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背景
宁夏南部山区通常也称西海固地区,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贫困地区,它与甘肃省的定西、河西地区同属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一个反贫困计划的三个地区,即“三西”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水土保持治理和国土整治的重点地区。这一地区包括8个县(区)、固原市所属5县1区(原州、彭阳、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和吴忠市的2县(盐池、同心),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8.9%。总人口近300万,占全区人口的51%,其中回族人口119万,占全区回族人口的67%,是全区回族主要聚居区。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跨西北干旱区域和华北季风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域,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复杂性和严酷性。地貌类型主要为黄土丘陵、山地、盆地、台地,平原仅占3.79%。植被主要是半干旱干旱草原、干旱荒漠草原、半湿润森林草原以及旱作农田、灌溉农田。高产田比例很低,20世纪90年代初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境内金属矿产资源稀少,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不大。年平均气温5℃~8℃,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从南向北由600多毫米渐减到200多毫米,蒸发量由1300毫米渐增到240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12倍。高降水区仅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干旱是发生次数最多、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现,历史上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与今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距今3500~7000年前,六盘山一带原有大片云杉、冷杉、落叶松、圆柏等原始寒温性针叶林和连香树等阔叶树种。西周时期,森林资源仍很丰富。秦汉400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开垦使生态环境开始受到破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区驻牧,生态环境尚得以保护。直到唐代,南部山区还为全国的养马中心,“草肥水甘”。宋初(1102年),南部山区人口约21万左右,每平方公里8人,大部分为牧场。然而,作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接部,经常发生政权更迭和战乱,加之生产方式的不稳定,使这一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在一种积累——破坏——积累——破坏的周期循环之中。
清代,南部山区草场、林地不断被开辟为农田,牧业经济渐为种植业即农业经济取代,随之产生了广种薄收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清代后期,清朝统治者对回民起义镇压后,采取编管、迁移等政策,迫使甘、陕和宁夏金积堡等地回民迁至穷乡僻壤的同心、西吉、海原、固原等苦水区开荒,很多草场林地变为农田,黄土丘陵开荒开到山顶上。移民为求温饱,毁林开荒,伐木烧炭,六盘山深部森林也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带来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水土流失加重。
1949~1984年35年间,该地区人口增长2.4倍,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日渐显著。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滥伐、进山滥牧、开山取石等活动,使浅山地带植被又一次遭受破坏,林地退缩,林分变劣,森林动物种类减少。如六盘山林区辖区地范围由50年代的222万亩下降至90年代初的101.8万亩。2002年,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林、天然森林面积为76万亩。生态恶化和人口超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变得非常恶劣,人—粮—土地—生态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人均耕地逐年下降,粮食生产由1950年的14.79亩/人到1982年的6.05亩/人。粮食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人均有粮下降幅度较大。1982年前后,70%以上的农户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与此同时,由于铲草皮、挖草根、超载过牧,土地沙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1.44%;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8%,大量耕地沦为侵蚀性黑垆土。
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表明,战乱、武备、过度开发、人口及耕地增长过猛等人类不当行为恶化了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口和耕地的激增,对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农业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固原地区开始由半农半牧区演变为农业区,盐池、同心以牧为主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对1949~1990年42年资料的分析,说明旱灾仍旧威胁着南部山区的生产和生活。1995年到1999年连续四年干旱,1999年冬2000春,气温偏高,而种植最为关键的4月份,降水仅为1毫米。
人口超载也是南部山区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山区人口以138~165万人为宜,即人均耕地少于8亩就难以保证良性循环。按照国家计委提出的最低年用水耗水定额892立方米/人的标准,固原地区的水资源净养人口74万,超载100多万。
二、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林草和能源建设。1983年,国家作出重大决策,给“三西”地区每年拨出专项建设资金2亿元,其中宁夏西海固地区每年3400万元,用10年到20年时间基本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1983~1988年,是“三西”农业建设第一个十年的前六年,当时在国家“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和宁夏“大力种草种树,兴牧促农,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农业建设方针指导下,南部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林草和能源建设,并将此作为停止生态破坏的突破口,成为“三西”建设的先行项目。其间林业投资总额2847.9万元,种草和能源建设(荒山营造以灌木为主的薪炭林,兴办小水电,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能,推广带柴炕灶)两项投资2000万元。这一建设项目的实施,基本阻止了对林草植被的破坏,缓解了群众的生活压力。
