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退路决定出路
32173800000011

第11章 退却有时也是一种进攻的策略

退让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太过于自我表现,凡事都要与人一争高下。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人不执著于自我表现,所以能明于道;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成功;

不自我尊大,所以能够长进。因为不汲汲于名而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这讲述的其实就是退让之道。

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的,有时候处处与人相争,只会落得两败俱伤,一无所得。而退让一步,不与人争,表面上看是吃了亏,但实际上这恰是反退为进的策略。

有则寓言说:一天,一只狮子和一只老虎在一条只能让一人通过的山路上相遇,下边是绝壁悬崖。这老虎与狮子向来都自认为是兽中之王的,互不买账。这会儿狭路相逢,两个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退回去让对方先过去的意思。老虎心想,要是我一让开,这事被其他动物知道了,我这兽中之王不是从此威风扫地了!要是和狮子硬拼,且不说能否胜它没有把握,就是这么陡峭的山路,只要自己一动,落地不稳就意味着自取灭亡……狮子也在想,过去你这老虎总与我争夺兽中王位,我还没好好教训你,今日狭路相逢,我岂能示弱,否则我这百兽之王的名声算是白给了。

可怜这两个愚笨的家伙为了争一时之气,互不相让,最后谁都挨不住了,就放手大动干戈。才一个回合,就双双坠入悬崖之中,两命呜呼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因为是兽类不懂得人间道理,才至于此。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好多人也并不比老虎、狮子聪明到哪里去!该忍的不忍,该让的不让,逞一时之英豪,最后危及己身。

可惜的是,真正能醒悟和运用这句话的人很少。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精明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西汉末年,冯异全力辅佐刘秀打天下。一次,刘秀被河北五郎围困时,不少人背离他去,冯异却更加恭事刘秀,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找来的豆粥、麦饭进献给饥困之中的刘秀。河北之乱平定后,刘秀对部下论功行赏,众将纷纷邀功请赏,冯异却独自坐在大树底下,只字不提饥中进贡食物之事,也不报请杀敌之功。人们见他谦逊礼让,就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绰号。尔后,冯异又屡立赫赫战功,但凡以功论赏,他都退居廷外,不让刘秀为难。

公元26年,冯异大败赤眉军,歼敌8万人,使对方主力丧失殆尽,刘秀驰传玺书,要论功行赏,“以答大勋”,冯异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马不停蹄地进军关中,讨平陈仓、箕谷等地乱事。嫉妒他的人诬告他,刘秀不为所惑,反而将他提升为征西大将军,领北地太守,封阳夏侯,并在冯异班师回朝时,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赐他以珠宝钱财,又讲述当年豆粥、麦饭之恩。令那些为与冯异争功而进谗言者,羞愧得无地自容。

再讲个有关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古时江南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是个风流种,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

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他都会管不好。最后,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话的意思是说谦让的美德。它告诫人们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东西不要独食,要拿一部分与人分享。如果你经常这样想,经常这么做,那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也绝非一味地让步,要知道,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的,有时候你是让了一步,退了一步,但这可能就是你的进步。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凡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了,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