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32149700000027

第27章 不要体罚女孩

社会学家默里·斯特劳斯的一项教育研究报告表明:当父母打算用体罚手段来减少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时,其长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要知道,体罚孩子,只会使孩子的行为更加不规矩,起到反作用。

1988~1990年,这位社会学家的研究小组公布了一组数据,他们对美国807名6~9岁的孩子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半父母表示,在接受调查前的一周内曾体罚过孩子,而如果不考虑像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父母给予孩子温暖和支持的程度等因素外,父母体罚孩子越频繁,孩子就越不听话。

体罚孩子不仅会让女孩欺骗、撒谎、刻薄等行为加重,而且还会影响她的智商。美国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孩子被打得越多,心智发展就越慢,哪怕打得少也会有影响。

因此,父母惩罚女孩时,绝不要采用体罚这种手段,而是应该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管教方法。下面就给父母们提供一些建议:

方法一:把女孩当成能思考的“成年人”

父母动不动就抡起拳头打孩子,其实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最伤害孩子身心的恶劣行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立竿见影的快速教育,我们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但要学会如何拿捏“度”和“力”,更要学会拿出“心”。你要把孩子当成年人一样看待,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当然,在中国还是有很多父母执著于“棍棒出孝子”这一传统教育观念,下面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最近,人们发现商业街的几家藤器店突然出现了很多藤条,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专程赶到藤器店购买藤条作为“教鞭”惩罚孩子,因此藤条又火热了起来。藤器店的老板说:“现在的孩子难管,不少年轻家长都冲着‘藤条’来店里询问,每条只要1元,一天就能卖出去十几条,听说还很管用。前两天有个爸爸来买,说是近期孩子不听话,买个藤条回去威吓孩子一下,让孩子‘服服帖帖’,不气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和淘气,而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所以教育孩子比较缺乏耐心,习惯选择老一套办法—打。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打不是好办法。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用真情感化孩子,并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然后以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作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以理服人”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方法二:在举手前,给孩子一个“申辩机会”

有一位妈妈记录了她和女儿之间的一件事情:

一天我刚下班就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是女儿悠悠竟然在学校里欺负同学,还把一个女生的门牙打掉了。我看到客厅里像个没事人似的女儿还在高兴地看电视,心中的怒火就更大了,本想扇她几巴掌让她长长记性,但转念一想,还是给她一个“申辩机会”。

“悠悠,把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具体讲讲吧!”我坐在女儿身边。

悠悠其实也有一些紧张,担心我打她,不过她还是很仔细地把前因后果给我讲清楚了,原来那个被她打的同学先是欺负了别的同学,女儿看不过才“仗义出手”的。事情虽然是这样,我还是批评了女儿不该动手打人,并且告诉她帮助别人还有很多更合适的方法。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我说会在明天向对方道歉,而且她也接受了我的惩罚—刷碗一个星期,以示惩戒。

这位妈妈做得非常明智。如果她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女儿一顿,不但让孩子觉得委屈,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让孩子意识到哪里做错了,妈妈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所以,如果你要惩罚犯错的女儿,绝不要采用体罚,而是给她申诉的机会,教她明白做人的道理。当然,你也可以像这位妈妈一样,给女儿一些不伤害身心又能增强孩子能力的小惩罚。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打孩子这么有效,为什么对它有如此不安的感觉呢?”他认为:

1.体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它可能会阻碍孩子道德良心的发展,轻易地消除孩子的内疚,因此父母应学会采用更好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限制。

2.我们不应该把体罚作为对孩子的挑衅或者愤怒情绪的回应,而是应该向孩子展示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愤怒的情绪找一个更文明的发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