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长成一棵树
32205400000053

第53章 关爱生命: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姿;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流淌的长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我们青少年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

自我保护意识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具有的,它对于我们的生存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朋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小女孩自我保护的故事吧。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去。当我走到居委会时,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我绕道而行,从另外一条小路走回家。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妹妹,你放学啦?”

我抬头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嗯,放学了。”我随口回了一句。

“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对我说。

我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那些我见过的爸爸的同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我的手,拿出几粒糖给我。

我心里在想,这个人我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了?还是……我灵机一动问道:“您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爸今天开车去哪了?”

“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粒糖,想往我嘴里塞。

“是坏人,我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平时在电视中和报纸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我决不能吃。

“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您说过吗?”我急中生智地说。

“噢,我忘了。”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他拉着我的手说道。

我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我很多自救自护的方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我有办法了。

“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好烟就去爸爸那儿。”我笑嘻嘻地对陌生人说。

“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看着他那自以为是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当了。

陌生人拉着我的手来到小店,这时,我指着远处迎面而来的男子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

一旁的陌生人脸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拉着我的手也突然松开了。

我对陌生人说:“爸爸回来了,我们过去吧!”

“不,不,我有事先走了。”只见他惊慌失措地说道,然后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自我保护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不会自我保护,等于身边没有了替你阻挡危险的“保护伞”,等于没有了安全感。所以,一个人,特别是像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少年,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保护呢?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也许对你有些用吧。

一是要树立“敌情观念”,头脑里要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高青少年对社会状态的认知程度,明了社会治安的复杂情况,懂得世界上有阳光,也有黑暗。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如何摆脱困境的技能,借鉴一些青少年如何机智勇敢地虎口脱身的方法,在自己万一遭遇到不测时,能够沉着应付、机智逃生并寻机报警。

二是要学习和掌握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这些法律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受教育权利和其他应享有的保护权利,等等。

三是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了解父母亲的上班规律,家中有无贵重物品等,更不能随便将陌生人带到家中。即使陌生人声称是自家亲戚,父母的朋友、同事等,应先同家长取得联系加以证实。如果觉得此人可疑,就要设法告诉老师和民警。

独自在家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一些犯罪分子冒充维修水、电、暖维修工和收费人员上门,借此机会进入住宅进行犯罪活动。当青少年一人在家时,不要开门答话,静听动静,如果不慎开了门,可假称自己的家人在楼下,假装喊几声,使罪犯胆怯。

四是一些离家外出的孩子,不要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特别是类似带你“找工作”、“开眼界”的话,更不能轻易跟着去,一些青少年就是轻信花言巧语,跌进陷阱,被骗、被拐、被害的事例很多。

五是夜间如果需要出门,最好要求成年人做伴。节假日和同学、朋友相约去玩,要明确告诉家人要去的地方,并能保持电话联系。未成年人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钱财,衣着打扮要尽量朴素大方,不要过于华丽,否则,就容易成为受害目标。

六是不要同社会上行为失常和有劣迹的人员来往,接触过多必然会染上恶习,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这些人的圈子,有的则会被胁迫做坏事。不要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玩游戏的害处尽人皆知,不但耗费钱财,浪费时间、精力,耽误学习,而且还容易引发打架斗殴,无故伤害等事端。而沉迷网吧也是弊多利少,有些青少年因所谓“网恋”,招致侵害甚至杀身之祸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青少年一旦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时大胆地向老师、家长和公安民警反映情况,揭露违法犯罪人员,切不可胆小懦弱,将屈辱装在心中。

青少年朋友,让我们一起唱一首自我保护歌,从现在开始学会自我保护吧。

我问妈妈什么是自我保护?

远离危险就是自我保护。

我问爸爸什么是自我保护?

应对紧急就是自我保护。

我问老师什么是自我保护,自我保护?

遵守法规就是自我保护。

我问自己什么是自我保护?

我和危险说再见,妈妈笑了。

我问自己什么是自我保护?

我学会从容应急,爸爸笑了。

我问自己什么是自我保护,自我保护?

我自觉遵守法规,老师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