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32081600000024

第24章 从欧洲强国到全球霸主——全球称霸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英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英国通过与法、荷等国联手战胜劲敌西班牙,使自己从一个处于欧洲边缘的二三流国家上升为一流强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此后长期稳定的国内政局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工业革命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军的发展;海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海外贸易的扩大和殖民扩张。近代工商业、殖民地和海军构成了有效的三角关系,三者相辅相成,成为英国成就霸业的三大支柱。

同时,伊丽莎白女王奠定了大不列颠全球帝国的战略基础。这个战略就是,在建立强大海军和经略海洋的同时,“英国还要对欧洲大陆保持警惕,确保没有一个单一国家能够成功主宰整个欧洲大陆”。因为一个“欧洲巨兽最终会对英格兰构成威胁”。可以说,近代英国的安全战略主要有两个核心内容:在海上和殖民地建立和维护非均势(即优势和霸权)的“海上战略”;在欧洲大陆建立和维持均势的“大陆战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成:“大陆战略”为“海上战略”服务,是“海上战略”实施的保证;“海上战略”反过来又保障和促进英国建立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英国始终要求维持一个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欧洲大陆,正是为了集中精力在海上争霸和夺取广大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安全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其海上和殖民地的霸权。在“海上战略”和“大陆战略”的指导下,英国最终建成“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一、利用工业革命的先机,形成世界工业霸权

与西班牙霸权建立于殖民扩张和宗教冲动相比,英国霸权的基础虽然也有宗教因素的影响,并伴随着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但是其主要动力是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优势。近代英国的崛起和称霸是建立在对世界海洋的牢牢掌控的基础之上,而制海权的掌握则靠的是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即以海权孕育霸业,以实业经营海洋。这是英国霸业保持长盛不衰的主要根源,而这与政府的政策和引导息息相关。

18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速度成倍提高;在这一技术的促进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机器织布机,标志着棉纺业的革命基本完成。1781年瓦特制成第一台大型蒸汽机,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即近代工业文明时代。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

一是因为这时只有英国具备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先决条件,即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资本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新的制度,通过发行国债和“圈地运动”等手段,加强了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大批自由劳动力,积累了大量资本。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创造的“自由放任”的宽松环境,进一步鼓励和刺激了人们的创造欲望,激起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热和科技潮。以1660年皇家学会的成立为标志,英国的科学运动蓬勃发展,科学家和科学著作层出不穷:吉尔伯特1600年出版了《磁力论》;培根特别强调科学实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于1687年问世。“光荣革命”后英国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科学中心,建立了各种学会和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使英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更加普及。据统计,从1680年到1689年,英国登记的发明专利只有53个。1690至1699年,就达到了102项。1700年到1759年,更是达到了379项。以至于当时就有人评论说:“几乎每一个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新发明,几乎每一天都有在英国人发明创造基础上的新改进。”

二是英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为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自16世纪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以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中等阶级的壮大使英国形成了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即马克思·韦伯所提到的“合理谋利”精神。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英国人“在三件大事上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虔诚、商业和自由”。而这与英国的清教传统有关系。清教强调勤奋和节欲,既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不讲信义。这种“合理谋利”的教诲,促使人们尤其是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靠自身的努力去扩大生产、创造财富,并且创造出一种可以引发农民市场兴趣、把他们富余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获利的新机制。随着这种自治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很快形成了国内市场,并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是促进了加工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最终产生出英国的民族工业;其二是孕育出一种与纯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系,并产生工业民族精神。

三是英国思想家的推动作用。从霍布斯到威廉·配第,再到约翰·洛克,他们的著作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天赋人权”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到工业革命以前,这一思想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很多国家一直到工业化带来的财富增长之后才认识到确立私有财产权原则的重要性,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之时。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贸易的开展,19世纪的英国经济越来越强调制造业而不是农业,国家需要把国内产品销往海外市场。英国在海外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越来越富足和强大。

