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铃木镇一教育法
32130800000002

第2章 早期教育可以造就天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者。

——铃木镇一

三位哈佛少年的成功案例

铃木镇一是“早期教育可以造就‘天才’”理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他曾反复向一些父母介绍过哈佛大学三位少年的成功案例。

一位年仅15岁的少年几年前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是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

小塞德兹的学习经历颇为新奇:1岁半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

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成了三年级学生了。并于同一年内,结束了小学的学业。翌年7岁时,本想上中学,但由于年龄小而被拒绝了。没有办法,只好在家里自学。

过了一年到8岁了,他终于上了中学,不论哪门学科都非常优秀。由于其数学尤为超群,学校准其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这期间,他还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由于中学教的知识他全部学过了,所以不久就退学了。

到这时,他已远近驰名。结果,各方各界人士都来考他。考毕,个个无不感到惊奇,赞叹不已。例如,马萨诸塞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出了一道自己在德国接受博士考试时碰到的最棘手问题,塞德兹即席完成。这年他才9岁。

9岁和10岁时,他继续在家学习,11岁刚过就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进行了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讲演,使得教授们大吃一惊。关于他12岁时的情况,其父塞德兹博士写的《俗物和天才》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塞德兹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那些使硕士研究生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本来,他是擅长古典语的,他阅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之类小说那样感到容易和有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美国的政治和宪法。

就这样,15岁时小塞德兹就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了。

小塞德兹毕业的这一年,似乎是哈佛大学的丰收年,类似小塞德兹这样的毕业生还有一个。他叫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比小塞德兹稍晚一点儿,13岁半进入该大学。然而,一般大学生都是四年毕业,而他却提前一年毕业了。毕业后他继续在该大学的研究生院专修法学。

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诺伯特·威纳,也是一位早期教育造就的天才。威纳比小塞德兹上大学还早,10岁时就上了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接着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年仅18岁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塞德兹等人不是偶然产生的所谓神童,而是某种教育所必然形成的天才。其根据就是巴尔和威纳都有兄弟姐妹,由于他们都受着同样的教育,所以也都具有同等的学历。巴尔的姐姐利娜在巴尔进入哈佛大学的那年,即在她15岁时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并且与巴尔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玛丽安和弟弟洛得洛夫,分别于14岁和12岁时也上了大学。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14岁时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二个妹妹贝鲁特于12岁时也上了拉德克利夫大学。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他们全是由于早期教育而结出的硕果。

小塞德兹、巴尔、威纳等所受的教育,概括说来,都是早期教育。用铃木镇一的话来说,就是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的教育。塞德兹博士和巴尔博士都坚信早期教育可以造就人才。他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

要明白早期教育对人成才的极端重要性,就要从儿童的可能能力谈起。比如,这里有一棵橡树,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可以长成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可能能力。

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橡树虽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但真长成30米高是困难的,一般是长到12~15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好好侍弄,则可长到18~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4~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为具备20~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可能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要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70度,乃至80~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可能能力的六、七成,甚至八、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可能能力达到十成。

可是儿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可能能力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可能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是很长的,但也有的动物可能能力的发达期是很短的。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

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出现了。

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

镇木镇一指出:我们人的能力也是这样,在发达期内发展某种能力,可达到成长的最佳程度。

重视早教才能造就一流人才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班上的同学中是否有的特别优秀,有的则朽木不可雕?那些优秀的同学,不怎么用功,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不成才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见得有何长进——这种经验,想必大家都有,而老师们则常以“资质好坏并非天生的,要看后天的努力”来安慰大家。

可是,我们的实际感觉却仍是:聪明的就是聪明,笨的还是笨,一开始就已如此。究竟是我们的这种实际感觉对呢,还是老师说的对?

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现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从0岁至3岁间的幼儿期就已基本形成了。换言之,人在初出娘胎时都是一样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天才或蠢材,资质的良莠实际上依后天的教养而定。所以,上了学之后,才有“一点即通”和“不得其解”的学童产生。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流机构”任职。其实,只要教育得当,这个愿望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对孩子实施教育,孩子的天才就会被开发出来。

铃木镇一强调:一个人在成年后能否成为一流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在幼儿期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关。令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做父母的却很少注意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而越是希望儿女能读“一流学府”、能进“一流公司”的父母,越是疏于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这样,等到孩子有了“自我”,已经能独立自主之后,他们再来拧着孩子思维的缰绳朝着他们所期待的“一流”方向努力,到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看看今天许多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们,他们为了要让孩子考取“一流”大学,便千方百计让他进“一流”高中;为入“一流”高中,费尽心机让孩子就读“一流”初中;为了进“一流”初中,想尽办法使孩子进入“一流”幼儿园、小学,可是,他们惟一没有注意到的是,比让幼儿进“一流”幼儿园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的家庭里接受熏陶。

是否重视早期教育结果大不一样

铃木镇一认为:人的一生,将会受到幼儿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和心灵特征的影响。难以改变的、根深蒂固的性格在幼儿期就形成了。因为在幼儿时期——这个“儿童之魂”时期,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和留在胶片上的影像一样,是难以磨灭的。

