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32127100000098

第98章 慢性胃

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病,有“十人九胃”之说,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因此,了解一些胃病的医学常识,增强自我防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食物的转运站,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与食物混合,通过胃的运动,对食物进行消化研磨,并输送到小肠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然后通过大肠排除废料。

胃病的发生与情绪及饮食不当有关,这两种病因是人最难控制的,所以发病率很高。

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撑胀,怕凉,嗳气吐酸,腹痛,烧灼,临床分四型。

1.急性单纯性胃炎 属于中医的气滞伤食,表现为急性发作性的上腹痛、胀,恶心呕吐。

2.浅表性胃炎 属于中医的虚寒气滞,表现为上腹胀痛,怕凉喜暖,吐酸烧心。

3.萎缩性胃炎 属于中医的气滞伤阴,表现为口干渴,喝水多,腹部胀痛,吐酸烧灼,大便干结。

4.糜烂性胃炎 属于中医的湿热内蕴,表现为上腹灼热疼痛,口苦有臭味,腹胀嗳气,或恶心欲吐。

提示 凡是有上述症状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作钡餐或胃镜检查。另外还有消化道溃疡及胃部的肿瘤、胃下垂等病另述。

治疗 可分单纯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辨证治疗。

1.单纯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气滞伤食,应立即休息,暂禁食,可饮用少量白开水。中成药可用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10ml,每日3次服用。西药可用颠茄合剂10ml,每日3次,口服,或654-210mg即服。

2.浅表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虚寒气滞,中成药可用温胃舒1包,每日3次,口服。西药可用西咪替丁0.2g,每日3次,口服;或胃仙-U1片,每日3次,口服。

3.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气滞伤阴,中成药用摩罗丹2丸,每日2次,口服;加味左金丸6克,每日3次,口服;六味安消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西药可用胃膜素2g,每日3次,口服;西咪替丁0.2g,每日3次,口服。

4.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中成药用胃苏冲剂1包,每日3次,口服;养胃舒冲剂1包,每日3次,口服。西药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

6.单验方 ①取老姜、红糖各250克,老姜捣碎取汁,与红糖混合熬成膏,每日早晚各服1匙,主治虚寒型胃痛。②取白胡椒7粒,红糖30克,将胡椒捣碎,以红糖水冲服,主治胃脘冷痛。③取海蛤壳或鸡蛋壳100克,放炭火上焙干,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1匙,冲服,主治胃酸过多。④取蜂蜜15克,温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主治胃酸缺乏。⑤取鲜鲫鱼1条(150~200克),不破肚连鳞,放瓦片上焙干,研细末,每次l匙,每日3次,主治胃脘隐痛吐酸。⑥取生芝麻10克,洗净放口内细嚼吞下,主治胃痛伴离心吐酸。⑦取生花生米10个,放口内细嚼吞下,主治胃痛吐酸。⑧取乌贼骨60克,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冲服,主治胃痛吐酸。⑨频频吞咽唾液,可润胃止酸。

生活饮食调养 胃病的治疗关键靠患者自己来完成,“三分治、七分养”对胃病来说是很有道理的。

1.首先对自己的胃病要有正确的认识,以平常心情来对待。胃病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密切关系,越是紧张,往往症状越重,症状越重,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是关键。

2.要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养成生活规律的良好习惯。要保证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睡眠,使脑力得到充分休息。

3.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摄入软食或易消化的食物,无症状或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不可过急,不可一次吃得太饱,一般保持七分饱,品种应多样,饭菜比例应为1:2,即两份菜,一份饭,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饮食能热勿凉,少吃或不吃酸食、甜食,不宜喝浓茶、咖啡,含糖的食品或豆制品会引起胀气、腹部不适等,牛奶对胃病的好处是暂时的,长期大量饮用对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病的康复不利,所以也不是非喝不可。

4.要戒烟,吸烟是胃病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随唾液进入胃内,破坏胃黏膜,故应该彻底戒除。

5.尽量少饮酒,最好不饮。因酒精对胃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激发恶性变,特别是啤酒更不能喝,因啤酒会引起腹胀,加重病情。

6.适当安排运动时间,最好吃完饭后卧床休息半小时再活动。运动以散步为最佳,所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并非是吃完饭立即就活动。

7.水果不能随便吃,最好在饭前2小时吃,因水果不在胃内消化,直接进入小肠进行消化吸收,如果饭后直接吃水果,水果和饭混合在一起,不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还能增加胃的负担,容易引起腹胀。

8.尽量少吃盐腌、煎炸、烟熏火烤和罐头食品,不新鲜的食品及剩饭菜最好不吃,也不要吃太热的食品,以免影响胃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