二是90年代初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打井打窖,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1993年,开始了第二个“三西”十年建设。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1994年到2000年,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从1994年到2000年,在南部山区近100个贫困乡镇实施扶贫攻坚,力争基本解决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宁夏贫困农民绝大多数达到年人均收入500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人均有粮300公斤的总要求,加大了农田基本建设的力度。1993年,南部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始走上以小流域为单元,打破地界、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大规模综合治理的轨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在坡度15°~35°的退耕林地和荒坡造林地上修筑反坡梯田和窄带隔坡梯田,在15°以下的平坦地上修筑水平梯田,在35°以上的坡地上放牧。这既优化了生态环境,又改变了旱作农田的生产条件。1995年,在南部山区总结推广了雨水集流窖蓄节灌这一成果,有效地防止了水的无效蒸发和渗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三是90年代后期的退耕还林还草。1997年,江****总书记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从1998年起,南部山区8个县(区)先后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县”。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在西部生态环境恶劣的贫困山区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宁夏政府决定,南部山区在十年内退耕还林还草500万亩。
除了这三次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外,在局部地区仍坚持了地埂林、经济林和防风固沙林及紫花苜蓿的种植,盐池的沙边子、西吉黄家二岔等八个科技示范点的生态建设从未间断过。
宁夏南部山区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经过20多年的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建立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如黄土丘陵区、六盘山水源涵养区、中北部干旱风沙区都有不同的治理模式,避免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盲目性。
(2)生态建设紧扣扶贫开发,持续进行基本条件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住基本农田建设和发展经济林这个突破口,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让农民从生态环境治理中得到利益,以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3)有重点有组织地实施移民搬迁,缓解人口压力。从1983年开始,经过20多年的稳步推进,从生态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向宁夏北部黄灌区及有灌溉条件地区移民约28万,移民在较短时间里得以脱贫,实现温饱。如1983~1988年建成的同心县河西、河东移民吊庄基地,粮食亩产由建设初期的115公斤提高到368.9公斤,总产增长了23.7倍,人均占有粮食573公斤。
(4)在南部山区建立了八个科学试验基地,广泛推广应用小流域治理、生态经济林建设、天然草场封育、人工优质牧草种植、深施肥、铺地膜、修梯田、种柠条、打井窖等有效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5)政府主导的大型水利建设工程是解决干旱缺水的根本性措施,如固海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
三、新世纪宁南山区生态建设的新阶段
根据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方案》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根据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编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还林(草)试点实施方案》,从2000年开始,在宁夏南部山区全面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首先政府从政策上保证:一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实施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的农户按实际退耕面积,每亩每年补助粮食100公斤,补助现金20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需要几年就补几年,以防止砍树复耕。二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所需种苗,生态林、经济林每亩补助50元。三是将植树种草和管护任务长期承包到户,30年不变。退耕地造林种草后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逐块登记造册,及时核发林划权属证明,并纳入规范化管理。四是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的政策,退耕农民除负责退耕地造林外,每退一亩还要承担两亩或两亩以上宜林荒地造林种草任务。为确保退耕还林草落到实处,各地都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任务层层分解,要求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当年造林成活率必须达到85%以上,达不到要求的,农户得不到补贴的粮食。
2000年,自治区确定固原市的5县(区)为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安排退耕任务20万亩,还林草46万亩。2001年,又新增海原县为退耕还林草试点县,退耕23万亩,荒山造林16万亩。两年来,试点县共完成退耕造林种草34万亩,荒山造林62万亩,退耕还林还草总面积105万亩。2002年,退耕还林草已由试点转为全面启动,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80万亩,荒山造林100万亩,飞播造林20万亩,封山(沙)育林40万亩,总计人工造林240万亩。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需在实施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如完全采取统一的经济补偿标准便于执行,但也可考虑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适当调整。每亩补偿100公斤原粮、50元生态林种苗补助和20元现金的标准,在干旱区七营乡很受农民欢迎,但是在农业产出率相对较高的阴湿区红庄乡,补偿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应该高于干旱区,以保证农户利益不受损。另外,要制订规模化治理的系统方案及相应的科技支撑措施。同时,要提高政策执行的配套程度。对于存在的重退耕还林、轻封山绿化,重还林、轻还草,重经济林、轻生态林,重种植、轻管护,重退耕规模、轻实际效果,以及有的地方计划下达时间较迟、投资到位滞后等情况,要予以重视,协调解决。还要考虑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和制约的规定。
