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退路决定出路
32173800000024

第24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容忍”二字自古到今,都被谋士们用得淋漓尽致。“容忍”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容忍中发奋,在容忍中拼搏。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要有谋,管理一个国家要有谋,就要学会容忍。作为一个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绿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我们追求什么呢?生命是可贵的,生命也是短暂的,我们选择了生命,就要赋生命以意义。

我们将赋自己的生命以什么样的意义呢?无论赋予什么样的意义,留给自己的都应该是一段有勇有谋的人生。小不忍,则乱大谋。

策划你的人生,首先学会忍耐。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忍”功夫可以说已达到了极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出命令:“渭南寨栅,如今已丢失,将领如果再有请求出战者,斩。”各部将领听令,只守不攻。郭淮入帐告懿说:“最近几日,孔明带兵巡哨,肯定会选择地方安营扎寨。”懿说:“孔明若是择靠山之东,我们都危险了,若靠山之南,西以五丈原,我们会平安无事。”命人探查,果然扎在五丈原,懿以手拭额说:“这是大魏皇帝的洪福!”随后令诸位将军:“坚守勿出,时间长了,自会有变更。”孔明领兵扎寨在五丈原,多次令人到曹营请战,魏兵都不出战。

孔明命令把巾帼妇人缟素之服,装入一个大盒子内,并写了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寨。诸位将士不敢怠慢,带着来人见懿。懿当众打开大盒,看见里面放着巾帼妇人的衣服和一封书信。懿拆开书信,上面写道:

“仲达你身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躲躲闪闪,不敢出战,和妇人有什么差别呢?今派人送去巾帼素衣,你如果抱定不出战,则请拜上两拜,接受这身礼服。倘若羞耻心没有泯灭,仍留有男子汉的胸襟,把这衣服退回,按照日期赴敌。”司马懿看完心中大怒,但表面上假装笑脸说:“孔明是把我当作妇人啊!”然后接受了这套衣服,并对来使以礼相待。魏国的将士都知道孔明用巾帼女衣侮辱司马懿,而懿接受了这些衣服,仍不出兵。

众位将士愤愤不平,入帐,说:“我们都是大国的名将,怎么能忍受蜀国人带来的侮辱!请求立即出战,以决雌雄。”懿说:“我并非心甘情愿受辱而不敢出兵。无奈天子有旨意,命令只可守不可攻。我如果轻易出兵,这不是抗旨吗?”诸位大将还是愤愤不平。

懿说:“你们真的要出兵就与我上奏天子,咱们同心协力,一起赴敌,怎么样?”大家应许。懿上表给曹睿说:“我才疏学浅,您委以重任,我按照你的旨意,命令众人坚守不战,让蜀国人不打自乐;谁知诸葛亮派人送巾帼妇人之衣侮辱我。我遵照你的旨:以后以死报国,将效死一战,以雪三耻,不胜激切!”曹睿看完了司马懿的奏表,对众臣说:“司马懿不是坚守不出吗?为什么现在又上表求战呢?”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身没有战心,只是因为众将受了诸葛亮的耻辱,愤愤不平的缘故,故意上此表,请您明查,让诸位将军死心罢了。”曹睿同意这一看法,让辛毗到渭北寨传旨。

懿把辛毗请入帐中。辛毗传旨:“如果有再敢请战旨,以违者论。”众位大将只能奉旨行事了。懿暗暗对辛毗说:“还是你知道我的心意!”蜀国将:仁听说此事后报告给孔明。孔明说:“这只是司马懿安顿三军的方法罢了。”姜维问:“丞相又是怎么知道的?”孔明说:“懿本身无战心,所谓请战,只是让众人看个样子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千里之外哪有请战的道理?只因魏将愤愤不平,才特意假借曹睿之手,制服众人。并把此事传出,乱我军心。”正因此,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才没有完成刘备的遗愿,尽管得到了后人的称赞:“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但诸葛亮一生意愿未完。如果司马懿不以忍为先,诸葛亮是不会有这样的遗憾的。

在当今社会,以容忍之功而成就大业的人比比皆是。这个世界上在音像方面的电器,几乎没有一个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能与“Sony”抗衡。索尼的总裁兼创始人盛田昭夫,从小就被他的父亲称赞为“天生经理”。

在1945年lO月6日,日本的《朝日新闻》在“黄铅笔栏目”中刊出关于井深大的报道:“……听说近年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在一般家庭使用的收音机上稍作加工,便可自由地收到短波广播。前文部大臣的女婿、早稻田大学的理工科讲师井深大先生,日前在日本桥白木屋三楼的东京电讯研究所门前登出广告,宣布对普通收音机进行适当改造或安装附加装置后,即可收到短波广播……”这促进了盛田昭夫与其合作的决心。

盛田昭夫听完报道后,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之情,马上给井深大写了一封信,希望拜见他,并期望井深大能加入他刚起步的事业。一周后,盛田昭夫收到了井深的回信,信中,井深非常欢迎盛田昭夫去东京共同创业。

到东京后,井深大与盛田昭夫重诉旧情,二人信心百倍地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程。

1946年5月,樱花盛开。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井深大与盛田昭夫靠500美元起家,在东京一家被炸坏的百货商店里借了一间房子成立了公司(今日索尼的前身)。公司有20名职员,各个都十分精干,其中有16人是大学毕业生,盛田昭夫任公司董事,井深大主抓技术控制。

公司创立之初,他们两个都毫无推销产品的经验。两人既未经过商,又没在大学里听过一节销售学的课,而且他们直到那时并没生产出一件能够打入市场的产品。只是井深大处理过各种各样的电器行业内部交易的事务:盛田昭夫只是偶尔到他父亲的米酒公司帮忙,他们只能从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中搜刮出一丝卖东西的经验。这么一点点的销售经验实在少得可怜。

但两人坚信,只有推出受人欢迎的产品,前景才有保证。工人都是电子工程师,他们要想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井深大认为:“瞄准一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的产品”,盛田昭夫说:“一个游泳能手,绝不可能成为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才几年时间,这昔日的小公司已经开发并推出第一种全新的消费品,为公司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财政基础。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开拓合作收到了最初的果实!合作方式固然重要,但在合作过程中两者之间的那种相互容忍的气度,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