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158

第158章 附:冬至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支,下面一个阳受,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的疾病,其中冠心病连同中风、肿瘤,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三大死因。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寒冷的气温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现代医学也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它季节为高,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喻决,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应及时给老人添加柔软暖和的衣服和被褥,外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头和脚;同时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鼓励和帮助老人在室内进行适宜的运动,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老人体温过低时,可用温热水给病人洗抹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此节气中,老年人怕冷,需避寒就温,宜毛衣贴身,棉软着体;手脚易冻,尤宜保暖;宜练按摩功以取暖,练易筋经以助热。饮食上可吃当归炖羊肉,或狗肉汤等药膳,增强御寒防病能力。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为“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

在此节气中主要谈谈中年人的房室养生知识。中年人的房室养生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重要。因为中年夫妻共同生活了多年,已经有了丰富的性经验,但缺乏新婚时的激情和热情,错误认为性生活不过是“例行公事”。并且人到中年,正是应当开始注意养生保健的时期,所以正确的房事生活对中年以后的健康很有帮助。步人中年后,虽然精力仍然充沛,但是肾中精气已日渐衰弱。《黄帝内经》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丈夫……五人肾气衰,发坠齿稿”。中年人肾气开始衰弱,容易发生各种性功能障碍。所以中年人更应该节制性生活,固护肾精,提高每次性生活质量。40岁以上的男性阴茎勃起缓慢,需要更多直接的肉体刺激,阴茎才能勃起。这时,妻子应该给予丈夫更多的温柔,在阴茎尚未勃起时应开始亲吻、抚摸等性前戏。40岁以上的男子已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快速射精,能用更长的时间从容不迫地去体验性生活的乐趣,唤醒妻子的性兴奋,进人性高潮。做爱以后则,需更长的时间休息,体力才能恢复。在阴茎不能勃起的时期,千万不要勉强,否则有损性功能。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忧”,故中年人平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处理好家庭事务和人际关系,善于从“万事忧”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维持阴阳平衡,气血流畅。在情绪波动,情志异常,体力疲劳时避免房事,要增强肾气,平时可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服一些生精补肾的药膳,并进行补肾固精的气功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