四、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调查与分析
宁南山区属于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由于历史上的不合理开发,致使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及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贫困地区之一,所以实施生态重建,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宁南山区的生态建设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在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宁南山区开展生态建设,绝不是种树种草就可以简单完成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理顺各因素间的关系,使生态建设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因此,分析并解决限制性因素对当前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宁南山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意义
以六盘山区为中心的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最集中的回族聚居区和国家级扶贫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但在农林牧生产和特色农业开发中具有优势,因而不仅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宁夏社会经济整体发展重要组成和综合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宁南山区无论从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方面,还是从缩小山区与川区贫富差距,增强民族团结,体现共同富裕方面,在西部大开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其一,宁南山区地处我国东西两大陆块—华北陆块、西域陆块的接合部,是森林草原过渡地带,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区,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水文乃至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土高原西部的六盘山,不仅是黄河流域两大支流泾河、清水河的发源地及泾河与渭河的分水岭,而且也是阻止西北风沙向东南入侵的天然屏障。这对于维护陇东、关中灌溉农业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国家已将宁南山区各县列入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区,将六盘山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
其二,宁南山区是回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这里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问题成为制约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最强烈的因素。曾被称之为“贫困之冠”的宁南山区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贫困地区之一,是我国反贫困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据固原地区扶贫办统计,按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最低温饱线,即农户人均纯收入为635元,2000年仅固原地区农户纯收入在这一线下就有59.5万人。该地区经济结构单一,至今仍以传统的农业经营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目前仍为“一二三”形式。2001年,该地区GDP为4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1.63亿元,分别占全区(298亿元,27.57亿元)的14.7%,5.9%。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仅为全区的59%。
其三,宁南山区是宁夏的主要旱作农业区,这里畜牧业以及枸杞、马铃薯、油料、中药材等传统特色农业,以其质量好、知名度较高,行销区内外,在宁夏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宁南山区在西部大开发中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优势产业、开拓市场的基础。
(二)影响宁南山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
宁南山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面多山,下垫面复杂,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以来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据遥感调查,宁夏全区土壤侵蚀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5.6%,其中水蚀面积2.3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宁南山区,年土壤侵蚀模数1000吨/平方公里~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导致土壤贫瘠化和土地荒漠化,从而造成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恶劣,农业生产低下,农民生活贫困。实践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摆脱不了贫困,而且也不能稳定解决温饱,最终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宁南山区面临的首要问题。
2.干旱缺水,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
宁南山区除六盘山阴湿区外,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由南向北递减至240毫米,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水资源贫乏,干旱缺水,是制约本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宁南山区人均水资源370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的一半,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4%。但这十分宝贵而有限的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对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仅30%,平均水分生产潜力开发值43%。宁南山区的农业从整体而言,基本处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局面,水分利用率很低。
