该杂志完全打破时尚杂志常规,杂志就像是个商品目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Lucky》从不报道名人的穿着和生活,而仅仅关注普通人,也很少关注本国读者买不到的产品,杂志里介绍的衣服、鞋子、手袋和妇女衣饰的小配件在很多商店都可以买到。正是因为确立了这样的平民化时尚路线,才使得《LUCKY》成为美国主流杂志,每期光是广告赢利就达千万美圆。

目前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高端市场饱和,而低端市场则是供不应求.《东方名利场》的原则就是不做以展示型欣赏型为主要特征的高端时尚杂志,而从实用性入手,做一本低端时尚杂志。

看得出,程建应该是在很早就着手准备这件事,计划书中已经罗列了长长的一串有意进入杂志广告版的品牌服装、卖场、旅行社以及其他能贴近市民生活的商家。按照财务部的计算,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因素,即使是在发行上一比一的赔钱进行,最终也可以达到赢利的目的。

而摆在面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根据曲哲得来的消息,有着100多年历史,号称“时尚圣经”的《VOGUE》从年初开始筹备中文版,频繁以高薪挖人,《世界时装之苑》的主编和主力被挖走,挖人事件连锁反应到时尚集团。杂志尚未出街,就将内地杂志界闹了个天翻地覆,同时,时代华纳旗下的《INSTYLE》杂志也即将出版中文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东方名利场〉〉不能选择一个巧妙的入场方式,一定会被内地那些已经草木皆兵的杂志集团扼杀在摇篮中。

这的确是个不小的问题。我合上了文件夹,双目禁闭思索着。虽然平时杂志市场上是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一旦有强大势力进入这个领域,那些平日里口水仗打的不亦乐乎的老总老编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更别说是现在这个国外大刊准备进入内地市场的关键时刻了。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那些已经名声在外的杂志一定不会让我轻松入场。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入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