那么,教育者在孩子这个关键的年龄段里,正确的是要对孩子做些什么呢?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对这个问题做出完美的回答,那么教育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我们来看看一位母亲的心得体会:

我婚后不久产下大女儿。大女儿在还没上学的时候常常去邻居家玩耍,邻居家中的一个小姐姐天天都要读书写字,女儿就时常在一边观看,她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很多字和词。大女儿上小学时,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学习很好。我据此认为,即使是任小孩自然发展,他们也照样会读书写字的。

不久,我的大儿子也出生了,根据对女儿的经验,我同样是听之任之,不去管他。但结果是悲惨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之后,学校两个月后请家长去参观教学。到了学校,我发现还不会识字的只剩下我的儿子了,而且,他对上课没有一点兴趣,一心只想着逗邻座的孩子玩,而且对此兴味盎然。

我一见这种情况着实大吃一惊。我回家后开始辅导他的功课,希望通过强化训练,使他得到迅速的提高。精力没少花,却是一直都没取得成效。他似乎没有记忆力,对读书也不喜欢。大儿子的学习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都很一般。

因为这个教训,对于二儿子,我很早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事情进展顺利。他上学之后当上了班长,学习很好,性格也非常开朗。

因为这样的经历,每次遇到年轻的父母们,我总要告诉他们: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就应该让他们读书,因为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就是由早期教育决定的。

同样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他们之间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就是因为后天的教育状况不同导致的。

所有教育者都要把这位母亲的教训引以为戒。铃木镇一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者。

早期教育能够开发孩子的超常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指出:“每个孩子在刚满两岁时都是任何一个大人都比不上的语言天才,但到了五六岁,这种才能就会急速地消失。”这个论断称得上是对内在能力最为准确到位的表述。

所以,铃木镇一指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迫切而必须的,而且,早期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及时,就越能使孩子发挥出超乎寻常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能大到令成年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铃木镇一招收学生时是不用考试来进行筛选的,所以有很多十几岁的孩子也跟着他学习小提琴。在教授过程中,铃木镇一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教某些技能时,十几岁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要求,但那些才几岁的孩子却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这种情况使我意识到,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学习的效果可能也越好。

为此,铃木镇一决定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一项教育实验。他介绍说:

我找到一些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指导她们不要给婴儿听儿歌,而是让他们听最优美、最动听的古典音乐,这些音乐专门选那种长度在5分钟左右的不长的曲子,其中既有管弦乐也有器乐,既有莫扎特、克莱斯勒的作品,也有格尔密欧的作品;总之,只要是母亲喜欢的曲子,就循环往复,不断地放给婴儿听。哪怕是婴儿哭泣或发脾气时,也放给他们听。

这项试验从婴儿们出生时开始,一直进行到他们5个月时。这时,再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把一些孩子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加在他们在5个月内已听熟悉了的曲子中,混杂在一起放给他们听。这时,一个后来给了我相当启发的情况出现了:当婴儿听到那些他没听过的曲子时,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每当听到他5个月里常听的那些曲子时,他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并且还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摇晃着身体,好像是在打节拍。

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们已经能够记住乐曲,这一发现真是令人惊叹。

这种方法启发了铃木镇一,于是,他就用这种方法来教幼儿练小提琴:当他们还是婴儿时,就让他们的母亲不断地放乐曲给他们听。稍微大一点时,则让他们的母亲把他们抱到我的教室里来,听小提琴的现场演奏。等到他们两岁时,便开始正式教授拉小提琴。

教学的结果表明,幼儿们虽然年龄甚小,但却能透过老师演奏的感觉,本身培养出更高一层的感觉来。青年时代才开始学小提琴的老师们已经无法达到的程度,幼儿们却能够轻而易举地达到。这就是早期教育能开发出孩子超常能力的例证。

铃木镇一还以自己的成长为例,说明这一问题,他说:

我开始学小提琴时已经17岁了,这个年龄显然太大,因此尽管屡遇良师,自己也算十分努力,并且还到德国柏林留学过8年,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却也只能是幻想了。

铃木镇一曾介绍过一位女音乐家的例子。对这位女士作为音乐家的成就,他并不了解,但一篇文章却使铃木镇一有着极大的兴趣去认真阅读。

“她24年前生于某镇,5岁时失去了父亲,后来由她那经商的哥哥抚养她,她的嫂子是德国人,在她还没出生以前就已到日本定居,虽然种族不同,可是她的心是非常善良的,因此这位女士的父亲非常喜欢他的儿媳妇,所以在临死前把小女儿托付给了她。该女士8岁时,还够不着钢琴踏板,她嫂子就开始教她学弹钢琴,有时和蔼,有时严格。当其他的小朋友高高兴兴玩耍的时候,这位未来的天才却在哭泣着弹琴,因为她的嫂子严格要求她,从不肯让她出去玩一会儿。”

通过这篇报道,铃木镇一对自己认定的早期教育更加信心十足。铃木镇一认为:那位女士能有今天的成就,应当归功于她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弹钢琴。更进一步来说,假如那位女士从二三岁时就开始学琴的话,说不定会成为更伟大的音乐家。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一边哭一边练琴”的现象了,因为在那样的年龄里,对一个孩子来讲,她肯定觉得弹琴就像吃饭走路那样只是一种习惯,而大概还从来没有人为吃饭和走路哭泣吧?