3.人口膨胀压力大,农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落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南山区由于人口过快增长,为了解决温饱,在低生产水平条件下,滥垦滥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固原地区为例,1949年总人口为47.96万人,到1999年人口增长到192万人,50年间人口翻了两番;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28.6人/平方公里,增长到现在的114.5人/平方公里。在粮食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单一抓粮食生产。但宁南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粮食生产低而不稳,长期以来形成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据有关资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固原地区人均吃国家返销粮12.32公斤,60年代人均8.4公斤,70年代为30.5公斤,1980年~1984年人均达45.1公斤。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水平虽然有了一定提高,但在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不能稳定解决温饱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要打破常规,加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建立新的生态农业系统和农村经营机制,形成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学习、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长江洪水、黄河断流、气候干旱和沙尘暴等重大自然灾害,向我们敲起了警钟。不少地方由于滥垦滥牧滥采,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此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现在全国粮食库存较充裕,是退耕还林还草的极好时机,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这样,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缓解目前粮食过剩造成的矛盾,还能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把以粮换林草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又一途径。
(三)国内外同类地区农业发展经验与发展趋势
宁夏南部山区属于半干旱丘陵地区,其建设和开发可以借鉴国内外同类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约1/3,在我国则占国土面积的52.5%,其中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21.7%。世界各国和我国均十分重视旱区农业的发展与开发。其中在旱地农业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中,农牧结合是国内外半干旱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在美国中西部,这种关键技术归结为以“少耕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耕作次数由过去每年7~10次减少到1次;休闲地蓄水量由102毫米增加到183毫米。在南澳则可归结为“粮草轮作”,也叫小麦/养羊旱地农作制,实施豆科牧草与作物轮作来避免土壤有机质下降。印度虽是一个多雨国家,但旱季时间长,旱地占耕地总面积73%,他们采取蓄水池集水和田间集水,实行“集水种植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旱作技术。位于地中海西岸、人多地少、水资源奇缺的以色列,水价昂贵到平均单方水0.35美元,通过实施管道化输水与“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结合,使单方水生产粮食达到2.32公斤,创汇0.4美元,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沙漠农业奇迹。
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对宁南山区有许多启示,但宁南山区的情况与国外有很大不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地区地广人稀,他们采取的是低投入、高效率,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而总体生产水平高、收益大的技术路线。宁南山区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基础差,旱坡地多,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应创建适宜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在治理生态环境中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
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从“六五”到“九五”期间,在宁南山区组织和进行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北方旱农增产技术”“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等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8类科技扶贫为特点的试验示范基地。并在诸多单项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取得进展,特别是以小流域经济为主的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通过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农田基本建设、特色农作物种植与产品加工等,形成许多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体系。一些单项技术,如抗旱丰产作物品种选育技术、培肥地力和合理施肥技术、地膜为主“覆盖”技术、微集水耕作技术、“集雨补灌”技术等,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发展特色经济是缓解脱贫与生态建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宁南山区“贫困型”的区域特征全面影响着该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干旱、低产、人口膨胀,是造成宁南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脆弱的生态基质致使植物成活率低,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大,经济、生态效益差;社会贫困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使得该区生态建设更加困难,因此,只有生态建设与富民同步进行,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趋于良性发展,但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区通过发展传统农业实现区域脱贫是行不通的,必须依据地区实际,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民族经济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优势特色经济。