英国政府在工业革命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调整经济政策,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迅速上升。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将重商主义政策调整为自由贸易政策。重商主义曾帮助英国积累了无数财富,但在工业化方兴未艾的时候,它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于是,突破重商主义的束缚,为经济“松绑”,就成为时代的需要。在工业革命刚开始不久,英国政府很快改弦易辙,放弃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英国首先实现了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使英国的商品充斥了欧洲市场及海外殖民地,开辟了比以前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从18世纪中后期起,英国借首先进行工业革命之利,迅速提升整体国力,到19世纪50年代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英国凭借纺织业、采煤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其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地位。英国工厂规模比其他国家大,设备比其他国家好,技术比其他国家先进,劳动生产率也是最高的。英国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关键性的行业中,英国几乎没有对手。铁路建设及其效用是英国新的经济增长点。19世纪中期,英国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铁路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获取利润的机会,增加了就业岗位,帮助国家抵抗经济和政治危机,还大大促进了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铁路不仅拉动了英国国内需求的增长,而且增加了英国在国外的投资和出口利润。如,1858~1867年,英国在印度铁路建设方面投资就达6000万英镑。随着其他国家进入铁路时代,英国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增长。铁的出口量1849年是55.4万吨,1853年增加到126万吨6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铁的产量占世界全部产量的一半。钢的产量1850年为4.4万公吨,1865年达到22万多公吨,比美、德、法三国钢产量总和还多出7万多公吨。煤的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1854年的产量是6000多万吨,1873年翻了近一倍。造船业也在快速发展。轮船从1852年的20.9万吨增长到1866年的82万吨。1850~1870年,英国商船吨位从360万吨增长到569万吨,超过了美、德、荷、法、俄等国商船吨位的总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伦敦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增大。英格兰银行已发展成为世界银行,几乎操纵了全世界的金融交易。1904年,英国已经有50家殖民地银行,下属2279个分行,其触角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当时法国只有20家银行和136个分行,荷兰有16家银行和68个分行,德国有13家银行和70个分行。而且,这一时期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钱款都要依靠伦敦的银行家提供,并通过买卖汇票的方式在伦敦结算。

二、实施“海洋战略”,面向海洋扩张和称霸

英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不断促使当政者推行对外扩张政策。英国把扩张的目标指向了海洋。19世纪英国外交家帕麦斯顿说过:“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利益。”帕麦斯顿这里所说的利益主要指英国在海上的霸权、海外贸易和在殖民地的利益。

在安全战略上,英国的选择与16世纪西班牙的选择形成鲜明的对比。西班牙虽然因海外殖民霸权而兴,但它却没有把海洋主导权作为战略的重中之重,而是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欧洲大陆的纷争之中。相比之下,英国自始至终抓住海洋主导权不放,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海军经略海洋。从17世纪中叶起至1815年滑铁卢战役止,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英国以法国为主要作战对象,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大洲,及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大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较量。最终,占据世界工业优势和海洋之利的大不列颠笑到了最后,逐渐构筑起全球帝国霸业,长盛达一个多世纪,到20世纪仍然衰而不败。

(一)建设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

英国政治家沃特·雷利爵士(1552~1618年)有句名言:“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英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其控制世界海洋。马汉在1890年撰写的《海军大国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对英国地理位置的优势作了如下论述:“如果一个国家的位置既不是被迫在陆地保卫本国,又不是被诱使利用陆地设法扩充领土,与以大陆成为部分边界的民族相比,这个国家可通过将其目标集中地指向海洋而取得优势。”英国属于欧洲国家,但又是一个岛国,英吉利和多佛尔海峡把它与欧洲大陆分开。凭着海洋和海军的保护,英国长时间免受欧洲大陆战火的直接殃及。与欧洲大陆地理上的分离又使英国能保持充分的行动自由,英国进可面向海洋扩张,面向欧洲大陆操纵均势,退可固守家园。

从16世纪起,英国统治者就坚信:有了海上霸权就有大英帝国的一切。“海上力量比陆上力量更强大,因为它流动和涉及的范围有多广,它的影响就有多大,它令人生畏的性质使人更直接地感受到,海洋国家,就其字面上的意义说来,是所有滨海国家的近邻。”英国政治家相信:在优势海军的保护下,英国可以防范欧洲大陆国家对英国本土的侵袭,可以保护英国战略航线,并可以大力从事殖民扩张。

15~16世纪初,英国在英王亨利七世统治时期就建造了英国历史上第一艘军舰。亨利八世创立了正规海军,建造了快速灵活的新型战船,船上不仅装载有前膛火炮,还装载侧舷火炮。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海军在英吉利海峡的海上决战中,英国采用侧舷炮,而西班牙海军尚未使用,从而导致西班牙的失败。这次战役使英国更加明白:尽管其资源和本国的实力极为有限,但只要控制了海洋,照样可以赢得和守住巨大的海外领土。其后,英国更加重视海军建设,到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查理士国王建立了一笔“军舰准备金”,凭借这笔资金,英国建立起近代职业海军。1649年,英国建立了一个海军小组委员会,负责海军事务,同时还颁布了海军作战的“战争条例”,作为海军纪律的基础。从此,英国海军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1689年,欧洲列强海军服役舰只大致如下:英国,10O只;法国120只;瑞典,40只;荷兰,66只。英国的舰只数已仅次于法国而位居第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在海军建设和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就如下。

