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15

第15章 雨水进补食疗方

山药粥

原料:山药3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山药刮去外皮,切片晒干,与糯米同置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粥开汁稠,以表面有粥油为度,后放入砂糖。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四肢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久泻,小儿营养不良,白带量多;肺气亏虚所致的气短咳嗽,动则喘促,自汗乏力;肾气亏虚所致的遗精遗尿,消渴多尿及慢性肾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而属肺肾气虚者。

注意:山药煮粥不宜炒用。

参芪薏苡粥

原料:党参10克,薏苡仁120克,黄芪20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

制作:先将党参、黄芪、大枣洗干净,以冷水浸泡透;然后将薏苡仁洗净加入,共置砂锅里,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下入洗净切碎的生姜,改用文火熬粥,至薏苡仁熟烂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除湿。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面色萎黄,肢体困重或浮肿,时或脱肛,舌淡脉弱等。

山莲葡萄粥

原料:淮山药50克,莲子肉(去心)50克,葡萄干5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淮山、莲肉、葡萄干洗干净,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应用: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无华或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心悸心慌,夜卧不宁,失眠多梦以及癔病、神经衰弱而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注意:感冒期间不宜服。

西洋参粥

原料:西洋参3克,麦冬10克,淡竹叶5克,粳米30克。

制作:先将麦冬、淡竹叶煎取药汁,后用药汁与粳米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西洋参,再稍煮片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宁心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神疲气短,倦怠乏力,口干多饮,心烦失眠,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等。

黄芪粥

原料:黄芪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黄芪加水煎至100毫升左右,去药渣留取药汁,放粳米于药汁中,再加水约300毫升,文火慢熬成粥,食时加入红糖。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健脾,升阳补中,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自汗盗汗,痈肿疮疡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收口;脾阳气虚,水湿不运所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白带白浊及胃下垂、子宫脱垂、肝下垂、肾下垂、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而属脾气亏虚者。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及阴虚火旺者,均不宜食用。

黄芪猪肉汤

原料:瘦猪肉500克,黄芪30克,大枣25枚,当归25克,枸杞子2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肉洗干净,切成小块;黄芪、当归、枸杞、大枣洗净,黄芪切成节,当归切成片,与猪肉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烧开,后用文火慢炖,至肉熟烂时,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益气血。

应用:气血两虚所致的形瘦体弱、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悸心慌、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动则汗出气促、月经后期、色淡量少、经闭不行等。

炖椰肉杞子鸡

原料:椰肉150克,枸杞子50克,黑枣50克,母鸡肉200克,精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椰肉洗干净,切成小块或丝,榨取其汁备用;鸡肉切成小块。将鸡肉块、枸杞子、黑枣同入砂锅,倒入椰肉汁,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文火慢炖,待鸡熟烂后,调入精盐、酱油、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脾胃,益肝肾。

应用:脾胃气虚,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神疲体倦、面色无华、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心烦口渴、食欲不振等。

肝枣汤

原料:牛肝250克,大枣3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牛肝洗干净,切成片;将大枣洗净,加水先煮,待枣烂时,下入牛肝片,熟后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应用: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悸心慌,以及贫血、夜盲症而属血虚者。

当归猪胫骨汤

原料:当归20克,猪胫骨5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骨洗干净,剁成几小段,与当归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改以文火慢炖,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取汤温服。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应用: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筋骨酸痛,痿软无力,以及骨折恢复期、贫血而属肝肾精血亏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