宁南山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主要要打“农”字牌。而现阶段农产品的竞争,已发展成为品种、质量、科技含量的竞争,只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依据优势特色产业的特征,结合宁南山区自然条件、区域内资源特性、优质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和市场需求等,应将以下产业作为今后或更长一段时间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
(一)马铃薯产业
南部山区具有生产和加工马铃薯的突出优势和比较效益,可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发展。
1.自然条件适宜
南部山区虽然“十年九旱”,但是“十秋九不旱”,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而这一时期恰恰是马铃薯的生长期。从自然条件看,南部山区是马铃薯生产发育的适宜区,其中,沿六盘山低温阴湿区(包括泾源县全部,隆德县,原州区部分乡镇)的气温和降雨条件最适宜种植马铃薯,是繁育薯种,建立薯种基地的最佳区。
2.比较效益突出
宁南山区共有耕地94.4万公顷,其中92%为旱地,因此,旱地的收益状况决定着南部山区农业的总体收益水平。通过对农户种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旱地马铃薯每亩收益达192元,仅次于地膜玉米,分别高于小麦、胡麻、糜子、豌豆(111元、83元、118元和84元),但物质投入要低于地膜玉米67元,综合看来,其收益水平要高于小麦、玉米、胡麻、糜子、豌豆等。固原地区的马铃薯,其块茎含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都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适宜加工,增值明显,一般马铃薯到粗淀粉、粉皮、粉丝增值约60%;从马铃薯到精淀粉增值约140%;从马铃薯到变性淀粉增值约165%。另外,还可加工全粉、全价饲料、可降解地膜等,国际上马铃薯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造纸等行业,深加工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广阔。
3.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高
固原地区(现固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固原地区年平均种植马铃薯70万亩左右,占全自治区的85%,最高年份曾达到120万亩。仅西吉县年种植面积就有15万亩,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正常年份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以上,占固原地区产量的22%。马铃薯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表现为稳产、高产、高效,干旱年份尤为突出,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普遍很高。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第一大县的西吉县还出现了种植马铃薯的专业户和专业村,全县有种植专业村40个,种植10亩以上的专业户2000多户,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0多户,甚至出现了将所有土地全部种植马铃薯,人均纯收入在千元以上的典型户。
4.马铃薯淀粉系列加工能力和作用已见端倪
宁南山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较多,加工能力较强。目前,固原地区已建成引进波兰年产5000吨精淀粉生产线两条,正在建设的又有两条;荷兰年产3000吨鳗鱼专用淀粉生产线一条;国内设备年产1500吨淀粉加工厂3家;年产500吨淀粉加工厂16家;年产200吨淀粉以上的乡镇加工厂17家;变性淀粉生产线两条;还有从事淀粉、粉丝生产的专业户、联办户、村办企业300余家。已形成淀粉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5万吨,其中,优质精淀粉系列2.3万吨/年,变性淀粉0.3万吨/年,粗淀粉及制品2.4万吨/年。以西吉县为例,围绕马铃薯加工建成的主要项目有:年产5000吨精淀粉厂1座;年产3000吨小型淀粉厂11座,个体淀粉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200吨,年设计能力为8500吨;个体粉条(丝)生产能力接近2000吨。正在建设的马铃薯加工项目有年产5000吨的精淀粉厂和6座年产300吨的小型淀粉厂,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县马铃薯加工能力设计可达17300吨。目前,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0~150万亩之间。
(二)畜牧业
宁南山区有着发展畜牧业的优势,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实施和宁夏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畜牧业将成为南部山区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
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
六盘山地处西北内陆和东南季风交接处,降水量多,水资源丰富,发育形成了以森林、山地草甸为主的自然植被,这里年降雨量一般为500毫米,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但适宜牧草生长,草层高30~50厘米,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有可利用的天然草山324.69万亩,林间草地171.88万亩,人工草地55.35万亩(其中退耕地种草33.25万亩),适宜畜牧业发展。据统计,固原地区共有天然草场710.3万亩,人工种植面积达131.2万亩;另外,还拥有农作物秸秆8.3亿公斤;其他可利用的饲草、饲料资源量可达1.6亿公斤。丰富的草业资源为促进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回族农民比重大,回民有养牛羊的传统和经验
宁南山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4%,畜牧业是回族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民在长期经营畜牧业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经历了1991~1995年五年六盘山肉牛基地建设后,更新了技术,转变了思想观念,干部群众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不断增强,养牛养羊致富的积极性普遍增高。打出“清真”品牌后的肉奶制品,市场前景广阔。与此同时,固原地区境内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活畜交易市场和畜禽产品零售批发市场。
3.畜牧产业化开始起步