首先,加强海军战术和制度革新。在“七年战争”中,英国海军大胆地摒弃了战列线战术,采用机动战术,从而将世界海军战术大大一地向前推进了一步。1650年,英国依舰船的吨位和装载舷炮的数量,采用了6类分级法给大小不同的各种舰船划分等级:从装有18门火炮的6级战舰到装有10O门以上火炮的1级战舰。到1700年,英国海军部规定,只有装载64门以上火炮才能加入线式战斗队形航行。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加入线式战斗队形的所有舰船都要至少装有74门火炮,而旗舰的火炮都在10O门以上。根据这样的分级方法,加入线式战斗队形的舰船显示出更大程度的同一性,使舰队的作战行动能够更好地协同与配合。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舰队采用线式队形和新的战术,战胜了法国、西班牙、荷兰和丹麦舰队,确立了自己的海军霸主地位。

其次,革新海军技术和装备。英国率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使其能够首先把工业革命的成果尤其是蒸汽机运用于海军改革和建设之中,蒸汽动力很快取代了风帆动力的舰船。19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带头完成从帆船舰队向蒸汽铁甲舰队的过渡,以蒸汽机和螺旋桨为标志的新动力系统代替了传统的风帆动力,以爆破弹和线膛炮为标志的新火炮系统应用于海军舰船,钢铁替代木材成为新的造船材料。从此,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竞相发展巨舰大炮。到19世纪中期的克里米亚战争时,英国海军已有1/3是汽船,英军装备了新式的膛线枪炮,俄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而最终失败。

再次,海军理论也走在各国前列。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科洛姆和科贝特先后发表了《海上战争及基本原则与经验》和《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他们在书中强调夺取制海权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对近代制海权理论的重要代表美国人马汉有着重大影响。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到19世纪初,英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力量。其后一直保持海上霸主地位达一个多世纪。据统计,1875年欧洲列强的海军服役舰只数分别为:英国214艘;法国80艘;俄国40艘;西班牙25艘。英国舰只的数量比后三个国家的总和还多。从军舰的吨位看,1880年欧洲各国战舰吨位分别是:英国65万吨;法国27.1万吨;俄国20万吨;意大利10万吨;德国8.8万吨;奥匈6万吨。英国也占据绝对优势。在19世纪末开始的军事竞赛中,英国的相对实力已经开始有所下降,但它依然遵行英国海军必须等于其他两国海军之和的“双强原则”,确保了英国海军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

强大的海军力量不仅保证了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顺利实施,而且确保英国与其他列强在争夺和保护殖民地的较量中处于有利地位。英军海军建设和海上称霸的历史充分说明,海军是实现并维系国家海权及其国际地位的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正如沙皇彼得一世所说:“凡是仅有陆军的统治者,只算有一只手,唯有同时兼有海军者才算双手俱全。”

(二)与路易十四法国的争霸和“第一帝国”的建立“光荣革命”后,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对外扩张,争夺海外殖民地。而这时,法国已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可以说,经过一个世纪的苦心经营,特别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文治武功,法国成为英国的强劲对手。所以,英国的当务之急是打败法国,确立自己的海上优势,并构建自己的殖民帝国。在此后近一个世纪中,英国与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大陆各国争夺殖民地,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已建立起以北美殖民地为中心的庞大的“第一帝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参与的第一场争霸战争是1689~1697年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是荷兰组织的一个防御和反对法国的秘密组织,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瑞典、布兰臀堡、萨瓦和意大利的许多小城邦都参加该组织。英国在1689年参加进去并迅速成为反法同盟的盟主,在北美、印度等地与法国形成对峙。战争持续了8年,先后在爱尔兰海域、英吉利海峡、西属尼德兰(即比利时)、地中海、萨伏依及西班牙北部边境展开,双方都未曾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最终在1697年签订了《李斯维克条约》。这场战争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1702~1711年,英法又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展开了较量。战争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70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根据遗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孙安茹伯爵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法国和西班牙永远不得合并。然而,路易十四并不遵守法、西不合并的遗嘱。英国担心法、西合并后将取得西班牙庞大的殖民帝国和西班牙的海军,从而加强其海上力量,因此再次率领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参加的反法同盟向法国和西班牙开战。双方在西属尼德兰、德意志、西班牙、地中海及北美殖民地进行激烈战斗。1704年,反法联军在德意志小镇布伦内姆大败法军,其后又拿下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从此控制了地中海。1713年,双方签订《乌特勒支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国王承认英国新教国王的继承权,英、奥等国则承认法王路易十四之孙成为西班牙国王,领有西班牙的所有殖民地,但法、四不得合并;奥地利得到了米兰、那不勒斯和西属尼德兰;英国不仅获得了直布罗陀、梅诺卡岛、北美的哈德逊湾流域与新斯科舍、西印度的一些岛屿等,还获得为期30年的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垄断权等。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打败法国并削弱了西班牙的实力,从而扫清了英国在殖民扩张上的重要障碍。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英法之间出现了持续近20年的缓和。但从18世纪30年代起,英国人违反《乌特勒支条约》的规定,向西属美洲殖民地大规模走私,引起西班牙海军与英国走私船的持久冲突,由此引发了1739年的“詹金斯耳朵之战”。战争还没进行多久,英国又卷入了欧洲更大规模的战争之中,即1740年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法国与普鲁士结盟企图分割奥地利领土。英国则站在奥地利一边。英国军队在欧洲大陆投入战争,同时也在印度和北美洲同法国作战。争夺海外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目标,但战争无果而终。根据1748年签订的《艾克斯一拉夏佩勒条约》,双方各自归还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其后,英法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尤其是在北美和印度殖民地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终于导致1756年“七年战争”的爆发。

