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铃木镇一教育法
32130800000010

第10章 酷爱音乐就拥有了崭新的人生

世界上充满着无数的声音,但只有一种声音是最美好、最动人的,这种声音就是音乐。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音乐才变得更加美好。

——铃木镇一

丰田根二的音乐之路

丰田根二是铃木镇一的学生,他是一个孤儿,后来是铃木镇一的“音乐才能教育法”使他成为世界上一流的音乐家,他是铃木镇一教育法的最成功的实证之一。

1962年,留学德国柏林的根二给铃木镇一写了一封令人惊喜的信:

敬爱的老师:

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您从前住在柏林的什么地方?这地方我好像在什么时候梦见过似的……来后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柏林大街上的建筑物新颖别致,我在这里虽感到有点孤独,可是感到这里与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人们高尚而有礼貌。

昨天我接受了考试,获得了柏林交响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演奏家称号,乐团的指挥者是弗里克塞,在德国他是与卡拉扬、库贝利克并驾齐驱的人。

现在我担心的是,我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呢?

祝您健康!

衷心爱您的丰田根二

1962年9月

丰田根二的来信使铃木镇一又惊讶又高兴。自日本开始有了西洋音乐以来,日本人连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能在欧洲获得如此殊荣,人们深知柏林交响管弦乐团的实力。要想获得此殊荣须具备如下条件:具有很高的音乐灵感;具备很高的演奏水平;具有高尚的人格。三项条件缺一不可。刚过30岁的根二已被公认为具备了上述条件,正因为如此,他才战胜了欧洲众多的候选者而中选。

丰田根二专心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正是一条为所有优秀艺术家们所崇敬的道路。

丰田根二家原来住在滨松,铃木镇一在名古屋时曾指导他学拉小提琴。昭和初期,因铃木镇一迁居到了东京,所以他们全家也搬到了东京,其目的是想让根二跟铃木镇一学琴。

丰田根二3岁时,在铃木镇一的学生们于东京日本青年馆举办的演奏会上用小提琴进行了演奏。3岁的根二拿着小提琴,在父亲的吉他伴奏下,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

演出后的第二天,日本的某大报纸在社会版面上刊登了丰田根二演出时的大幅照片,以《天才儿童出现了》为题,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

丰田根二在年幼时,拉小提琴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当时谈不上对琴喜欢不喜欢,就如同日本孩子学日语那样,它与所谓喜欢不喜欢毫无关系。他是每天听着音乐唱片长大的。

战争期间,根二的父母相继去世,我收养了他。

来到我家之前,丰田根二在洪松生活了3年,这一期间他每天在叔叔的酒馆里帮忙干活。这3年的环境,大大改变了丰田根二的成长方式,他常常会有些叫人不满意的行为,家里开始有人抱怨他。面对这一情况,我与家人商量,认为不应抱怨他,而应该培养他,努力创造一种高尚、礼貌的环境来影响他。相反,如果大家一味地抱怨和责备他,那么就会使他的人生误入歧途。

就这样,过了一两年,丰田根二已和我的家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过去3年养成的不良习惯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完全成长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孩子了。铃木镇一以自己留学欧洲的切身体会认识到,对年轻人来说,接触优秀人物会在潜移默化中净化自己的灵魂,进而升华自己的感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人格的形成上,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出于这种想法,铃木镇一为丰田根二选择了老师,即他所敬重的关屋光彦先生夫妇。征得关屋先生同意后,铃木镇一让丰田根二去他家学习,并请自己的继子教他英语。当后来确定他留学法国后,又请关屋先生教他法语。就这样,丰田根二得以长期接触关屋夫妇美好高尚的人格。这对根二一生来说,也是最大的幸福。

人的能力是什么?人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一种东西,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有一天,铃木镇一收到日本广播公司松本广播电台的邀请,他们希望我去参加广播演出。

这是一次好机会,铃木镇一便考虑把这作为一种演奏能力测验,让根二和健次去演奏都未曾拉过的曲子——维瓦特的《E短调协奏曲》。丰田根二与健次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互称对方为“阿健”、“阿根”。铃木镇一了解他们的能力,惟一的问题是他们在那短短的时间内能不能记住曲子并掌握演奏的技巧。

在经过短时间的练习后,他俩信心十足地坐上了前来接他们的汽车,他们并没有带走乐谱。结果,他们的演奏大获成功。

铃木镇一认为,乐谱只不过是为便于记忆而准备的参考材料,对自幼就在这种培养方法下长大的丰田根二和健次来说,他们想都没想过把乐谱带到播音室去。

不言而喻,丰田根二和健次都不是经考试录取后培养的。这种惊人的能力并非只存在于特殊人的身上,什么样的培养方法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丰田根二和健次只不过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

为了使丰田根二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他19岁时,铃木镇一决定送他去国外留学,并拜著名的音乐家艾爱斯克先生为师。