部分加工龙头企业效益初露端倪,并带动了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农户养殖等的较快发展,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有了一定的基础。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暖棚、饲舍养殖、秸秆青贮、氨化、疫病防治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仅2002年,固原地区暖棚养殖项目共推广示范户711户,其中养猪示范户624户,养羊示范户53户,养牛示范户25户,养鸡示范户9户。畜禽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多年来,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南部山区的畜禽改良技术推广步伐加快,以西门塔尔、短角等品种为主的黄牛改良率达到了60%;细毛、半细毛羊改良率为28%;瘦肉型猪改良率达38%;家禽良种率达58%。同时,南部山区又是我区“土种”畜禽的富集区,“宁夏滩羊”“固原土鸡”等都是国家确定的地方名优品种畜(禽)。南部山区畜牧业的发展,应该走特色路、打优势仗,在发展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同时,在“土”字上大做文章,加快土种畜禽的优化改良和产业化开发,最大限度地保留地方品种畜禽的优化基因,提高土种畜禽的品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林果业
1.宁南山区具有种植杏、枣、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树的条件
“两杏一果”工程实施六年来为发展经济林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宁夏在1995年启动了“两杏一果”工程,总规模50万亩,涉及固原市以及盐池、同心等地。其中彭阳县28万亩,占总规模的56%。“两杏一果”中“两杏”即仁用杏和山杏,“果”为花椒、核桃、枣、梨等。杏树在广大山区被人们称为“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的“铁杆庄稼”,它栽培容易,管理方便,抗旱、耐瘠薄,既防沙固沙,又保持水土,早果、早丰、早效益,既有鲜食、加工价值,又是优良的绿化、美化环境的环保树。“两杏一果”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02年,7年新增“两杏一果”近50万亩。其中,山杏27.5万亩,仁用杏11.3万亩,枣2.6万亩,核桃1.8万亩,花椒1.2万亩,梨0.8万亩,其他4.7万亩。山区经济林总面积已达到78万亩。
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栽种“两杏一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如进入盛果期后,山杏亩收入300~600元,仁用杏亩收入800元,花椒亩收入1000元。目前,彭阳县全县已形成“山坡地埂发展山杏、仁用杏,河谷川道发展苹果、梨,房前屋后广种花椒、核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网络。40%以上的农户已从发展经果林中获得了收益。另外,发展经果林,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涵养水源,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宁南山区有适宜栽植“两杏一果”的大片宜林荒地,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两杏一果”扶贫开发二期工程的机遇下,经济林果产业已发展成为宁南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宁南山区也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特色果品种植区。
(四)药材种植业
宁南山区是我区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其中半干旱荒漠地区和六盘山阴湿地区是我区药用植物栽培的重要基地。
1.丰富的药材资源
据宁夏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区内共有中药材资源1104种。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常用中药中,宁夏有15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42个药用动植物物种中,宁夏有7个,占保护品种的1/6,这些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宁南山区。在宁南山区,除了驰名中外的枸杞、银柴胡、甘草、麻黄、锁阳外,尚有珍稀濒危动物多种,如黄芪、林麝等,是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天然药库。
2.药材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
宁南山区的沙生药材,如甘草、麻黄等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宁南山区广大群众不仅有采挖野生药材的习惯,也有长期种植中药的经验(据20世纪80年代全区普查统计,全区家种家养的药用动植物共58种,能提供商品药材43种)。80年代宁南山区就已出现了种药专业户,虽然规模不大,但经济效益较好,受到了广大药农的青睐。与此同时,药材种植业也被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们看中,他们大量购置或承包荒地种植药材,出现了万亩麻黄、千亩甘草、百亩银杏以及规模较大的枸杞、黄芩、生地、黄芪、板蓝根等药材种植场。仅宁夏康迪特绿色农业公司一家种植的甘草就达上万亩。据分析,宁南山区不同的地方可形成不同规模的药材基地。如:盐池、同心风沙干旱区是宁夏沙生药材种群的集中分布地区,在对银柴胡、甘草、苦豆草、锁阳等沙生药材进行保护的同时,可以开展甘草、苦豆草、银柴胡等人工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中部半干旱区,在加强地骨皮、甘遂、珍珠透骨草、蕤仁、知母等野生资源保护的同时,可以开展人工种植葫芦巴、小茴香、知母、板蓝根、甘遂、党参、黄石等药材,使葫芦巴的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南部半湿润地区,柴胡、秦艽、铁棒槌、马勃、牛蒡子等有种群优势,还可以大量人工种植葫芦巴、白芍、党参、黄石、黄芩等品种;六盘山阴湿地区,是宁夏天然药材的主产地,林鹿、猪苓、宁夏贝母、天南星、木贼等资源丰富,可开展款冬花、宁夏贝母、半夏、秦艽、铁棒槌等的野变家试验,使金莲花、党参、大黄、款冬花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3.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现代中药具有安全、有效、可控、毒性小、副作用小、生产方便、储藏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高效、速效、长效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量都很大,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的中草药市场正在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增加。以甘草为例,中国年产甘草约1.5万吨(宁夏产甘草约0.6万吨),而国内年需甘草1万吨左右,非医药领域需10万吨,国际需求缺口更大,仅美国年进口甘草就有2万吨左右,因而国际市场甘草价格看涨,已达760美元/吨,属典型的卖方市场。麻黄、大黄、葫芦巴等需求量也很大,市场价格较好,野生和优质人工种植药材产品的经济效益显著。中药材市场的前景广阔,将为南部山区进一步发展药材种植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自治区非常重视我区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已经制订了《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准备实施宁夏中药材科技产业工程,以宁夏五个地道名牌中药材即枸杞、甘草、麻黄、苦豆子、葫芦巴的种植加工为主,加快发展中药产业。与此同时,宁夏又被农业部列为药材种植基地。我们除了要在该地区有计划地开发利用野生药物资源外,还应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长期栽培实践,利用地区优势,将药材种植业作为宁南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五)草产业
