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道与人道
32124300000051

第51章 傲慢自大是人生的大敌

保持谦逊的品德对于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一个背着自负自傲沉重包袱的人,他的人际财富必然少得可怜。这里,谦逊须以坦诚为基础,否则就难免陷入虚伪的泥潭。比如讨论问题时,明明自己有不同意见,为表谦逊而不明白说出,或者吞吞吐吐,言而不尽;对方批评自己时,当面唯唯称是,背后却又发牢骚。再者,还应划清两个界限。一个是谦逊与虚荣的界限。如果一个人故作谦逊姿态,以求得到“谦逊”的美誉,就是虚荣的一种常见的表现。这种虚荣心一旦被对方察觉,还哪里会有愉快的交往可言?再一个是谦逊与谄媚的界限。有些人在交际时爱对对方说一些言不由衷的溢美夸饰之词,以为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彬彬有礼、谦恭而有教养。殊不知,过分溢美,几近谄媚。正如伟大的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一样:“虽说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

一句话,谦逊是通往成功和赢得人们尊重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然而,谦逊是一种美德,又不止于此。谦逊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拒绝谦逊无异于阻碍进步、窒息成功。

每个人不如人的地方很多,不如的人也很多,这就是“逊”。“逊”是一个事实,“谦”是一种态度,谦逊就是对这一事实的态度。谦逊并不只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与无知,更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虚怀若谷,是知其不足的弥补,是知其无知后的不懈努力。

蒙田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有“散文之父”之称。他潜心探求学问,从不抱死教条,脑中常有一个问号——我知道什么呢?

大师尚且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任何时候都不要狂妄自大和傲慢。狂妄傲慢是骄狂与怠慢两种情绪的结合体。狂妄是目中无人的盲目行为,而傲慢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举动。这两种行为恰恰是人生中的大敌。

狂妄傲慢与无知常常联在一起。俗话说:“鼓空声高,人狂话大。”凡是狂妄傲慢的人,都会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他们口头上无所不能,评人论事谁也看不起,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有的人学了一点本事,就自以为身怀绝技,到处称雄,颇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有的人演过一二部电影,就自以为演技超群,名扬四海,俨然是当代影视圈中最耀眼的明星……

岂不知,狂妄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狂妄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产物。

狂妄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狂妄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狂妄傲慢是流沙。它常常导致事业大厦的垮塌。

狂妄傲慢的结局是自毁、失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法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拿破仑,屡次以少击多,出奇制胜,被人视为战争之神。他因此越来越狂妄,武断专横、为所欲为,终于在亲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时被打得一败涂地,后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看来,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本事,只要狂妄,就容易失败;最后必然彻底垮掉。

在现实生活中,无知者狂妄,当然令人鄙夷;即便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狂妄起来也毫无益处。有了本事自视过高,进而发狂,表面看来,似乎狂得有点“道理”,其实,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浅薄气在作怪。他们不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妄自尊大,总想出人头地露一手。岂不知,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摔大跟头”。

人生之禅:

人生有限,精力有限,而知识无穷。人不可能涉足方方面面,涉足每一个领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山那边的风景”对我们来说是“虚”,是“无知”,我们不能不谦以待之。所以,禅的智慧告诫我们:知道的越多,接触的未知也越多。这就是立身处世应有的谦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