半年之后,在巴黎的音乐学院举行了毕业考试。丰田根二仅半年就毕业了。对任何人来说,获得巴黎音乐学院的毕业证书都是值得庆贺的事。

接下来,丰田根二第一次拜望艾爱斯克先生。半年之后,正式拜艾爱斯克先生为师了。在直到这位大师去世前的两年间,丰田根二一直得到他的指教,丰田根二从这位艺术大师身上获得的宝贵教益之多是人们难以想像的。

两年以后,丰田根二虽失去了艾爱斯克先生,但他已成为可以自己选择导师的青年了。他自己选择的导师是阿尔沃尔·格留米奥先生。他是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校的教授,并且在举办演奏会和录制唱片方面,都是当今欧洲公认水平最高的小提琴演奏家,丰田根二深为格留米奥的高超演奏水平所倾倒,认定自己的导师非他莫属。

格留米奥说自己有两个最优秀的弟子,这两个弟子都是日本人,而且都是小时候跟我学习过的,一个就是丰田根二;另一个则是曾在慕尼黑国际音乐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志日登美子。

花时间教孩子学点音乐

父母让孩子学音乐,无论是栽培音乐家、培育音乐气质,还是要孩子比自己缺乏音乐的童年过得更好,出发点都是只想教育孩子而已。

其实,音乐的学习与年龄无关,主要在于是否曾付出时间去学,因此,不懂音乐的父母,与其送孩子去学,倒不如趁机跟着孩子一起学,除了借此与孩子共同享受知识增长的乐趣外,更可以自然地创造共同的音乐生活。

孩子能够在童年学到音乐固然很幸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加重,往往会挤掉学音乐的时间,但孩子成人后,音乐的消遣会使生活更为充实、幸福。

——铃木镇一

在目前讲究开放与启发教育的潮流中,市面上也推出各种琳琅满目的教学法,确实令人目不暇接。

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教法:

·以钢琴教学为主。

·以小提琴教学为主。

·以歌唱为主,培养乐理能力。

教育方法有班组的,也有以一对一的个别乐器教育的。

对于一般父母而言,若要从教学方法之间去比较好坏,再做选择,往往会力不从心,弄得似懂非懂。

真正比较客观而实际的做法,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其一;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孩子挑选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

大体而言,音乐能力的培养包含了听、唱、读、写、弹奏与创作6个项目,每个项目启蒙的时间,都与生理机能的生长有关。

胎教:学听力。耳朵是所有器官中最早成熟的,早在胚胎时期就颇具雏形,因此胎教音乐主要就是以培养胎儿听力为主。

3岁:歌唱能力。歌唱能力是伴随说话能力而来的,大约三足岁就可以开始有系统地训练唱歌。

4—5岁:读谱能力。4—5岁,小朋友已开始看书,同时也可以开始培养阅读与书写乐谱能力。

5岁半:弹奏。乐器的弹奏,与每个小朋友手指肌肉发展有关,就像握笔写字,若过早开始,难免影响肌肉的均衡发育。一般而言,5岁半以后再开始,练琴的耐性会好些。

总之,培养音乐能力的方式很多,起跑点也不尽相同,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在0—3岁之间,培养孩子听音乐的习惯,3岁以后,便可以开始培养歌唱课程,培养读和写谱能力,大约5岁半以后,耐性和肌肉都准备够了,才开始增设弹奏的项目。

通过听、唱、读、写、弹奏与创作的学习过程,孩子自然能循序渐进地跨入音乐门槛。

孩子学音乐,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学得更好。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可以使幼儿在乐曲的熏陶下愉快活泼,心情舒畅,增进身心健康。同时它对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发展灵感均具有重要意义。

——铃木镇一

由于幼儿的经历简单,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因此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抽象的音符和旋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也就更难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对歌曲的感受。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正确感受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效果,要试用一些辅助方法:

·引导性谈话——首先把音乐作品表达的内容用故事、图片、木偶等形式让幼儿先熟悉,使幼儿知道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内容情节及总的情绪等。在欣赏时家长用简短的语言启发幼儿领会音乐意境,产生联想。

·运用直观教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可以运用实物、玩具、故事朗诵、演示动作、电影画面等方法,帮助幼儿感受音乐。

总之,教给幼儿欣赏乐曲,是一个细致、长期的工作,在日常的音乐活动中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幼儿去欣赏,成人要在欣赏前作好分析作品、熟悉作品的工作,防止无准备的临场发挥,要扎扎实实地把每一次欣赏作为引导幼儿迈向音乐殿堂的台阶。

一些专家指出:胎儿在五个月左右就有听觉,出生后逐渐发展,两三个月的孩子已能安静地听一些轻缓的音乐,并作出一定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五个月后孩子逐渐能分辨不同声音,这时父母就应该有意识、有计划给孩子听些恬静柔美的音乐,使婴儿的神经镇静、情绪舒畅,经常给婴儿听音乐,既有利于训练听觉,又有助于性格的培养。