草的适应性强,从干旱山区到阴湿山区,从低山丘陵到高寒山区,都有适应当地生长的当家草种。在技术上,种草相对比种粮和造林容易,一般种草比种树见效快,种草第二年即可获得收益,而种树至少十年才可以获得收益。对宁南山区来说,发展草产业是解决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
1.发展草产业是改善宁南山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宁南山区林地覆盖率仅3.54%,而垦殖率高达31.81%,草地已多垦为农田,土壤侵蚀严重。其中西海固黄土丘陵区是我国四个严重水土流失区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失误在草”。草对水土保持具有独特功效,据测算2~6年生的沙打旺人工草地与农作物相比,冲刷量减少71%,浑水径流量减少27%;在20度坡地上种植紫花苜蓿,比相同坡度耕地减少径流量88.4%,减少冲刷量97.4%。每亩人工草地比裸露地表每年多保存土壤7吨,减少水量流失55.6%,减少土壤流失96.7%。我区有3600多万亩草原,其中退化草原占97%,如果将其全部改造成人工草地或者半人工草地,每年大约可保存土壤1000多万吨。草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草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含量和分布,扩大土壤物质循环的规模和速度,使土壤的通透性和团粒结构得到改善,腐殖质含量及土壤调节水、肥、汽、热的功能大幅度提高。如果种植豆科牧草,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氮素含量(种植豆科牧草的山地,每公顷氮素和磷含量分别在10千克和3千克以上,3年生紫花苜蓿每亩增加土壤氮素19公斤,相当于41公斤尿素)。草还是治沙和抗盐碱的先锋植物,在沙化土壤上种植沙打旺、柠条会取得良好的治沙效果,在盐碱地上种植碱茅、羊草、星星草等可以有效地治理盐碱和土壤。
2.草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草是发展牧、农、林、渔、果、蜂、药及草产品加工工业的基础。开展种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结合、果草结合、蜂草结合和发展草产品的采集、加工业,是综合发展山区经济,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最佳途径。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牧草产品的需求量都很大,中国精饲料的年缺口量在3000万吨左右,按照绿色饲料对精饲料替代率2∶1计算,大约需要6000万吨左右的绿色饲料来填补缺口。加拿大、韩国、日本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草粉。蛋白质饲料不足是目前畜牧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饲料蛋白质主要来源是牧草和饲料作物吸收土壤中氮素合成的植物蛋白质,一般豆科牧草蛋白含量为16%~21%,1千克优质青干草相当于0.5千克精饲料。据专家介绍,每亩人工草地可年产5吨鲜草,按鲜干值4∶1计算,可产出1.25吨高蛋白、维生素草粉,相当于750斤大豆的蛋白含量,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而且颜色青绿,适口性强。按照近几年草粉动态价位的综合分析,粗蛋白含量15%的草粉出口价为170美元/吨,粗蛋白含量为30%以上的草粉,每吨280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草粉年出口额逾10亿美元,从国内市场看,仅四川省每年至少需要30万吨、广东省每年需要90万吨优质草粉,而我国每年草粉产量还不足20万吨,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将草产业确定为宁夏南部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
3.应将苜蓿作为宁南山区草产业的当家品种加以发展。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多、利用最广泛的多年生豆料优质牧草,它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其茎叶是优良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多胃或单胃动物的饲料。据测算苜蓿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比玉米高1倍~1.5倍,赖氨酸含量达1.05%~1.38%,是玉米的5倍~6倍,1公斤优质干苜蓿粉可替代0.8公斤精饲料。苜蓿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也很高,甚至还可以制作人的营养保健食品。苜蓿的地下根茎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和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种植苜蓿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南部山区草—田轮作,生产高质量农作物或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苜蓿的抗旱能力是小麦的3~7倍,2亩苜蓿养1头牛一年可获利1000~1500元,是正常年份种小麦的2~3倍,而投入则不到种小麦的10%。苜蓿种植一次可多年收割,每年收割两茬以上,每亩旱地可产干草1000公斤左右,当每吨苜蓿干草的收购价在500元时,农民种植苜蓿每亩的纯收益在350~400元之间。苜蓿作为一种高蛋白作物,市场潜力大,价格高。从微观经济效益上分析,国际市场上苜蓿产品的原料价格为50美元/吨,加工品价格变动于120美元/吨~240美元/吨,国内市场草捆价格一般为600美元/吨~800元/吨,草粉价格则在1000元/吨左右。在国外已出现苜蓿草产品能产业化生产,我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一些地方加工的苜蓿产品已开始供应国内外市场,有些地方除生产苜蓿粉、苜蓿颗粒外还进行苜蓿叶蛋白的提取研究与生产。因此,把苜蓿作为宁夏南部山区草产业的当家品种,积极发展苜蓿产业,前景良好。
(六)生态旅游业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文明工业”“无形出口”产业,它具有成本低、利润大、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一项容易吸引投资、较快得到回报和发展的产业。旅游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增加外汇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促进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兼具消费、生产、环保和教育等多项功能的“朝阳产业”。宁南山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地域辽阔,是我区回族聚居的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宁南山区的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发展,是实现宁南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众多。