以英国和普鲁士为一方,对法国、奥地利、俄国结成的同盟的“七年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决定性战争。英国的战争目标非常明确,即全力争夺海外殖民地,并对殖民地的贸易实行垄断。英法争夺主要在北美、印度和海上进行。在北美,英军集中兵力进攻法属加拿大地区,于1763年占领加拿大全部领土;在印度,1752年前双方在科罗曼德海岸一带互有胜负,英国最后在特里奇诺波利战役中战胜法国人,随后于1757年在决定性的普拉西战役中大败法国的同盟者孟加拉人,最终使法国在印度仅仅保留了5个沿海城镇;在海战方面,英军从1759年起先后击败法国地中海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基本消灭了法国的海上力量。1763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英国在美洲得到了加拿大、新斯科舍、布雷顿角及附近岛屿,基本上根除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势力;在印度,虽然英法双方互相交换了战争中各自占领的领土,但法国人企图独霸印度的野心受挫;在加勒比海地区,英国归还了一些在战争中征服的岛屿,但得到了圣文森特、多巴哥、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等岛屿。此外,英国还得到了非洲的塞内加尔,收回了欧洲的梅诺卡。这样,随着英国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的溃败,英国的殖民霸权与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一个以北美为中心的、遍及世界范围的英帝国——第一帝国已经形成。

第一帝国的指导思想是晚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的基本观点是:只有能实现并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都是财富,即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于是把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一切经济活动统统归结为攫取金银财富。这种观点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对追求金银的狂热和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早期重商主义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在对外贸易上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强调发展手工业,强调以生产为基础的商业扩张。第一帝国是在晚期重商主义指导建立的,它以商业和贸易为目标,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政府实行严格的保护贸易政策,不让其他任何国家染指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是生产国,殖民地提供原料、接受产品(美洲殖民地提供烟草、鱼类及海防仓库,西印度群岛提供蔗糖及其他热带农副产品,印度则提供香料等),通过双向的对外贸易而大发横财。据材料显示,1720~1763年间,英国的商品出口总额从800万英镑增长到1500万英镑,英国的货船吨位也从45万吨增长到65万吨,相当于欧洲货船总吨位的1/3左右。尤其是,英国在工业化之前就拓展了外部市场,广阔的市场需求刺激了生产,造成了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瓶颈的动力,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英国的殖民事业因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受到沉重打击。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与英国的高压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英国最早的殖民地,英国将北美殖民地看作英国资本发展的“外围”地区,是英国的“奶牛”。在英国人眼中,北美只能生存但不能发展。因此,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之间很早就出现不和。“七年战争”开始后,英国禁止北美殖民地与法属西印度群岛之间进行贸易,引起殖民地商人的严重不满。英国禁止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宣布要在北美驻扎常备军,并且相继开征粮税、蜜糖税、印花税等新的税务。由于殖民地的反对,英国取消了大部分税目,但仍保留茶税。茶税引起1773年的“波士顿茶案”:一批殖民地人民趁夜色登上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货船,将大约300箱茶叶倾人海中。英国政府随即通过镇压法案,对马萨诸塞殖民地进行封锁。1774年各殖民地派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1775年发生莱克星顿枪战,美国独立战争正式开始。战争起先对殖民地不利,但1777年美军在萨拉托加取得一次战略性胜利后,情况发生了转变。此后,法国、西班牙和荷兰介入战争,与殖民地军队结成同盟;俄国、瑞典则宣布武装中立,实际上对英国采取敌对立场。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敦打败英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783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美国取得独立,法国则在印度、北美和非洲取得新的立足点,西班牙收回了梅诺卡和佛罗里达。

美国独立战争虽然使英国刚形成不久的“第一帝国”土崩瓦解,但为以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外部市场,为第二帝国即“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拿破仑法国的决战与帝国重建