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形式。音乐利用声音的高低、长短和音乐等特点和变化,构成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声音对幼儿来说,始终是富于吸引力的外部刺激,那些音乐形象鲜明,音乐表现手段简洁生动的音乐作品最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要运用自己的听觉器官,这能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听音能力,并可促进幼儿学习语言。幼儿在唱歌时,借助学习歌词可以丰富词汇,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节奏。通过演唱准确地掌握语音,使幼儿学会正确地咬字吐词。音乐作品本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使幼儿获得人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知识和经验。幼儿在参加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心理活动,在倾听音乐时,首先要求幼儿能全神贯注地听,具有良好的注意力。其次,幼儿对音乐意境的领会,又促使幼儿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学习,要达到自己独立地表演音乐作品的目的,这就要求幼儿运用记忆能力去重现音乐作品。在表演中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音乐内容和意境进行想像,同时创造性地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融人表演之中。由此可见,音乐活动可促进幼儿心理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使孩子更聪明。

用音乐熏陶孩子的情操

铃木镇一认为,人生在世懂得音乐是非常幸福的,因此,在孩子小时起,就努力使他形成音的观念。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可以给孩子买来能发出1、2、3、4、5、6、7七个音的小钟。同时,每天播放古今的名曲让孩子听。并让保姆唱给孩子听。

铃木镇一介绍说,日本的竹下景子是这样教育她的女儿的:

当她的女儿学会ABC的读法后,不久她便教女儿乐谱的读法,并常常做这方面的游戏。具体的玩法,就是在屋中把东西藏起来让她找。这是儿童常玩的游戏,不过竹下景子在此还利用了钢琴,这样就使游戏变得更加充满欢乐色彩。

例如:当女儿一走近藏东西的地方时,妈妈不是说“危险,危险”,而是渐渐弹出低音。若是走远了,就渐渐弹出高音。女儿如果不注意声音的高低,就很难找到藏起来的东西。这一方法对训练孩子的听力很有效。

孩子都喜欢好的节奏,竹下景子在这方面的训练也很有一套:

“我从女儿尚不会说话时起,就用拍手的方式打拍子让她看。不久,买来了小鼓,教她按照拍子敲打。过了一段时间又买来了木琴,让她敲打,并且开始作弹琴游戏。我用手指出墙上的乐谱,她按乐谱按琴键。不久,她已能用钢琴单音弹奏简单的曲调了。”

为了使孩子形成节奏和音调的观念,竹下景子还教女儿跳舞。为此,她还建议那些不会唱歌也不会乐器的母亲,最好每天让孩子听唱片。孩子应在节奏和韵律中生活。他们能在雨声中感受到节奏,从风雨中听到音乐。因此像家庭中挂风铃、挂风弦的办法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

竹下景子不仅让女儿欣赏音乐,还天天对她朗诵容易上口的诗歌。如美国著名诗歌《钟之歌》,就是一首很好的儿歌,竹下景子就经常和着这些歌教女儿跳舞。有的人排斥跳舞,她认为是不对的。正如荷尔博士所说,希腊和罗马人体形的优美是由于他们能歌善舞。舞蹈可以使我们身体健康,体形优美。

音乐的训练必须从幼年时期开始。但在孩子的音乐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孩子的听力没有从小受到训练,所以教学效果不佳,不仅如此,它还会使孩子感到苦恼。再加上一般的教音乐的方法,开始时往往不教完整的曲调而只练习技巧,更使孩子感到厌烦。训练技巧也是重要的,但不可为此而牺牲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从小就爱好摆弄钢琴等乐器,应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练习。同时,孩子只要得到母亲的一些帮助,就能自己编出各种曲调。女儿把自己创作的许多曲子记在笔记本上,这和幼年时代的照片一样,将来拿出来看看,很有乐趣。竹下景子教女儿音乐的方法也是游戏式的:

“我用游戏的方法教女儿学习弹钢琴的技巧。例如,我教她:乐谱的高音部的线是Every good boy does finely(e。e。b。d。f)(每个孩子都表现的很好),中间是face(f)(脸);低音部的线是Good boys always do finely(g。b。d。f。a)(好孩子们总是表现很好),中间是A cow eats grass(a。c。e。g)(一只母牛吃草)。调子的记号也用同样的方法教。”

在教孩子练琴时,竹下景子反对只注重技巧的方法。她的一位朋友,曾为孩子聘请过一名小提琴教师。一年之中他只教孩子练习技巧。致使这个孩子不仅没有学会音乐反而开始厌恶音乐。而竹下景子教女儿小提琴的教师则没有沿用这个教法。女儿练习小提琴时,妈妈总是用钢琴给她伴奏,所以她能很高兴地学。因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都很出色。

音乐,不仅能开启孩子的智慧,还能陶冶孩子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