宁南山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孕育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东端北道的必经之地和古代多民族聚居融合之地,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多融,形成了丰富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个集历史凝重感和自然清灵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自秦昭王在固原城北“筑长城以拒胡”再经汉唐至明清,近3000年的历史进程,孕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这里有秦昭襄王时代蜿蜒174公里的秦长城;建于汉代的固原古城遗址;始建于北魏,兴盛于唐代的须弥山石窟;建于北魏的扫竹岭石窟;济公活佛苦练修行的延岭寺(俗称张家台石窟);单家集清真寺、同心清真大寺;元世祖忽必烈的避暑行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屯军避暑之地凉殿峡;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等。这里还有极其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自然风光,险峻的火石寨天然石城,清凉的高原窑洞,深邃的云雾山、月亮山、南华山等大型森林草原区,而以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泾河源风景区,更是堪称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绿岛”,主要由老龙潭、二龙河、秋千架、胭脂峡、荷花苑、白云寺、鬼门关、沙南峡、清凉寺等景点,景色特别优美,是绝佳的旅游避暑胜地。而宁南山区的回族风情,更是独具特色,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2.把旅游业培育成宁南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是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而且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脱贫的地方,返贫率一般较低。因此,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宁南山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宁南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办法。宁南山区旅游业的发展起步晚、档次低、开发困难大,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我们要按照宁夏党委提出的发展旅游业要“立足长远,突出特色,重点建设,积极推进”的十六字方针,指导宁南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树立“围绕经济抓旅游,借助旅游促经济”的观念。尽快解决宁南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旅游景点道路不畅,电力、通信设施不配套,旅游区内服务设施简陋,景点比较集中的地区没有高级宾馆,旅游团体吃、住、行、娱、购不方便,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为在“十五”期间,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宁南山区优势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条件。
六、加快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在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中,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突出,多数农户存在着“调整结构缺信息,开发产品缺技术,发展产业缺资金”等困难,而一些基层干部又存在着“抓粮畜油轻车熟路,搞名优特心中无数”等问题。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首先要转变观念、职能和领导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制订总体规划,出台激励政策,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引导群众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2.强化科技意识,依托科技单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了推进宁南山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南山区不同生态类型区设立了八大试验示范区和科研基点,区内外科技人员通过长期试验研究和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一批高效实用的科技成果,为当地科技兴农和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各级领导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进行自然资源调查、市场需求分析、产品技术开发、产业基地建设、农民技术培训等合作,营建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开发型基地或产业园区,建立适应多样环境的多种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小城镇为中心的特色农业发展和市场建设。有条件的村镇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度假村等。
3.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致富技能,培养一批农民科技大军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物质与精神文明作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培训,树立“穷则思变、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信念,破除因循守旧;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通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利用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各种形式,向农民群众传授科学知识与技术。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营造一个人人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社会环境。
4.坚持可持续发展。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恶劣,人口基数大,长期以来,解决众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其主要发展目标。由于长期对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本已严重的生态问题更加严重。20世纪末,中央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治区也提出了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宁夏的发展目标。这说明,我们现在发展经济中,既要维护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剥夺下一代以及后人的生存环境,要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互相促进,实现宁南山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