北美独立极大地冲击了重商主义体系,商业垄断已经很难推行了。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优势迅速确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改弦易辙,放弃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的方向发展,并开始重建帝国。英国重建帝国的指导思想有二:一是击败夙敌法国,确立欧洲乃至世界霸权;二是将英国的“自由贸易”原则通过胁迫或武力方式推及世界。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荚国在反法战争(拿破仑战争)中再次击败对手,从而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贸易优先于统治”的口号是新帝国建立的总原则。北美独立后的30余年,是英国从第一帝国向第二帝国的过渡时期。此时,自由贸易理论逐渐抬头,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斯密主张逐渐开放殖民地的对外贸易,进而最终实现贸易自由。李嘉图也极力推崇自由贸易政策,认为:如果可以自由出口或进口而不加限制,那么国家“所享受到的将是举世无双和简直难以想象的繁荣和幸福”。他们所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实际上反映出工业化初期新兴的工商业阶层要求废除殖民地贸易垄断的强烈愿望。这一理论严重地动摇了重商主义的根基,并影响着英国人新帝国观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英国暂时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新的殖民地,而是特别关注海外贸易,因此首先要占领那些对于确保帝国贸易通畅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基地、海岛等,或者是对于工业化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等。

不过,在建立新帝国的征途上,英国还面临着欧洲大陆霸主和殖民强国法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北美独立战争后,无论在北美大陆、西印度群岛,还是在印度,法国殖民势力都日趋增长。打败法国成为英国的首要任务。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企图利用法国国内政治动荡来削弱法国的力量,因此不久就同法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积极组织欧洲反法联盟,同法国进行了长达22年的战争。

在战争中,英国的关注点自始至终主要集中在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等方面。战争初期,英国把主要目标放在打败法国舰队、确立海上霸权之上。在欧洲大陆,英国出钱,让反法联盟的其他国家充当打手,直到战争后期,威灵顿领导的英军才真正投入到欧洲大陆的作战。英国直接出兵作战,主要表现在与法国进行的海战以及在殖民地的争夺上。1798年,英国舰队在埃及亚勃基尔湾的海战中打败法国舰队,确豆了英国的海上优势。1805年,英国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南部沿海的特拉法加进行了决定性的一次海战,战斗进行得十分艰难,英军统帅纳尔逊将军也阵亡了,但是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海车实力确保了英国的胜利,法国和西班牙舰队被彻底击溃,法国在海上别说挑战英国海军,就连保持自己及其附属国海上安全的能力都大大削弱了,英国从此取得了在英吉利海峡、大西洋港口和地中海等海域的制海权,成为真正的海上霸主。1815年6月18日,英国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在滑铁卢彻底击溃拿破仑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于1814~1815年在维也纳召开了处理战败国法国的维也纳会议。根据1815年签订的《最后议定书》,英国在地中海得到了马耳他岛、爱奥尼亚群岛,占领了丹麦的赫耳果兰岛,从荷兰夺取了锡兰(今斯里兰卡)、好望角和圭亚那,从法国夺取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和毛里求斯。

取得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对英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确立了英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和海上霸主地位。从海军力量对比来看,1790年时英国的海军舰船总吨位为48.59万吨,法国为31.43万吨,西班牙为24.22万吨。尽管英国排名第一,但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法、西两国的海军舰船总吨位加起来超过了英国。到1815年时,英国舰船的总吨位达到60.93万吨,法国尽管排名第二,但减少到22.83万吨,俄国列第三(16.73万吨),西班牙沦落到第四位(近6万吨),英国总吨位超过了其后3个国家的总和,而大致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海军吨位的总和。

其次,英国在战争中完成了帝国重建任务。据初步统计,在反法战争开始的1792年,英国的殖民地只有26个,而战争结束后的1816年已增加到43个。英国殖民地的分布范围大致为:北美的加拿大、西印度群岛、澳洲大陆及附属岛屿、亚洲的印度以及如开普、锡兰、马耳他等据点或岛屿。这些殖民地基本上是英国为了拓展对外贸易而占领的,有的是可以作为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有的是对确保海外贸易航道的通畅而至关重要的据点。第一帝国的中心是北美,而第二帝国的中心则是远东的印度。印度在第二帝国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在商业、贸易和军事上的重要性决定的。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印度,成为英国绝佳的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同时,英国在印度训练出了一支20余万人的英印军队,对征服印度土邦王公、邻近国家与地区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曾担任印度总督的寇松所说:“只要我们统治印度,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一dan丢掉了印度,我们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只能降格为一个三流国家。”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由此可见印度对英帝国的重要性。

再次,反法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与殖民地的经济关系上,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过渡。英国学者认为,1793~1815年英法“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胜利”,“在滑铁卢战役以后的一个世纪里,自由经济为不列颠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贸易优先”原则在占领与维持殖民地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彻底瓦解了沿袭几百年的旧殖民制度,它对未来英帝国政策乃至帝国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自由贸易是英国建立、巩固、扩大“日不落帝国”的重要因素。

(四)殖民扩张的高潮和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从维也纳会议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进入了全面深入阶段,贸易保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整个19世纪,为了向全球推行“自由贸易”,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舰队,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殖民扩张高潮。

