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长成一棵树
32205400000011

第11章 心灵感受: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

你对自己感觉怎样呢?你喜欢自己的外表吗?你满足自己现在的成绩吗?你对自己的个性有怎样的看法呢?你对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满意吗?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涉及你的自尊,它反映的是你对自己的现状和价值的主观评价。

一般来说,从两三岁开始,儿童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欢的活动,如“我是个男孩”、“我两岁半了”,等等。到了三四岁时,儿童能够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于是便出现了自尊的萌芽,如“我长得漂亮”、“我是个懂事的孩子”,等等。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与这三个方面相对应,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又有区别,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如“我是个中学生”等,而自尊则在这种描述的基础上还带有评价和情绪情感色彩,如“我是个优秀的中学生”,等等。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的自我评价和体验,很大部分都来自外部,年龄越小就越明显。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成人,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评价有反应了,这种反应日积月累会成为孩子日后解决问题的动力或障碍,这就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获得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反,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对集体生活不适应相联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一天下午,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

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着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

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

“我是独自散步,没想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

这个孩子长大后进入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成了一名作战勇敢的将领。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勇敢时,他说:“我曾经也很胆小,但是爸爸让我看到,我其实是非常勇敢的,我永远是最勇敢的,是爸爸让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个孩子因为胆小而爬到大树上,父亲发现后不但没有任何责怪和嘲笑,而且装作根本不知道,从而保护了一个孩子可贵的自尊。试想,如果当初爸爸对于孩子的胆小表现出责怪或者嘲笑,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确实是个胆小鬼,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来,自尊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种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自我心理体验。其实,心理学界一直很关注对自尊的研究,因为自尊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认识自尊对于避免焦虑有着重要意义。

自尊的心理品质是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儿童期是培养自尊心理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整整500次实验,来探究人的自我感和自尊的形成规律及其功能。其结论是:他人的期待,往往会导致相应对象变成期待的状态。

可见,自尊的形成是非常依赖外界影响的。一个人在儿童期,如果家长和老师用充满期待的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他,就有助于他培养自尊。一个人有了较高的自尊水平,以后就较容易表现出自觉、勤奋和认真的特质。

自尊既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包含期待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的重视。在文明社会,一个人的自尊心理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支持。

但人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假如一个人的努力遇到局限,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遇到压力,人就会感到焦虑。尤其是时间一长,这个人的人格也容易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常常表现为尖刻和攻击性。

有趣的是,当事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只要听说心理学界有这样的分析,当事人就会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来调整自己。这就是心理卫生普及的意义。

保持或恢复自尊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回避一下原来导致焦虑的空间,正如宋丹丹在小品中所说的:“走了,伤自尊了”。这时,转而投入有意义、有爱、有建设性的事情中去,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

假如这已经是客观现实的话,我们就该承认自己的变化,承认自己的局限。用转移并替代的方式重新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充实起来,这样,我们的自尊和自信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