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130

第130章 附:霜降起居宜忌

在霜降时节,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人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粘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粘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同时寒冷的季节里,大多数人喜欢热食,如吃火锅,喝热粥等,特别是有人常以烧酒御寒,更是火上浇油,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可促使溃疡面扩大加深,使病情加重,如溃疡损伤血管就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溃疡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该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病,因而专家们主张对溃疡病进行维持治疗,尤其是既往有过多次复发者,应作为维持治疗的重点对象。可于每晚睡前服雷尼替丁150毫克(1粒),时间最少一年,寒冷季节更应坚持。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应注意腹部保暖;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冷暖适宜,切忌暴食和醉酒,同时要避免服用对胃肠粘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由于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的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膝关节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随之而发生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或有小的囊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使软骨深层营养中断,而使骨关节炎发生或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健。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其次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因半蹲时骸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所以,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曰:“新瘥后当静卧……余劳尚可,女劳则死。”即是说在得病刚好转后宜静卧,如若立即房事,则会伤身体。此外,在病中若强行过性生活,不仅会损害双方身体,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孕,还会导致婴儿先天不足,智力障碍或易患某些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秋季是旧疾好复发的季节,在患病期间或病后康复期间应慎房事,重病应忌房事。传染性疾病以及生殖或泌尿系感染应避免性生活,以免耗损正气,使身体更加虚弱,疾病加重或影响病后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