19世纪上半叶,英俄两国是殖民侵略的急先锋。英国依仗其海上买力,由海路进行侵略和殖民扩张。至19世纪中期,它建立起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殖民统治,扩大了在非洲南部的势力,完全吞并了印度并向其周边国家扩张和渗透。1840~1858年,英国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把中国的香港和南九龙变成其殖民地。1840年,占领新西兰。1842年,占领北婆罗洲和沙捞越。1851年,占领非洲的尼日利亚。俄国则凭借其庞大的陆军,由陆路向中近东和远东疯狂扩张。至19世纪中期,它在西起黑海海峡东至太平洋之滨的广大地区和英国南北对峙,开始了两国之间长期的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并为此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最终英国打败了俄国,在殖民扩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不过,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殖民政策重点不是为了扩大帝国的版图,而是争夺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或者说,领土的扩大并非英帝国所直接追求的目标,只不过是英国拓展对外贸易的副产品而已。从这一时期英国向战败的弱国提出的条件看,抢占领土并非主要目标,英国人所谋求的往往是开放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商品自由进入,让英国自由地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料等。

吸取第一帝国瓦解的教训,随着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英国主动调整其殖民政策,尤其是对白人殖民地的政策。1839年,英国发表《达勒姆报告》,允许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标志着英国传统的总督直接统治向殖民地自治转变。1853~1856年,责任制政府又先后在维多利亚、范迪门、南澳大利亚等地建立起来。随后,在新西兰、南非等白人殖民地也开始建立自治政府的尝试。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带来的不是殖民地的离心离德,相反,带来的却是帝国历史上空前的向心和团结。当移民自治与自由贸易一同成为帝国的显著特征和原则时,一个跨越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建立起来。庞大的“日不落帝国”与英国的海上霸权和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世界霸主的宝座。面积很小的英国能在世界称霸一个多世纪之久,与它一系列的制度领先密切相关。

19世纪后期,随着德国和美国的崛起,英国国内对殖民地的政策又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19世纪40~60年代,许多人将殖民地视为英国的负担,主张与殖民地分离。而到了70年代,原来持这种立场的政治家,如自由党领袖威廉·格拉斯顿和保守党领袖本杰明·迪斯雷利转而积极维护和增强帝国:一是在英国自治殖民地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确保帝国基础的巩固;二是向尚未被西方列强征服的地区扩张,夺取新的领土,增强帝国的实力,形成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帝国热潮”。

为了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和最大殖民帝国的地位,英国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武力抢占殖民地。1874年,迪斯雷利政府上台伊始就完成了对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斐济的兼并,标志着英国的殖民政策的转变。在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英国掀起了抢夺殖民地的高潮。英国仅在非洲就占领了35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非洲先后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有埃及(1882年)、索马里(1887年)、冈比亚和赞比亚(1889年)、桑给巴尔和塞拉利昂(1890年)、马拉维(1891年)、肯尼亚和津巴布韦(1895年)、黄金海岸(1897年)、苏丹(1898年)以及整个南非(1899~1902年)。英国在亚洲占领了缅甸、俾路支、塞浦路斯等,并将对香港的占领扩大到九龙和新界地区。此外,英国在南美洲占领了多米尼加和圭亚那等国。英帝国领土的几乎一半是1874年后获得的。1887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之际,英国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殖民地会议,讨论帝国内部事务,殖民地政府总理大都亲自出席会议,以示对英国的效忠。此后殖民地会议数度召开,到1902年共开了4次。

英帝国在这一时期扩张速度之快,以至于很多英国人连殖民地的名字都叫不上来。1880年,英国殖民地面积为770万平方公里,人口2.6亿;1899年,殖民地面积为930万平方公里,人153亿多;1914年,殖民地面积达到3380万平方公里,人口4.4亿,相当于地球陆地回积和当时人口的1/4,其面积比英国本土大150多倍!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然而,繁荣之下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殖民地的争夺引起欧洲列强之间的剧烈冲突,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根源。

三、推行“大陆战略”,建立和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在几个世纪中,英国以惊人的速度和方式扩张领土,但这种扩张是在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的,而不是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英国在欧洲没有领土野心”。它对欧洲大陆实行的是均势战略。

