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117

第117章 时令物语

斗指甲为寒露,斯时露寒冷而将欲凝结,故名寒露也。

寒露时值每年阳历的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在寒露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三候为: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意思是说在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开始向南迁徙,接着雀鸟也没有了,再过几天菊花已经遍地开放了。

寒露表示温度又一次下降,露水更加寒冷,接近地面的水气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时,打雷现象基本消失,降雨也少了,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

寒露期间,我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已达0℃以下,开始出现初霜冻,南方地区有时也因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使气温骤降,出现“寒露风”天气,寒露是秋收、秋耕和秋种继续深入的时期。

谚语表示寒露期间的农事有: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当日平均气温降到12℃以下时,花生荚果停止生长。华北地区寒露前后正好是收花生的节气,对小粒补和蔓生大粒种,要先把蔓子割去,再用犁翻土4寸左右深,然后筛出花生。在砂土地可用齿挠子连刨带搂,等秧晒干后,把荚果摔出来。立秧大花生收获时,可用镢头刨手拣。收下来的花生都必须充分晒干后贮藏。

甘薯在地温10-13℃时,薯块停止膨大。凡是到这个温度的地区,都可把甘薯收回,收时尽量不要撞伤皮,以免腐烂。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寒露虽然天冷,但还不致滴水成冰,仍保持着一定的温度,那些尚未吐絮的棉桃,还不致受冻,及早把棉桃收回来,阴干或晒干,有一部分还会吐絮。其余的可用人工或机械剥出来,纤维虽短,却保持着洁白。否则在地里一经受冻,棉桃液汁结为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致使原生质严重脱水变质,那时,棉桃的红水渗入棉絮,色泽变红,织成布不易上色,而且也不好看。所以在寒露节未封冻前,应及时把棉桃收回来。

寒露,梨果、柿子、枣,也要收回来,贮藏好,以便供应市场。山区还要进行小秋收,打山楂、山果,并采集各种树籽。在南方要继续抓好晚稻和后季稻的后期管理,防治病虫害,做好“三秋”的准备工作。

寒露,各代表区的主要农事活动分述于下:东北区,先后收获水稻、棉花、荞麦、甜菜等。继续秋翻耙压土地。开展秋季造林。准备好薯、菜、果窖。华北区:由此至南从秋分到寒露播种小麦。上足基肥,深翻土地,精选良种。糜、谷、高粱、玉米要及时收割。西南区:抢晴收割水稻、玉米、豆类、甘薯等,对其它晚作物要加强管理。大部分地区播种油菜、豌豆、蚕豆等。西北区:川地播种冬小麦。华中区:早熟单季稻即将成熟,开始收割。双季晚稻正在灌浆期,要求间歇灌水,保持田间湿润。北部地区小麦播种。沿江地区直播油菜。采收棉花。茶园冬耕施肥,培土壅根,茶子选种留种。采集树种,苗圃开始秋播。抓紧最后时机为过冬牲畜准备饲草。华南区:中稻、晚玉米、晚黄豆等作物的收获、选种、留种。冬薯移栽,夏薯收获。蔗田防虫防旱,处理老根。