莫扎特,他3岁时就已经能够在音乐厅里演奏乐曲了,如此高超的音乐素质来源于哪里呢?无疑是他的家庭所具有的音乐环境。

莫扎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演奏家和优秀的作曲家。为了培养莫扎特的乐感,在莫扎特还是婴儿的时候,他每天就让儿子听5种不同旋律的钢琴演奏,这样一来,当莫扎特3岁时,他就已能登台演出了。

如果没有父亲如此精心而有效的培养,我们很难想像莫扎特体内的内在能力能被这样迅速地激发出来。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音乐领域里的特殊情况,在其他领域里则未必同样如此。

情况到底是否如此,先不忙着下结论,先来看看日本《朝日新闻》曾经刊载过的一则报导。

报道说,在长崎市古河町,有一个6岁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兄长喜欢下棋,他便经常坐在一旁观棋,几年下来,这孩子的棋艺已经高超到使附近的大人们也无法与之抗衡了。

另一则报道则是关于大阪的一个8岁女孩,这个女孩的父亲以推广心算方法闻名于世,女孩天天耳濡目染,现在已拥有心算一级的水平了。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不胜枚举,不仅在报刊上,在我们周围也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铃木镇一对父母强调说:要让孩子们表现出超常的能力,千万不要错过了人类具有最大生理适应力的婴幼儿时期,只有最适时地对他们施以合理有效的培养,他们才能取得令你意想不到的成果。

0~3岁是人的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大脑生理学家说:人类的脑细胞数目大约有140亿个,这个数目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终其一生都不会再增加。

但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聪愚就已经命定;或者如达尔文主义者所相信:人类胎儿的发展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着某种进化的模式发展的,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遗传”得来,后天的努力均难以影响。

实际上,人自出生后,脑细胞的数目虽然不再增加,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脑的重量、体积却会与支持它活动的血管及血液量一起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加多;细胞与细胞之间也会因外界刺激的日渐增多而不断地生成、发展、分化出许多神经纤维通路,用以应付日后更复杂的吸收。

然而,脑的细胞功能并不会自己发酵。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展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0~3岁为黄金时段。

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2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每年约成长10%),在这时期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活动,就会有明显的进步。从6岁到8岁,这两年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每年为全部成长的5%)。也就是说儿童在进小学一年级时,聪明与否,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只要看看前面的统计数字,不难发现一个结论:0~3岁之间,实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时期,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年龄愈长,启发、培养就会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了!

孩子从生命之初不仅开始有了肉体,也同时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生命的开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

——铃木镇一

幼儿头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

幼儿的头脑就像海绵一样,它可以吸收很多东西,一旦它吸收够了,就会自动停止。

我们做大人的,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给得过多”,而是“给得过少”的问题。

有一对天才兄妹,在他们的爸爸的“热心调教”下,能说英、西、意、德、法5国外语——这是一则曾在日本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这个被人们描述为“热心调教”的父亲,就是自称为“家庭主夫”的资深离职教师——永田益夫先生。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当时他的儿子才2岁半,女儿仅3个月大。

可能是由于孩子太小的缘故,当时有不少人都指责这位爸爸的教育过于严苛。这些非难者认为:在孩子还如此小时,就往他脑袋里塞东西是一种虐待,它会使幼儿负担过重,甚至有可能导致他性格狭隘,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与这些人的论调相反,永田全家事实上过着健康、安适的生活,这给当时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们以当头一棒,这表明那些人的观点完全是想当然的。

在幼儿的可塑性方面,永田先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给了我们非常珍贵的启示。据他介绍,他的孩子对英、西、意、德、法等国语言的学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在他看来,同时让孩子学习多国语言,必能使他在学习中产生横向的联系……当然,他这种让孩子同时学习几国语言的方法也带有被逼无奈的性质,因为恰巧那时他的孩子在练钢琴,其乐谱的说明文字是用英、德、法等国语言写的,倘若看不懂说明,就无法掌握曲子的感情,这也是他要孩子提早学习多国语言的一个原因。

常常有人问他:“5国语言同时学习,不会搞混淆吗?”他的答复是:“不会的,孩子们能分得很清楚。他们学外语,全靠空中教学。收音机里举办的外文讲座,让人听起来很有亲切感,发音也很清晰,而且还非常生动。他们听着听着,过一段时间,就会很感兴趣,并不由自主地跟着练习了。”

由此看来,3岁前幼儿头脑的吸收能力似乎要比大人们想象的强得多,大人们根本不用担心“给得过多”之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