均势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和政策,是维护国家之间的权力均衡的外交战略。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指出“均势是英国外交政策极为本能的传统”。的确,在近代以来的几个世纪中,英国或结盟、或“孤立”、或干涉、或战争,使用各种手段,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目的是建立并维持一个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欧洲大陆。故而有人称:“均势是研究四个世纪英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线索。”但是,英国统治者谋求均势主要是在欧洲大陆上,在海上和殖民地方面则力争建立自己的优势和霸权。保罗·肯尼迪曾指出:“皮特和卡斯尔累大力坚持的平衡原则,只用于处理欧洲的领土安排,而不在殖民地和商业方面。”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立和调整大陆均势近代英国对主要对手法国的争霸战争是建立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战争。1688年威廉入主英国后,英国开始和荷兰等国联合打击称霸欧洲大陆的路易十四法国。英国几乎联合了整个欧洲以孤立法国。从1689年到1789年,英法之间共爆发了6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170l~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英国与荷兰、勃兰登堡和萨瓦为一方,与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进行殊死搏斗,最后于1713年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将“法国和西班牙永远不得联合在一起”等内容写进了和约,挫败了法国与西班牙联合以称霸欧洲大陆和海上的企图。由于英国在此次战争中获利甚多,为保住胜利果实,由沃尔波尔执政的英国曾实行了近20年的孤立主义政策,主要目标是争夺殖民地,而对欧洲事务干涉较少。直到18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势力再次膨胀,英国新上台的皮特政府决定对法国重新开战。通过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重新削弱法国和奥地利,扶植普鲁士,建立起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欧洲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建立在旧王朝统治基础上的欧洲均势。面对着拿破仑称霸欧洲并向海外扩张的形势,英国的小庇特政府以金钱资助和政治讹诈等手段,伙同怀有向西欧扩张野心的沙皇俄国,拉拢奥地利、普鲁士等一些欧洲大陆国家组织了反法同盟,进行了长达20余年反复的武装较量,终于打败法国。根据维也纳会议签订的《最后协调书》,建立起英国多年所追逐的欧洲五极均势体系:“海上霸主”英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扮演均势操纵国角色,不断通过扶弱抑强等手段来压制欧洲大陆上出现的强国,确保力量均衡;“欧洲宪兵”沙皇俄国,是打败拿破仑的主力军,拥有欧洲人数最多的陆军,但在维也纳会议上受到英国、奥地利等国的遏制,其后目标集中于东方和巴尔干;因梅特涅外交胜利而上升为欧洲一等强国的奥地利,称雄于中欧,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并与俄国角逐于巴尔干;跻身大国行列并且势力日渐膨胀的普鲁士,盘踞于中欧西北部,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战败后又迅速复原的法国,它版图大,在维也纳会议上竭力利用各方矛盾,抛出了“正统主义”,保住了自己在1792年的疆界,后来加入了四国同盟,势力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这个五极均势结构使欧洲大陆上力量大体平衡。俄国力量虽然得到增强,但遭到来自西边法、奥的遏制;法国虽然战败,但未遭到过分削弱。欧洲大陆存在着俄普与法奥的对抗,这种二对二的阵营,对于英国操纵均势最为有利。英国可以利用其欧洲大陆之外岛国的位置,或涉足于欧陆事务之中,或孤立于欧陆事务之外,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

从英国建立和调整欧洲均势的一个半世纪来看,其谋求均势的手段及特点主要有:

一是不断变换盟友,极尽纵横捭阖之术。埃梅里希·德·瓦特尔(1714~1767年)在《国际法》中指出:“保持势力均衡最可靠的手段是:任何国家不应拥有大大超过其他国家的力量”,“比较简单、方便、适当的办法是缔结同盟抵抗一个过分强大的君主,防止他称王称霸,这就是今天欧洲的君主们所遵行的计划”。此时,英国自知力量不占绝对优势,于是玩弄结盟手段,合一强攻另一强,或合众弱以攻一强,并且凭借岛国之利,不断变换盟友,把欧陆大国或大国集团对立起来,自己掌握天平,从中渔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英国曾与法国联合,打败了西班牙和荷兰;到18世纪荷兰已不再是英国的海上对手,英国又转而联合荷兰等国家对抗法国;在奥地利王位战争中站到奥地利一边,反对普鲁士和法国;而在七年战争发生时,又转过来与普鲁士一起攻打奥地利和法国。

二是给盟国以经济或军事援助,让其充当打手,牵制欧陆强国和霸主,自己则集中精力从事海上扩张。俾斯麦曾说:“英国的政策从来就在于在欧洲寻找肯用自己的身躯维护英国利益的傻瓜。”事实正是如此,从1757年到1760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每年从英国得到67.5万英镑的巨额补贴;1813年,英国向各盟国提供110O万英镑;在整个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向反法同盟的欧洲大陆国家提供6500万英镑的经济援助。18世纪的英国正是利用这一手段牵制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让法国在大陆疲于应付,自己则全力在海上扩张和争夺殖民地。

三是直接武力干涉,以武力打击对手。美国学者古利克指出:“梅特涅、卡斯尔累都把战争看作保持势力均衡的一种手段。”列宁也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工业中的危机和政治中的战争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恢复经常遭到破坏的均势。”这一时期,不乏英国以战争谋求均势的例子,最突出的是英国组织反法同盟与拿破仑的决战。四是积极参与欧洲事务,施加自己的影响。这一时期,除了1713年《乌得勒支条约》签订后沃尔波尔执政的20年内实行少干涉欧陆事务的孤立政策外,英国对大陆事务的态度表现得十分热心,对欧洲发生的大小事情均要指指点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欧洲的大小事务,英国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

