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驯服血糖
32082900000015

第15章 区别不同性质的高血糖及其意义

全文核心价值:(1)明确提出血糖良性升高和非良性升高的概念;(2)糖尿病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血糖性质区分量表,以避免错误降糖带来的危害。

常识中经常含有错误。但常识之所以成为常识,是因为多数情况下正确。常识经常是模糊的统计结论。因此,如果一个患者多次因为同样的治疗方法健康水平下降,说明这种治疗方案对该患者不合适。如果多数患者出现不合适,这种治疗方法就应该逊位成解决特殊情况的手段。上述原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高血糖和处理高血糖,以帮助患者获得健康常识。

一、五种有益的血糖升高

有助于维持生命、恢复体力、抵御疾病、平衡血气的血糖适当升高,可以称之为良性高血糖。(1)低血糖刺激下的血糖升高,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2)健康人的血糖升高——焦虑、饮酒、大量运动之后,是为了恢复体力;(3)感染、高热、慢性疾病下的血糖升高,是为了战胜疾病;(4)放开谷物后的暂时血糖升高,是为了平衡血气;(5)一些不能明确找到原因但有利于维持生命、恢复体力、抵御疾病、平衡血气的血糖升高,也应视为血糖良性升高。

比如大量饮酒之后会出现短暂的低血糖,随后血糖升高。而感觉体力明显恢复的时候正是血糖高的时候。同时,为醉酒者注射少量葡萄糖溶液有利于解除醉酒和恢复体力。

再如低血糖之后的血糖适当升高是避免中枢神经损害,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存在。这时身体出现的问题大都应该归咎于低血糖,而不是救命的高血糖。

血糖良性升高如果受到抑制,就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错误控制血糖良性升高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或导致患者体质衰退。有关学者已经对健康人的血糖良性升高误诊为糖尿病做出过警告①。

二、三种有害的血糖升高

有损于维持生命、恢复体力、平衡血气的血糖升高,可以称之为血糖不良性升高。(1)在各种情况下出现血糖过高,如血糖超过33mmol/L就具有出现高渗昏迷的可能性,因此有损于维持生命;(2)错误的营养方式造成的高血糖,多数传统农业民族后裔和少数渔猎游牧民族后裔不适合高脂肪饮食,也不适合直接大量摄取蔗糖或葡萄糖,由此错误生活指导方式带来的血糖升高应该从生活方式上加以纠正;(3)降糖药物失效或胰岛素抵抗加剧出现的血糖升高,是威胁人体血气平衡的血糖升高,需要通过改变降糖方式来解除。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称为高消耗应激状态下的血糖升高,或称之为消渴证,或称之为血糖不良性升高。

对这种血糖不良性升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避免出现消渴现象,给健康带来危害。

三、错误控制血糖的后果

对血糖性质不加区分,而一味追求严格控制血糖,将会有损患者身体健康。聂文涛医生早在2005年就多次提出:在低血糖与高血糖交替出现时,应严防低血糖和容忍高血糖。在解决疾病的顺序上,要先平衡血气,使血糖自然平稳。这就是“先健康后血糖自然平稳”的原则。②聂文涛医生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关注。

一项研究(简称ACCORD)由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院发起,项目数据分析监控委员会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后者,相对风险增加2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ACCORD于2008年2月6日发表声明,提前终止血糖控制部分的试验。③现在如何理解这种血糖控制现象?如何解决这种血糖波动的问题?上述研究表明:

第一,即使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良性升高的情况仍然明显多于血糖不良性升高。如果总体放宽血糖会明显提高整个患者群的健康水平;如果区分血糖的不同性质,则会更大程度提高治疗水平。同时,也由于每个人都会多次出现血糖良性升高,如何不注意保护,也就会丧失患者康复的机会。

第二,不能用简单的血糖值作为衡量病情的统一标准。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是通过血糖标准来诊断糖尿病,但是这个标准数值却不断变化。而每次变化的依据都是不同的。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像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一样,无可争议。也就是,是否统一血糖标准本身存在着科学性的争议。

第三,必须找出有效办法来区别血糖的性质。使那些血糖良性升高得到保护;使那些血糖不良性升高得到及时控制。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多情况下的治疗将是错误的。

四、辨析血糖性质的标准

一些病因不明确的血糖升高,需要辨明其性质。很多高血糖即使在空腹血糖超出20mmol/L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酮症;另一些患者在空腹血糖10mmol/L的时候就出现了酮症。这是因为良性血糖所占的比重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由于目前进行的酮症检测还是粗略的,还不能通过检测准确判断酮症的变化,那么暂时确定一个量表对血糖性质进行区分是必要的。

聂文涛医生所观察的病例都是在桑黄子的良好作用下出现的。但是把高血糖当成躯体运动的一种后果而不是病因,这正是桑黄子技术的理念。因此,这些临床经验可以作为区分血糖性质的证据,并可以为今后指导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视角。

①王英.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J]中外健康文摘,2008(4):12-16。

②聂文涛.现代中医学糖尿病原理纲要

(http://hcmpi.blog.163.com/blog/static/2722205200661858290/?mode=edit)

③严格控制血糖真的那么必要吗?《糖尿病之友》08年08期

(http://club.health.sohu.com/r-adiposis-47168-0-6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