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著澶淵
宋真宗時。契丹入寇。寇準力勸帝親征。帝從之。北行渡河。六軍皆呼萬歲。契丹氣奪。受盟澶淵而歸囗甞聞之師曰。因酒而漏言失事。此寇公之常態。如欲去丁謂。而反為丁謂所擠。此漏言之一事也。
末利
波斯匿王夫人末利。受菩薩戒。因王欲殺厨官。置酒宴王。相共勸飲為解。厨官遂得不死。夫人詣佛。首罪。佛言。如斯犯戒。利莫大焉。見機行權。正大士之體也。
高峯師云。酒乃殺戒體之毒藥。障正念之癡雲。伐善種之斧斤。滋業火之薪草。啟煩惱趣。閉功德門。古今君臣士庶。未有不因而喪亂者。書中有禹惡旨酒之格言。俗典尚爾。況吾佛教中。以戒定慧三學。圓修頓悟。其心安喪亂之本不除。寂滅之道難證者矣。此言五根本戒。
(還)謹按酒以防亂。是固然矣。其氣穢惡。不在五辛之下。故當絕之。豈止於防亂而已哉。昔陶淵明欲與蓮社。竟以無酒而去。噫。哲人猶爾。況其下乎。修行者。當以經律自持。以淵明為戒。亦庶幾矣。若曰。惟酒無量不及亂。此儒家之禁戒耳。必如文忠終身不醉。思遠醉勝醒人。維摩居士入酒肆能持其志。而後。可以語此。況穢惡之氣。豈修淨業者之所宜哉。禁絕為上。慎勿以此藉口。經云。寧飲洋銅。慎無犯酒。可不戒與。
考證
戒定慧
見第二卷鄭青之文考證。
論不婬慾
楞嚴經曰。佛告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婬心。不飡酒肉。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婬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脩三摩地。父母肉眼。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永嘉集曰。凡於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慾所醉。沉荒迷亂。不知其過。如捉華莖。不悟毒蛇。智人觀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熱鐵不以為喻。銅柱鐵牀。焦背爛腸。血肉糜潰。痛徹心髓。作如是觀。惟苦無樂。
四十二章經曰。佛言。人有患婬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陰。謂之曰。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
(還)謹按普門品曰。若有眾生多於婬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慾。何也。盖以心存恭敬。則邪心自息。亦自然之理耳。然則前二經。一云執心。一云斷心者。其真離慾之方乎。
考證
三摩地
即三摩鉢提也。圓覺經論禪定三種。一曰。奢摩他。惟取極靜而得定者。二曰。三摩鉢提。觀諸幻化而修定者。三曰禪那。離前二相而悟靜圓覺者也。
四棄
比丘四棄。殺盜婬妄。
八棄
比丘尼八棄。殺。盜。婬。妄。與男身觸。染心男。覆他重罪。隨舉大僧供給衣食。
起信論曰。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貪愛之心自然不起。阿含經。說有國王嗜慾無厭。有一比丘。以偈諫曰。目為眵淚窟。鼻是穢涕囊。口為涎唾器。腹是屎尿倉。但王無慧目。為色所眈荒。貧道見之惡。出家修道場。
永嘉集曰。革囊盛糞。膿血之聚。外假香塗。內唯臭穢。不淨流溢。蟲蛆住處。鮑肆廁孔。亦所不及。
(還)謹按此二說。亦離慾之一法也。故悉達太子往雪山之夜。淨居天人。彰侍御之[壽*鬼]容。九孔流液。蛆蟲可厭。所以堅太子修道之志也。與前說正同。故並存之。以為多慾者告。
考證
不淨觀
袁氏遣欲篇云。學者欲習不淨觀。當先觀人初死之時。言詞惆悵。氣味莙蒿。息出不還。身冷無知。四大無主。妄識何往。觀想親切。可驚可畏。愛慾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從此而修。有九想焉。一膖脹想。二破壞想。三血塗想。四膿爛想。五青瘀想。六虫噉想。七斷散想。八白骨想。九焚燒想。但將吾所愛之人。以上九想觀之。乃知言笑歡娛。盡屬假合。清溫細軟。究竟歸空。即我此身。後亦當爾。有何可愛而貪著哉。破慾除貪。莫此為尚矣囗比丘之偈。永嘉之言。生前之不淨也。遣慾之篇。死後之不淨也。合而觀之。嗜慾者可以自戢矣。
論不食五辛
梵網經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蘭葱。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戒疏發隱曰。身子登廁。灰土洗淨。如法精嚴。外道感化。有病食辛。若能如是。亦奚不可。律云。有病食辛。當處別室。葷氣已絕。方得詣佛。問。飲酒昏神。食肉害物。其過宜矣。五辛於神不昏。於物無害。經開五失。不己過乎。答。食辛雖不害物。其究亦能昏神。良以穢濁之氣。助發慾心。辛烈之味。增長恚性。慾恚覆心。頓忘明覺。非昏而何。故宜戒也。
