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退路决定出路
32173800000013

第13章 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

人生的际遇变化莫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际遇并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保持坦然的心境,让自己随遇而安。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是古人对随遇而安的解释。

意思是说,人遇到事情时,会本能地有所反应,事情过后又恢复原来的安静。当进而不进,是自暴自弃,应退而不退,是不知自量。

古语说:“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纵观古今历史,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驾驭时势的人。顺时驭势与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相对立,它的含义是,要按照变化了的、发展了的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

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如卢梭所说的那样:“人啊,用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痛苦了。”一切理想都要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

庄子指出:“穷亦乐,通亦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是指不顺利,通是指顺利。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才能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安于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拼命去争取。而一旦遭到挫折或打击,往往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

庄子告诉我们说:要在无为中有为,首先就是顺应事态发展,于己一身可得安全,于事情本身却可有利。

孔子在陈国与蔡国交界的地方受困了,7天揭不开锅。他敲着枯枝,唱起神农时代的歌谣来。虽然他敲打得没有节奏,歌声也没有旋律,但敲打枯枝与近于念叨的声音,朴实沉重,听的人感到亲切,很合大家的心情。

颜回很恭敬地听着,头却扭过来望着孔子。孔子怕他自己宽慰以至妄自尊大,自我爱惜而又至于忧伤沮丧,便告诫他:“颜回,不受自然之伤害倒容易,不受人为的好处却难了。没有哪一个不开始就是结局,人为和自然其实是一致的。知道这些,就知道我的歌唱了!”颜回便说:“什么是不受自然之害易?”孔子说:“饥饿干渴,寒暑冷热,穷困不通,这都是天地气运变化,我们只能顺着适应。比如为臣的不能违逆君命,何况对待天地气运呢?顺其自然,便无损伤了。”“什么叫做不受人为的好处难呢?”“有的人一开始就百事亨通,有钱有势,后来的好事跟着源源不断。其实这样的好处,并非自身争取所得,而是运气,是别人双手送上的。君子不做强盗,贤人不当小偷,不属于我的不要,而我偏去得到,为什么呢?打比方说,鸟儿中燕子最聪明,对于不适宜它安居的地方,它不会多看一眼;即使口中食物掉在那地方,它也会头也不回地飞离。它害怕人,却必定在人家里做窝,这是它认为命根子在人的房屋里。命定的好运不可违逆,顺着罢。”环境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样面对拂逆和不顺。

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隐忍退让。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由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