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32127100000132

第132章 肩关节周围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关节囊、肩袖韧带等的退行性病变,有渗出或细胞浸润,继而纤维化和粘连。因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故有人称它为“五十肩”;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肩部受风着寒而致,故又称为“漏肩风”;又因为患病后常见肩关节僵硬,不能活动,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又叫它“肩凝症”、“冻结肩”。

症状

1.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好发于非体力劳动者。

2.可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3.局部疼痛,可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诱发或加重疼痛,开始呈阵发性钝痛,以后逐渐呈持续性酸痛或刺痛,昼轻夜重,睡眠时常被痛醒,患者常取健侧卧位。

4.压痛较广泛,常见于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肩后部、肩胛骨内侧缘等。

5.肩功能受限,以外旋、外展、高举及背手的动作最为困难。

6.肌肉萎缩,常见于三角肌、冈上肌等,腋窝的前后壁、胸大肌筋膜、背阔肌筋膜均呈挛缩僵硬状态。

治疗

1.西药 ①疼痛严重时可口服芬必得0.3~0.6g,每日2次,口服;或双氯芬酸钠0.05~0.1g,每日1~2次口服,或奈普生胶囊0.25g,每日1~2次,口服;或消炎痛25mg,每日3次,口服。②局部注射醋酸氢化考的松,对明显局限性疼痛者有效,而对病变广泛,多处压痛者效果欠佳。

2.中药 可分风寒型、瘀滞型、虚损型等辨证治疗。

3.中成药 ①大活络丹l丸,每日2次,口服。②伸筋丹1丸,每日3次,口服。③独一味胶囊2~4粒,每日3次,口服。④五味麝香丸3粒,每日3次,口服。⑤活血止痛胶囊4粒,每日2~3次,口服。⑥龙血竭胶囊2~4粒,每日2次,口服。

4.食疗 ①肉苁蓉粥:取肉苁蓉10克,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葱、姜各适量,先将肉苁蓉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烂,去渣,再将枸杞子、粳米加入煮粥,最后加入葱、姜,煮沸即成,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②枸杞肉丝:取枸杞子100克,瘦猪肉500克,笋、猪油各100克,食盐、糖、料酒、味精、香油、酱油各适量,将猪肉洗净切成肉丝,笋洗净切丝,烧油锅,放肉丝及笋丝炒,再下料酒及其他佐料拌匀,再放枸杞子翻炒几下,淋上香油,炒熟即可,佐餐食用。③熘炒黄花猪腰:取猪腰150克,黄花菜50克,素油、葱、生姜、蒜、食盐、芡粉各适量,先将猪腰洗净,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备用;黄花菜泡发,切成条状备用,炒锅热素油,先煸炒葱、蒜、姜等佐料,再爆炒腰花,至熟透,加黄花菜、食盐、糖煸炒片刻,加芡粉,汤液透明即可,分次佐餐食用。④莲栗膏:取糯米500克,莲子(去芯)60克,白糖适量,将莲子、栗子煮熟,压烂成泥,与淘净的糯米拌匀,放入瓷盘,加水适量,蒸熟,冷后切块,撒上白糖,当主食吃。⑤小麦粥:取小麦30克,粳米50克,羊肾1对,将羊肾剖开,洗净去臊腺,切成细丁,与小麦、粳米一同放锅内加水,常法煮粥,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用。

5.熏洗疗法 取透骨草25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地龙、川芎各15克,蜂房2个,加水适量煎煮,熏洗患处。

生活饮食调养

1.本病病程长,疗效慢,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各项文娱活动及功能锻炼,以手顺墙从下向上爬举,每天坚持。

2.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寒气侵袭而复发。

3.经常活动肩关节,并要避免受外伤,以防新的创伤或粘连影响疾病恢复。

4.饮食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粮,勿吃生冷之品,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如烈酒、咖啡、辣椒等。

5.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6.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