(二)19世纪“光辉孤立”与维护大陆均势

整个19世纪是英国实行均势战略的黄金时期,英国凭借经济实力、海上优势和外交捭阖,得以操纵欧洲均势近一个世纪。当时,英国通过一个半世纪的努力,已在欧洲建立起较稳定的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并在海上殖民地树立了自己的优势和霸权地位,已不再有国家安全的忧虑。其均势政策的目标是:运用各种手段,竭力维护1815年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保持欧洲大陆的势均力敌,互相牵制,以保证自己全力夺取殖民地。

这一时期,英国操纵均势的具体表现为:当欧洲各国力量失衡,出现某一突起强国或国家集团威胁到欧洲的均势时,英国通常采用扶弱抑强的手段,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对比大致均等;而当欧洲大陆相对稳定,英国自身安全无虞时,便玩弄孤立主义,摆出一副不干涉欧洲大陆事务的面孔,静以待变,保留再度制衡欧陆列强的自由。英国史学家曾分析:“在十九世纪大半的期间,英国的对外政策……大致是在一种愿望的指导之下的,即避免与其他欧洲国家发生太密切的关系,并集中力量对殖民地的侵略。”

维也纳会议后,尤其是1839年保证比利时中立的《伦敦议定书》签署后,英国自身得到保障,而欧洲五极均势的建立使欧洲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问里保持相对的总体和平与稳定,英国的利益未受到较大的威胁,所以其外交政策逐渐倾向于对欧洲大陆事务的少卷入、少干涉,直至孤立。当欧洲大陆列强打着“欧洲协调”的旗号,四处干涉各国革命时,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卡斯尔累却申明:“不列颠也许具有任何其他国家同等的力量使自己对付一种实际可见的危险的力量,能够诉诸民族感情——当欧洲领土均势被破坏时,它能进行有效的干涉。但它是欧洲最不能加以期望,或者最不能冒险在任何具有抽象性质问题上承担义务的政府。”卡斯尔累及其继任者坎宁都对神圣同盟采取不合作态度,不仅不愿参加,而且反对神圣同盟对西班牙革命、拉美独立运动和希腊革命的干涉和镇压。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帕麦斯顿政府开始在全球所有的海洋和大陆实行殖民扩张,对欧洲事务的兴趣更不如从前。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帕麦斯顿政府拒绝了俄国提出的俄、英、奥、普联合干涉法国革命的计划,对1848年的德意志革命、奥地利革命和意大利民主和民族统一运动也持观望或调停态度。

就在这时,沙皇俄国势力膨胀,成为英国欧洲均势政策的主要威胁。沙皇尼古拉二世由于镇压了1848年匈牙利革命,拯救了奥地利帝国,俨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于是,英国联合法国,扶植没落的奥斯曼帝国,通过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了俄国,并通过巴黎和约,使俄国丧失了曾在欧洲大陆起过的短暂的领导作用。

克里米亚战争后,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恢复和巩固,英国乃奉行更加彻底的不干涉政策,即“光辉孤立”政策。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英国的格莱斯顿政府对1870年的普法战争作壁上观,因为“他们认为,反对普鲁士的兴起毫无好处。恰恰相反,在他们心中,普鲁士倒是抵制强大法国的一种有力的抗力”。英国统治者乐于看到当时法国这一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和殖民强国遭到普鲁士的削弱。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大力开展结盟外交,德、奥于1879年10月结成同盟,不久意大利又加入。到19世纪末,英国周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同盟,主要是德奥意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当时英国的主要对手是法、俄,它基本上倾向于德奥意同盟一方,但它曾于1870年11月、1879年10月、1891年5月三次拒绝了俾斯麦和意大利要求其加入同盟的要求。就这样,英国在19世纪后半期独立于任何同盟之外,以“光辉孤立”而自豪。

须指出的是,英国对欧洲大陆事务的“不干涉”政策,不接受任何同盟义务的约束,并不意味着置身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它只是充分利用其他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始终处于相互敌对、相互牵制的均势状态。一旦出现某一大国的行动危及这一均势状态的情况,英国总是以平衡者的身份出现,站到列强争斗力量较弱的一方。列宁说:“英国一向作较弱的强国的朋友,是为了把较强的强国削弱到不足以危害英国的程度。”英国人自己也承认:“我们的孤立不是软弱的孤立,或给自己带来蔑视的孤立。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按自己意愿采取行动的自由。”

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海上力量是英国操纵均势、实行孤立主义的基础,同时也与英国所处的岛国地理位置有关。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均势战略时认为,充当均势操纵国这一角色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相当强大的力量,必须是个强国;二是地理位置适当,不处于冲突地带;三是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在世界近代史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