楞嚴經曰。佛告阿難。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五種辛菜。熟食發婬。生啖增恚。是食辛之人。雖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人。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魔福盡。墮無間獄。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還)謹按五辛臭穢。絕之宜矣。至沙彌十戒。又有香塗身之禁。何哉。曰。塗身以香。為己非為佛也。香之塗身。固在所禁矣。至隋尼大明。入室念佛。口含沉香。竟得往生。又何哉。曰。口含沉香。為佛非為己也。噫。一念之差。千里之謬。香云乎哉。
攷證
五辛
大蒜是胡葱。茖葱是韮。慈葱是家葱。蘭葱是小蒜。興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梵網經註云。興渠此地無。氣如阿魏。楞嚴會解云。興渠形如蘿蔔。出地臭穢。此土無。發隱曰。蒠是蕪菁。至法數。以胡荽註興渠之下。且云梵網。今觀梵網註。並無胡荽之語。乃知其謬也。今人以胡荽為不當食。盖本於此。
食辛五失
一生過。二天遠。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附短齋圖說
梵網經(不敬好時)戒曰。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戒疏曰。三齋六齋。盡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加一戒。
戒疏發隱曰。惡心者。在三寶中不生好心。假現親從。實懷毀謗。發言。則口口談空。素履。則時時行有。交通白衣。不恥穢業。此等犯戒之人。於諸好時。應當瞥起慚惶。稍自修戢。而復慢不加意。作殺盜重罪。更犯輕罪。譬如犯死刑人。別有餘惡。法不容貸。復加捶楚也。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盡壽持齋。何分月日。
攷證
好時
戒疏謂六齋三長齋等。發隱曰。等者。等取餘好時。如佛示生。成道。歡喜自恣等囗阿彌陀佛示生。十一月十七日囗釋迦牟尼佛示生。四月初八日。成道。十二月初八日囗觀世音菩薩示生。二月十九日。成道。六月二十九日囗大勢至菩薩示生。九月二十三日囗因眾僧自恣。諸佛歡喜。即七月十五日也。
破齋
戒疏曰。破齋者。謂非時食等。優婆塞戒云。六齋日。三齋月。受八戒持齋。在家菩薩。應行此事囗戒疏曰。八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中八重。發隱曰。八重者。殺盜婬妄。毀惱嗔謗。為八重囗受八戒持齋者。即沙彌十戒中。第九非時食為持齋。以前有八戒。故云。
賓主盤桓曰。甞閱大藏經曰。帝釋天王。每歲勑毗沙門天王。巡狩四部之洲。按察善惡。正月則於南贍部。二月則於西牛貨。三月則於北俱蘆。四月則於東勝神。餘月有八。復歷者殆至載焉。暨乎歲終。以人間善惡悉上天帝。帝覽其善。則錫之以祥。惡即降之以殃。然則傳記蒞官上任。宰割施犒。皆避正五九。厥有自與。
每月有六齋日十齋日共止十日耳。
佛祖統紀要略曰。帝釋升座。左右各十六天王隨坐。又有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依四門坐。是名護世四天王。以世間善惡奏聞帝釋。及諸天王。月八日。二十三日。大臣徧行天下。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太子行。十五日。三十日。四王自行。觀察善惡。
(還)謹按三齋六齋之意。為天王之巡察故耳。夫以巡察而持齋。餘日則肆焉無忌。非所謂掩其不善以著其善者乎。況華嚴經云。人生有二天人隨之。一名同生。一名同名。人之舉意發言動步。無不知之。天王之巡察。未必非二天人之所告也。假使四天王可欺。二天人其可欺乎。或問如子所論。則古人立短齋之法。豈以欺罔教天下後世之人與。曰不然。人情難與慮始。可與樂成。卒欲變肥甘之習。以從事於蔬素。是猶挽江河而超山岳也。人誰與我。故立短齋之法者。欲其由暫以至久。由勉以至安。由短齋以至於長齋。非謂其可以終身行之而不易也。況智者大師。謂此日宜修善福過於餘日。不曰餘日可以不持齋也。若持短齋者。而曰我能是。是亦足矣。是豈古人立法之意哉。
攷證
二天人
藥師經。有諸眾生。為種種患害之所困厄。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隨其罪。福而處斷之。由是而觀。俱生神。即二天人也。於法王之前尚不肯隱。況於四天王而有不盡告者乎。噫。四天王其可欺乎。
