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39

第39章 附:清明起居宜忌

清明时节,由于气温不断回升,天气逐渐转暖,冬季落叶的树木开始长出绿叶,枯萎变黄的草地也返青变绿。

我国历代养生家认为,春天外出踏青问柳,登高赏花,游山玩水,是非常有益的养生活动。因此,在空气清新宜人的清明时节,人们可以利用假日成群结队到野外踏青,尤其是老年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应当尽可能参加春游览胜到郊外活动活动。因为郊外空气新鲜,远离各种污染源,空气中饱含人们称之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负离子通过人的呼吸进入肺部,作用于人的末梢感受器官,可对大脑神经系统起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活动,以及肺的换气功能和造血功能,从而使人感到大脑清醒,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清明时节因阳气十分充足,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所以在此节气中心脏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对此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调摄过程中的情志方面,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其次,旺木伤金,金为肺,所以这一节气中对呼吸系统疾病也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才行。此时春暖花开,人们脱去厚厚的冬装出门踏青虽然倍感清爽,但是有些人在郊游时会出现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鼻痒、鼻塞、眼、上及外耳道奇痒,常常被人误认为患了感冒,有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憋气,以致诱发支气管炎、心肺病等,令人痛苦不堪,这很可能是得了花粉过敏症。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要注意当地的花粉浓度情况,旅游外出时,尽量不到野花丛生的地方,同时应准备一个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在清明时节,还要注意肝和肺的保养。春天本来就是瘟疫易发期,可以说年年都会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只不过侵害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感冒,可以说人们每天都在受着感冒病毒的传染,世上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患有感冒,只是由于死亡率低,所以人们便不怕。一旦肝炎、霍乱及“非典,”出现,人们才感到恐怖起来。事实上,根本不用太恐慌,而应该保持一种正确的心态,对抵抗疾病反而有利。因为“春瘟”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古人的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时使身体的精、气、神充盈,认为这样便可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害。而现在社会中,却有很多病症易发生在青壮年人。如结核病、风疹、麻疹、肾衰竭、糖尿病、花粉过敏及“非典”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的青壮年并不“年青”也不“强壮”,身体是极其虚弱的。现在的年青人不注重养生学,他们的生活不是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便是生活起居不节制、没有规律。这样使身体机能过早衰退,只留下一个青春的空壳,而其真实的体质却早已衰老了。这样的“青春”当然不堪疾病一击了。所以说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诗云“春宵一刻值千金”,相爱的人们对温馨的春夜分外珍惜,总是想尽办法创造一个温柔宁静的气氛,然后共渡爱河。但是,在《修龄要旨》中有云:“切忌子后行房,阳方生而顿灭之,一度伤于百度。大怒交合成痈疽,疲劳人房,虚损少子,触犯阴阳禁忌,不惟父母受伤,生子亦不仁不孝。”便是告诫人们不可在夜里十一点以后性交。古人认为子时以后进行房事,会损伤体内刚刚生长的阳气,对身体有很大损害,并且认为这种损害相当于一百次性生活对身体的损害。从现代生活来考虑,熬夜太晚,往往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所以熬夜也是不可取的。并且人的深层睡眠时间一般都在下半夜,所以熬夜太晚也会扰乱人的生物钟造成神经功能紊乱。由此看来,在如此美妙的春夜也不宜熬得太晚,尤其是性生活,最好不要安排在后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