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32080100000036

第36章 我国的产业政策选择

(一)以企业能力为导向

赵坚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比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在产业政策的选择上应当实施以企业能力构建为导向的竞争型产业政策。企业能力的构建需要在竞争的过程中获得,要接受市场竞争的筛选。我国采取以企业能力构建为导向的竞争型产业政策,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鼓励自主研发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进行自身能力的构建,从而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将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升上去,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定位创新导向型

董华574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家发展阶段论,提出了当前我国产业政策选择的落脚点应将其定位在创新导向型的观点。将当前的产业政策定位在创新导向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经济发展由要素导向阶段和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逐步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体系的产业链中获得位置提升。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产业技术政策围绕核心技术展开,一方面通过制定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来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激励性机制来鼓励对高端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2)以产业生产要素创造政策为推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专业性和高级的生产要素才能使一国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还应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来祛除可能对限制产业竞争力的众多瓶颈。(3)以引导产业需求的政策为导向。一般情况下,政府采购最能直接提升国内需求,并通过需求结构的变化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政府通过制定引导产业需求的产业政策,鼓励创新和竞争。(4)以产业结构和关系政策为保证。我国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此外,应该将产业关系调整吸收到产业政策体系中,用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关系,实现不同产业组织间以及统一产业组织间不同个体的利益关系,从而为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5)以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为支持。我国当前所处的产业组织状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不协调,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产业组织政策来推动产业组织形态和结构的变革,为高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创造环境,另一方面运用竞争政策工具来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避免恶性竞争,保护和鼓励良性竞争,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优化配置。

(三)适应模块化发展的产业政策

赵晓鹏575认为,当前经济的运行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以大批量、定制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模块化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应当重新评价和制定产业政策来适应模块化的产业发展观。由于产业模块化的发展具有抵御能力、集群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五大特征,因此,我国在产业政策的选择上,应该深入剖析产业的特质和属性,强化产业集群网络对外部生产资源的吸收和集聚能力,鼓励和引导模块创新、标准创新、界面创新、结构创新,协调并提高产业组织的效率等手段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模块化,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