持戒篇
總論持戒
(還)謹按發隱云。持戒者。既受之後。服之在膺。履之在躬。如執至寶而臨深淵。如秉明燭而入大闇。是謂持也。若帶浮囊之海客。被草繫之比丘。亦云可矣。然則持戒一事。其脩行之要法乎。盖戒而不齋。猶不失為君子。齋而不戒。不免為小人。未有小人而可以成佛道者。故為要法也。然則龍舒居士。何不言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十八戒。而獨以華嚴十業為戒者何。盖以身口意。為諸戒之本源。培其本而枝自茂。澄其源而流自清。其龍舒居士之意與。予故從其說而表章之。以見欲受諸戒者。當始於十業戒也。
考證
帶浮囊
浮囊。如帶而中空。入水不溺者。客持以渡海。羅剎從乞。毅然不許。乃至乞半。乞一絲。毫皆悉不與。喻持戒者。在生死海中。遇煩惱羅剎。欲壞我戒一微塵許。不可得也。
草繫比丘
諸比丘為賊所劫掠。恐其追獲。以草繫之。佛制比丘曾不壞生草。由此安坐不敢動作。王過見之。乃得解什。如是持戒。所謂寧有戒死。不無戒生也。
五戒
出家五眾。在家二眾。所同戒者也。一殺生。二偷盜。三邪婬。四妄語。五不飲酒食肉。凡受諸戒者。必始於此囗經云。五戒堅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絕。
十戒
沙彌十戒也。一不殺。二不盜。三不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食肉。六不著華鬘纓絡。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娼妓不往觀聽。八不坐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等也。
二百五十戒
比丘戒也。四波羅夷法。此梵語。華言棄。犯此罪者。永棄佛法之外。又云極惡。有三義。一退沒義。道果喪失。二不共住義。不得與說戒羯磨僧****住。三墮落義。身後當墮地獄囗十三僧伽婆尸沙法。華言僧殘。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殘。命雖未盡。形已殘壞。少有可救之理。僧為作法。除此等之罪。一不定法。比丘犯非法語罪。或以波羅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囗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尼薩耆。華言捨。謂因財物等。犯貪慢心。令捨入僧用故波逸提。華言墮。謂不捨。當墮地獄囗九十波逸提法囗四波邏提提舍尼法。波羅提提舍尼。華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應對眾發露囗一百眾學法。善見律云。突吉羅。華言惡作。謂身口所作之惡也。四分律本云。梵語。名式又迦羅也。華言應當學。謂此戒難持易把。常須念學此戒。故不列罪名。但云應當學囗七滅諍法。謂有諍事起。即應除滅。
五十八戒
梵網經菩薩戒也。一殺。二盜。三婬。四妄語。五酤酒。六說四眾過。七自讚毀他。八慳惜加毀。九瞋心不受悔。十謗三寶。是為十重戒。一不敬師友。二飲酒。三食肉。四食五辛。五不教悔罪。六不供給請法。七懈怠不聽法。八背大向小。九不看病。十畜殺眾生具。十一國使。十二販賣。十三謗毀。十四放火焚燒。十五僻教。十六為利到說。十七恃勢乞求。十八無解作師。十九兩舌。二十不行放救。二十一瞋打報仇。二十二憍慢不請法。二十三憍慢僻說。二十四不習學佛。二十五不善知眾。二十六獨受利養。二十七受別請。二十八別請僧。二十九邪命自活。三十不敬好時。三十一不行救贖。三十二損害眾生。三十三邪業覺觀。三十四暫念小乘。三十五不發願。三十六不發誓。三十七冐難遊行。三十八乖尊卑次序。三十九不脩福慧。四十揀擇受戒。四十一為利作師。四十二為惡人說戒。四十三無慚受施。四十四不供養經典。四十五不化眾生。四十六說法不如法。四十七非法制限。四十八破法。是為四十八輕戒。
總論諸戒
菩薩善戒經云。菩薩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言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處。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無有是處。不具如是三種戒。得菩薩戒者。無有是處囗發隱曰。在家與出家。體制自別。在家者。必受五戒。方得受菩薩戒。出家剃染者。必受沙彌戒。方得受比丘戒。必受比丘戒者。方得受菩薩戒囗優婆塞戒。即五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